【博評】明素:以危害控制倒三角討論戴口罩無用論

2020-04-04 08:00:39
明素

香港輕新聞特約編輯。80後、偽文青、進階人妻、新手媽媽,潛在怪獸家長。

歐美疫情持續擴散,相比起亞洲地區民眾狂購口罩,西方國家普遍只採用大規模隔離、禁足或是封城政策以控制疫情。有不少人認為,歐美國家疫情失控,除了當地政府對疫情誤判,錯失防疫時機外,亦與歐美不主張戴口罩防疫的文化有關——不少西方人認為戴口罩只是染病人士的責任,而非健康人士的義務。(編按:實際上台灣衛生部門也不鼓勵戴口罩。)

世界衛生組織在疫情爆發之後,一直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大眾戴口罩有任何好處,如錯誤使用口罩,更會造成反效果,增加感染風險。直到今天(4月4日),世衛專家小組主席、英國傳染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才表示:「香港提出一些證據,顯示口罩可能有助防止個人受感染。」除了經常被人詬病的「慢半拍」和各種陰謀論,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口罩並非最佳防疫方法」的觀點?本文嘗試引用職業安全的「危害控制倒三角」理論討論一下。

防疫措施中的危害控制

「危害控制」(Hazard Control)最效的方法是消除危害,但這往往並不可行,於是按其緩急輕重,一般會採用「危害控制」的倒三角結構,擬定危害控制的層次。

 

危害控制等級(Hierarchy of Risk Controls)

 

危害控制的倒三角結構,以優先次序由高至低,分別為:

  1. 消除(Elimination)
  2. 取代(Substitution)
  3. 工程控制(Engineering Controls)
  4. 行政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s)
  5. 個人防護裝備 (PPE)

根據危害控制的倒三角結構,「消除」被視為最理想的危害控制手法。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言,現時各國正在努力研發的疫苗就是「消除」病毒的方法。

當然,病毒進化太快,希望徹底消除病毒幾乎不可能,人類至今也只有在對抗天花病毒獲得過成功(通過大規模接種牛痘,世界衛生組織1980年正式宣佈天花自地球上根除)。能令人染病的病毒源頭動物及中間宿主千奇百怪,希望消除這些動物也不太可能。

「取代」一般指的是用低風險物料取代高風險物料,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說,就是以低風險食物取代高風險食物,以冰鮮食物取代活家畜及家禽,以汽車取代駱駝等等。

2018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確定SARS源頭為蝙蝠,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直到再次受到冠狀病毒威脅,才全國禁止野味,已成亡羊補牢。希望日後食用動物白名單制度可以日益完善,人人管好自己的「口腹之欲」,不要忘記教訓而偷食野味。

工程控制和行政控制上的異同

在危害控制等級中,「工程控制」一般指的是改善通風系統,引入新鮮空氣稀釋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或者以工程的方式將有害物質妥善保存避免擴散。

以是次疫情為例,「工程控制」可以體現在諸如封閉海鮮市場、設置關卡以關閉城市,更長期的包括設計更科學衛生的街市和食物養殖場,設立保護區隔絕人類和野生動物等等,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而「行政控制」則包括「封城令」、「宵禁令」、「居家防疫」等行政命令,限制居民進出城市、錯開時間及地點,以確保人人保持社交距離,減少面對面感染風險。

一般而言,教育及訓練個人衛生等等,也屬於行政控制。換句話說,西方各國宣傳勤洗手也在「行政控制」的範疇之內。肥皂能夠有效清洗皮膚表面依附的病毒,比起只用酒精搓手液更為有效,這或許是歐美國家在疫情爆發初期,主張勤洗手而不是戴口罩的原因。

個人防護裝備有使用不當風險

諸如「口罩、防護衣、防護鏡」等「個人防護裝備」,是在危害控制倒三角最底的一層,正如職業安全健康局的網站介紹:「個人防護裝備只應視作為控制危害措施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作用在於補充其他安全措施的不足,而不是取代它們。」

個人防護裝備面對最大問題,是使用不當。以口罩為例,如沒有使用尺寸合適的口罩、戴上或取下時沒有先清潔雙手,經常觸摸口罩,都是容易令口罩防疫失效的原因。如果有了個人防護裝備就盲目自信,認為已經非常安全,卻忽視個人防護裝備失效的風險,更容易造成安全問題。

上述的大道理雖然沒錯,但不代表「個人防護裝備」的效果最差,經驗恰恰告訴我們,「個人防護裝備」在最關鍵時刻往往能救人一命。

危害控制理論由經驗總結,現在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改變態度,也總結了最新的經驗。歸根結底,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個世界並沒有一部通書讀到老的道理。

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佈於 博評
By 2020-04-0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