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香港回歸 人心漸遠?

2016-04-19 13:13:41
張心怡

香港輕新聞編輯

0419 觀點

【香港輕新聞】1997年香港回歸,迄今已近20年,而如今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愈見下跌,倡議「公投自決」的青年團體相繼成立,分離主義在香港落地生根無需置疑。今日香港多間傳媒刊登評論文章,關注漸行漸遠的香港人心,有評論認為是國民教育錯位造成,亦有評論指一國兩制「太成功」,致使青年人完全不了解中國。

《明報》刊登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社會學系教授趙永佳評論文章指,以往有通識科「教壞」青年人、FB等互聯網影響及自由行、水貨客橫行等多個論調,試圖解釋港人對「是香港人」遠超「是中國人」身份認同的現象。趙永佳就表示均不認同。

他在文章中援引中大民調指,受惠於利港政策及奧運激發的愛國心理,港人的「中國人」認同曾在2006至2008年逐步回升,在08年10月驟降,當時無論是通識課、互聯網,還是自由行均未出現或興起,而當時因「豆腐渣」工程引起的四川地震巨大傷亡人數及救災過程中的醜聞、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負面新聞充斥着香港媒體,前後反差令港人極為失望,「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全體插水。

文章又指,當分析青年人抗拒中國時,還有深層次原因,就是國民教育走偏,課本中塑造的中國想像只有正面、光明的一面,而當現實中爆出醜聞時,中國就變成了「邪惡帝國」;反觀殖民時代的港人有較穩定的中國認同,就是因為他們已有較全面、立體的中國認識。趙永佳認為,港獨並非「天然獨」,國民教育的走向是日後能否維護一國兩制的關鍵。

時事評論員鐘志強就以中年人視角,在《信報》發表評論文章《中年人如何看港獨》。他指,「香港與大陸在年輕人的世界裏,幾近沒有交接點」,無論是學習、還是就業,青年人都沒有深入過內地體驗。恰恰是因為一國兩制「太成功」,年輕人的分離意識才得以滋長、壯大。

鍾志強又指,港獨其實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理念,因為若中國維持專治政權,以其武力之強大,港獨、藏獨、疆獨等均不可能實現;而如果幾十年後中國邁向民主多元,港人又可須獨立?「何須浪費幾十年的時間進行原地踏步的鬥爭?」

《明報》刊登的王慧麟文章就指,這些青年團體可以將「建設民主中國」納入政綱。他提出青年團體可以從——「愛國不愛黨」吸引立場溫和的中青年、將香港本土認同與中國民主發展掛鉤,及團結國外華人共同討論建設民主中國——三個維度出發,協助民主中國建成。

By 2016-04-1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