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理大風波顯示學運已趨碎片化?

2019-03-05 13:22:13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香港理工大學就早前有學生闖入校長辦公室樓層的衝突事件,作出嚴懲學生的決定,其中護理學系碩士生何俊謙被勒令退學,永不再獲理大取錄,亦有學生被判停學及社會服務令等。有評論認為,勒令學生即時退學及永不錄取,顯然是懲罰過重,有違教育機構「春風化雨」基本精神;亦有意見認為自2014年雨傘運動以後,學生組織已變得「碎片化及去大台化」,學界失去推動力和凝聚力,是事件無從發酵的主要原因。

有違春風化雨的精神?

《明報》「信有明天」劉進圖文章認為,「學生要求與校方就校內民主牆管理之事對話時,言語粗鄙並阻撓教授離開,固然不對;但理大對其中一人判以『極刑』,勒令即時退學兼永不錄取,則顯然是懲罰過重,違背了教育機構春風化雨的基本精神」。劉進圖提出質疑,「有何法律依據禁止學生在校內展示涉及港獨意識的言論?」,劉進圖認為少數人的主張,「只要不涉及非法行動,例如組織暴力示威、破壞公眾秩序,只是講人自講,就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

北京激化學生的抗爭?

劉進圖表示,「過去各家大學對這類少數人的主張多採取寬容態度」,然而這類主張沒有市場,故很快就自動消失,「校方從來不用研究怎樣去禁絕這些言論」,由於人大「813」決定出台,「規定普選特首須先由北京篩選,激化了香港的民主運動」,因而有「學生投身佔領街道,要求真普選,北京卻寸步不讓,並藉由人大釋法收緊了對公職宣誓的要求」。香港的大學管理層止大學生討論統獨問題,「唯一的原因是避免觸怒北京」。

校方報警徵罰會更重?

《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盧永雄文章表示,校方當天不報警處理,「應該是顧慮若警方介入,學生可能因為涉嫌普通襲擊和非法禁錮罪被控,學生受到的懲罰將更大,當然學校或許也有怕事的心態,不想把事件搞大」。盧永雄指出家長都有「抱着望子成龍的訴求,但學生做出違反校規、甚至違法的行為,最後可能被踢出校,甚至有牢獄之災,終生留下刑事紀錄,相信這種結果,無一個家長想見到」。

激進方式從政前途有限

盧永雄表示,大學嚴懲使用暴力的學生,以「阻止其他人仿效,令其他人不會誤入歧途,誤墮法網,這才符合教育的本義。老師專講年輕人啱聽的話,鼓勵他們做錯事,這些都不是教育」。盧永雄又認為「從政路途相當崎嶇,因想玩的人多,位置很少,再加上政府有DQ利器,激進派走這條路,前途真相當有限」。

小心衡量以免浪費人材

《AM730》「夫子自唱」劉銳紹文章表示,理大校方採用的方法,固然有其校規根據,但關鍵是如何執行。「除了有殺一儆百的作用外,還有另一個訊號,就是校方配合了政府的施政大方向,像當年港英政府年代的大學對『左傾』的學生施壓一樣。學生的某些行為固然不對,可以懲罰,但須小心衡量,以免浪費人材」。

政治冒進病會自傷元氣

劉銳紹認為「在老百姓心中,不以政府性質而論,而以施政行為而論;感情上認同自己民族的政權,但在施政上卻不一概認同,歷來如是」。劉銳紹表示事件也值得學生和青年人反思,「凡事都要思考『四合院精神』,也就是合情、合理、合法、合策(略)」;不然,「因為『政治冒進病』而招致不合比例的損失,等同官方和校方作出不合比例的懲罰一樣,也會自傷元氣,失去支持」。

理大事件未有揚風起浪

《信報》「金針集」金箴文章表示,事件令人意外的是,人們對事件的反響相對溫和,「對受罰學生的支持僅『輕描淡寫』,理大校園內沒有什麼聲援活動;其他大專院校學生組織以至泛民政團頂多發發聲明作精神上支持,順帶批評一下校方而已。總之,重判學生雖不至水不揚波,但也無風浪」。文章表示,理大校方沒報案,「已算留一手,無謂劃花同學個底」,然而近日理大校董劉炳章指摘「學生言行如黑社會,亦有點兒過火,結果多方面都suffer」。

學生組織已變得碎片化

金箴文章表示,大學生的組織本應是「同氣連枝,一方有事八方來援」,文章認為自2014年「雨傘運動」,「學生組織變得碎片化及去大台化,失去推動力和凝聚力」,例如「港大連學生會新莊也選不出,不知何人是代表」,在各大學在各自為政情況下,理大事件無從發酵,「鬧了兩三天就趨於平淡」。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3-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