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修改議事規則真能解政制死結?

2017-10-10 14:34:11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昨日,建制派以「剪布」為由,提出修改「財委會會議程序」的建議,引泛民議員激烈反對。有評論認為,阻止「拉布」可能產生不良後果,但泛民「拉布」亦存在「有權用盡」令民生被拖累;也有看法指,施政不可只談民生,政治死結不解,民生政策亦無法處理好。

《明報》社評指,泛民與建制陣營缺乏互信,令本應有商有量的議事文化變成互相算計,「少數派暴力」惡鬥「多數派暴力」。文章稱,正常情況下,議員很少提出大量臨時動議,但近年這種情況在泛民陣營頻繁出現,有違原先「議事」的初衷;單去年財委會批出的項目,因為「拉布」已比前一年度銳減兩倍,其中就有不少民生項目。文章又指,若議員確實看重民生,那麼修改會議程序令議事效率更高也並無不可;同理,與其說新建議阻撓「拉布」,不如說阻撓的是「有權用盡」的行為。

《星島日報》今日社論亦有相近看法。社論文章將幾十名建制議員的聯署建議形容為「迫不得已的撥亂反正措施」,又反駁泛民指「剪布」「會削弱議員檢查政府的能力」,稱會議時間若能真正花在議題討論而非程序糾纏上,將能更有效監察政府。至於有泛民議員稱建制派趁非建制議員席位空缺提出修改是「大石壓死蟹」,文內就指出有關修改不需分組點票,泛民無論如何都不夠票反對。

建制派以民生為由要求修改議事規則,但也有觀點認為民生不是施政的全部重點。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蘋果日報》的刊文便質疑,即使是民生問題,在不夠政治代表性的政制下,特區政府能否提出沒有大爭議的政策。鍾劍華指,要真正處理好民生,該面對的不是「從冇到有」,而是利益如何分配的問題。如今制度不公平突出,只要政改死結一日不解,民生問題也一日無法順利解決。

有輿論擔心,在特首林鄭月娥公佈首份《施政報告》前夕建制高調「剪布」,或令泛民與政府間的關係更加陰晴不定。《信報》「香港脈搏」專欄引述政府中人看法,稱這次建制派「奉旨剪布」明眼人都能看出與林鄭無關,因此不會將此事與林鄭掛鉤,料港府對此事亦不會輕易歸邊,若要表態也只會重申「由立法會決定」。文章亦分析,林鄭在上屆政府時對拉布議員的表態留有餘地,若本次保持距離,隨後或能全身而退。

也有評論亦認為政府在此事中遲早要歸邊。《東方日報》宋立功文章認為,建制派今次機會千載難逢,勢必要贏下這場仗;同時,建制也對林鄭合併補選令他們失去爭奪一兩席機會的做法非常失望,認為林鄭本次應明確支持他們。然而,合併補選似乎令林鄭在立法會的兩個派別間都不討好,夾在兩派惡鬥之間的林鄭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所以最終都要明確表態。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7-10-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