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蘇蘭斯:真短缺和盲搶購

2020-02-07 16:01:23
蘇蘭斯

2015 年起於「香港輕新聞」開博評論時事。
2019 年成為香港電台一台「講東講西」節目招才計劃「才雋」,「哈林奭失眠」主持,在後不惑之年在多媒體界開展 Slasher 事業。
正職於航運物流公司總部,曾派駐國內工作五年,有豐富的商業機構管理經驗。善用案例類比,數據作理性持平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士、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商貿碩士、美國麻省理工(MIT)供應鏈管理碩士。

https://www.facebook.com/lanceso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下,香港市面出現搶購各種物資的現象。筆者作為供應鏈方面的專業人士,嘗試從產能、存貨和需求三方面為大家分析——什麼物資真有短缺,什麼物資不用擔心。

基本經濟學告訴我們,物資短缺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大於供應,長期來說會造成價格上漲,令供應方投資增加產能以應付需求。因此除非有特別原因令產能追不上,不然不會出現短缺現象。

並非真正短缺的物資

先從需求方面分析,在眾多被搶購的物資之中,只有醫療相關的物資的需求因為疫情而上升;其他例如食品、廁紙等其實只是「衝動購買」(Impulse Buy)的行為,其需求的增加是非常短的現象,而且不會持久。

情況就如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期間,有人盲搶食鹽,很快供求就會重回平衡。當我們看見貨架無貨,其實並不代表供應鍵上游缺貨,只是補貨需時,一時之間跟不上這一波「衝動購買」,基本面的供求並無真正改變,而且不會形成物資短缺。

供應在中期能追上的物資

現時,消毒用品方面情況則比較複雜,在大家勤洗手勤消毒家居的情況下,需求有真正的上升。然而,香港八百萬人口,相對於全球市場其實是很小的一個份額,而中國的十多億人口才是需求增長的真正推手。

筆者大膽估計,消毒用品的需求增長可能是2至3倍,這幅度的增長短期內會完全消耗供應鏈上游的存貨,令短期出現缺貨。隨着生產商調整產能分配,這規模的缺口在一到兩個生產計劃週期,即約一個月時間就應該便可以補回。

在疫症期內無法滿足供應的物資

醫療保護裝備,例如口罩、保護衣物的情況就比較悲觀。首先這些物資先有使用期限,不可能有太高的儲備。疫情之下,這些裝備尤其是手術用口罩的需求全中國面臨數十倍增長,中國各級政府及個人在全球大量採購口罩,已經令世界範圍出現缺貨情況,已經很大程度上消耗供應鏈上的存貨。

供應上的情況其實更令人擔心,因為疫情一般只會維持兩三個月,屬於中短期增長,長期將會回復平穩。供應商能做的只是將現產能用盡。投資開設新的產能一來趕不及,亦無利可圖。

由於需求增加是數倍於短期產能增長能應付的數目,加上疫情在世界各地極有可能爆發,從而再推高口罩的需求。在疫期平復之前,筆者預計醫療手術口罩的供應只能滿足20至30%的需求,未來數月仍會是「一罩難求」。大家能做的可能只剩下消極的少出街,善用家中僅有的口罩資源。

發佈於 博評
By 2020-02-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