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蘇蘭斯:為什麼香港不能滅貧?

2017-11-13 17:11:13
蘇蘭斯

2015 年起於「香港輕新聞」開博評論時事。
2019 年成為香港電台一台「講東講西」節目招才計劃「才雋」,「哈林奭失眠」主持,在後不惑之年在多媒體界開展 Slasher 事業。
正職於航運物流公司總部,曾派駐國內工作五年,有豐富的商業機構管理經驗。善用案例類比,數據作理性持平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士、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商貿碩士、美國麻省理工(MIT)供應鏈管理碩士。

https://www.facebook.com/lanceso

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日前發表網誌,指香港無可能滅貧,貧窮人口還可能越來越多。這似乎在跟習近平在十九大說的2020全國脱貧唱反調,而且香港人財富遠比國內多,為什麼脱貧更難呢?

其實細看羅致光的說法,香港的貧窮線是一個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半劃線的移動統計數字,而中國的脫貧只是月入兩千多人民幣。

[box type="shadow" align="" class="" width=""]貧窮線的訂立,可以基於兩個不同的概念 ——「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世界銀行和中國的扶貧標準線,是採用了「絕對貧窮」的概念,對象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貧窮情況。以中國目前的標準,家庭的每年人均收入少於2,300元人民幣,這個家庭的人口便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而世界銀行的國際貧窮標準線,則訂立在每人每日收入低於1.9美元。

至於香港的「貧窮線」就如其他已發展地區一樣,採用「相對貧窮」的概念,我們以稅前和社會福利轉移前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 作為貧窮線。而在統計上,當收入不均系數(如堅尼系數)越高,中位數的一半以下的住戶便會越多,即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住戶及人數便會越多。

讀者需要明白,以香港人的收入水平,八十年代就已經達到習總的無窮人目標。香港的外籍家傭,月薪四千多,也在中國貧窮線以上,在外傭出口國當地更是高收入一群。但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四千多港元的「高收入」在香港的生活水平其實仍然很窮,很難生活。

確實,香港及歐美發達國家早就解決絶對貧窮(即有人可能無生活基本所需)的問題。面對的是更深層次的相對貧窮問題,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上世紀世界的絕大多數共產黨計劃經濟體制的失敗,告訴了世人,這種消滅相對貧窮的唯一方法——平均分配只會令到集體貧窮,並不可取。筆者覺得絕對貧窮跟相對貧窮只能兩害取其輕,確實不可能完全消滅。

羅致光作為局長,說話未免太過直接,無法消滅相對貧窮雖然是一個統計學上的現實,但因為資產價格上漲令貧富差距增大,香港相對貧窮的情況惡化已經到了不利社會穩定的地步。

說出絕望真相,只會令自己民望受打擊,無助施政;不如說說在目前情況下,政府還可以做些什麼。不是令大家更容易接受?

發佈於 博評
By 2017-11-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