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擂台】堵塞「一約多伙」難治本 樓市亢奮根源何在?

2017-04-13 12:57:33
張心怡

香港輕新聞編輯

0413 觀點

【香港輕新聞】港府出招打擊「一約多伙」,要求此類交易繳交15%的印花稅。惟業界均認為今次加辣或可延緩樓價升勢,但樓價並不會因此大跌。本港多間傳媒關注升浪不止的樓市,指港府以往辣招都很快被市場消化,今次新招更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本港住房問題的深層次結構矛盾。

早於2013年,有議員在討論印花稅措施時,已提醒有「一約多伙」漏洞的存在,惟港府以稅收慣例如此、情況未見嚴重推託,直至去年11月加辣後,「一約多伙」比例逐步升至今年三月的24%,港府才於前日推出上述措施,以堵塞漏洞。

《信報》、《蘋果日報》及《香港01》等媒體,均批評港府後知後覺,在房屋問題上的懶政、失職。論及此措施的效果,多間傳媒雖認可加辣可令市場回復到較公平的狀態,算是堵塞法例漏洞,但難以對樓市有「扭轉乾坤」的作用,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信報》社論就指,近年來政府的辣招層出不窮,然而每次總是予人藥石亂投的感覺,所有辣招過不了多時即被市場消化淨盡,而真正用家需求無法滿足。

究其原因,《明報》社論認為是內地資金來港的影響,指北水不僅是買樓置業,內企在啟德、鴨脷洲投地出價之高,遠超市場預期,亦帶動樓價上漲;而操作「一約多伙」的亦多是內地買家。因此認為港府的「傳統手段」已經不能整治樓市,應跳出既有思維,以更有力的措施如開徵增值稅,應對扭曲的市場。

《香港01》的「01觀點」就指,梁振英上任以來,整體樓價累升逾五成,認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不敢觸碰丁屋、棕地、私人會所等背後的既得利益者,令大量土地未獲有效運用;加上房策出錯,將置業與住屋混為一談,將大部分市民的居住問題,「不負責任地推卸給私人市場處理」,結果是土地供應長期不足之餘、置業需求又有增無減。

「01觀點」認為,港府應該以公營房屋、特別是出租公屋作為解決港人住屋問題的重心。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於《東方日報》的專欄亦指,要想治根,政府應從供應方面對症下藥,加大各類型房屋供應,才能使市民不再為住屋憂愁。

《經濟日報》社論指,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曾表示,應對樓市的措施主要是拓地與增加供應,但《經濟》認為這只是遠水,林鄭還應籌劃一些短期遏抑樓市招數,來救近火。《星島日報》則指樓市始終有起跌週期,呼籲市民置業時,要衡量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By 2017-04-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