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美軍將重回「重裝甲時代」嗎?

2019-01-28 13:43:08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美國陸軍近日宣布,2019年美國陸軍將會有更多的「斯特瑞克旅」戰鬥隊換裝成裝甲旅戰鬥隊。其中位於德州布利斯堡的第一裝甲師第一旅戰鬥隊將於今年率先從斯特瑞克旅改裝為裝甲旅戰鬥隊。改裝後的裝甲旅戰鬥隊將更多依賴於「M1A3」艾布拉姆斯坦克、「M2/M3」布拉德利戰鬥車和「M109A6」自行火炮。而到了2020年春天,位於科羅拉多州卡森堡的第4步兵師第2旅戰鬥隊將從步兵旅戰鬥隊轉變為「斯特瑞克旅」戰鬥隊。

一些讀者可能未必聽說過「斯特瑞克旅」:這是美軍本世紀初為了適應新的戰爭形式而構建的新型戰鬥部隊,強調信息化、輕型化,因為主要裝備斯特瑞克系列裝甲車而得名。

「斯特瑞克戰鬥旅(SBCT)」主要作為使用FCS的陸軍快速反應部隊 / 行動部隊 (Unit of Action, UA)前的過渡部隊,但由於過度昂貴及其他技術原因,該項目於2009年被取消,結果SBCT由過渡部隊變成「大婆」......

 

斯特瑞克裝甲車」(英文:Stryker Armored fighting vehicle)是加拿大通用動力陸地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Canada)在瑞士「MOWAG食人魚」裝甲車的基礎上為美國陸軍研制的八輪多任務裝甲車。「Stryker」也譯為斯崔克、史崔克和斯泰克等,以兩名分別在二戰和越戰時犧牲的美國陸軍士兵斯圖亞特·斯特瑞克(Stuart S. Stryker)和羅伯特·斯特瑞克(Robert F. Stryker)命名。

斯特瑞克裝甲車被看做是拉姆斯菲爾德主義(Rumsfeld Doctrine)的產物,誕生自美國陸軍第三階段的武力重整計劃。作為21世紀美國陸軍旅級遠征戰鬥部隊裝甲主力,旅級遠征戰鬥部隊圍繞斯特瑞克裝甲車,成為了美國陸軍新時代全新的軍種和編制轉型的先行者——「斯特瑞克戰鬥旅(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SBCT)」。

拉姆斯菲爾德是美軍史上唯一做過兩任國防部長的人,而且兩任任期相隔20年。第一任雖只有兩年,但他大力支持發展巡航導彈,以及推動新的建艦計劃(具體措施由次任國防部長Harold Brown落實),對冷戰末期美軍有相當重要的影響;而在第二任當中, 他推動美軍網絡化作戰、以各種導引彈械強化空中攻擊力量,以及小型化及更靈活的陸軍,更幾乎是奠基今日美軍作戰形態的關鍵。(網絡圖片)

 拉姆斯菲爾德主義的產物

說到「斯特瑞克裝甲車」,就不能不提由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設想的美國陸軍戰略轉型。在這一設想下,美軍的戰鬥旅應該要做到在96個小時之內將滿編全旅投送至世界上任何一個戰區,並迅速形成戰鬥力。那次戰略轉型的動因是當年的科索沃戰爭,1999年以美軍為首的北約部隊對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部隊狂轟濫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首次在不接觸對手的情況下就達成勝利的非接觸性戰爭。此戰除了讓世人驚歎外,也促使美軍內部開始重新構建美軍新的作戰模式。

 

XM2001十字軍式自走砲及RAH-66這些性能超前但已嚴重超支的項目,基本上都逃不過拉姆斯菲爾德的「辣手」。(網絡圖片)

 

時值冷戰剛剛結束,美軍戰力的巔峰期,當時地球上完全沒有戰力能和美軍媲美的國家,美軍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更快的在全球維護美國的利益,為美軍「提速」。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讓美國陸軍進一步認為傳統的重型部隊和輕型部隊難以滿足21世紀地面作戰的需要。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制定的作戰計劃,原是美軍的第四步兵師從土耳其進攻伊拉克北部,與從科威特出發的南線美軍(第三機械化步兵師、第101空中突擊師、海軍陸戰隊第1遠征軍及英國陸軍第一師)對伊拉克構成南北夾擊之勢。這本是一著妙棋,但人算不如天算。貴為北約盟友的土耳其由於議會的拒絕,因此不讓美軍進駐土境作為進攻的發起點,盡管美國政府多次協商也未果,無奈之下美軍只能放棄該方案。

第三機步師所屬的M1A2。2003伊拉克戰爭中,第三機步師所遇到的抵抗很弱。只有少數坦克被嚴重擊傷,最後原地自毀,以免機密落人伊軍或當地平民手上。(網絡圖片)

 

隨後美第四機步師全體官兵只好被迫乘運輸機飛往海灣前線,雖然美第四機步師的2.1萬名官兵一周之內即可以抵達科威特的集結待命區。但是,滿載第四機步師重型裝備的貨船要在位於地中海的土耳其港口停泊半個月後重新啟程,還要繞道蘇伊士運河、紅海、駛往海灣,船隊最快也要4月1日以後才能抵達科威特,加上必不可少的沙漠適應性訓練時間,第四師要真正投入戰鬥,至少得等到4月中旬。而實際情況是,美軍在4月8號就兵臨巴格達城下了,4月15日美軍宣布,伊拉克戰爭的主要軍事行動已結束,聯軍「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這讓當時齊裝滿員、號稱「世界第一支數字化重裝部隊」的美陸軍第四機步師臉面全無,這更加速了美軍改革的步伐和決心。

 

斯特瑞克車族有多達10種的戰鬥及工兵車輛(圖中還未計最新裝備30MM機砲的升級版ICV),而全部都是基於同一種八輪裝甲車底盤(由加拿大LAV-3發展而來)。一個斯特瑞克旅有多達400輛該車族的戰鬥車。(網絡圖片)

 

「斯特瑞克旅」的戰場優勢

而「斯特瑞克旅」則成為美國陸軍傳統部隊向一支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主,身兼重型部隊和輕型部隊之長的過渡部隊。當時在伊拉克戰場上初次亮相的「斯特瑞克旅」以快速反應能力與戰術機動速度提高了美國陸軍對付伊拉克游擊部隊,特別是在戰場的快速機動能力。

 

斯特瑞克戰鬥旅所派往的地方主要是阿富汗及伊拉克,那裏在一般接戰任務時,快速火力支援比重裝甲火力更重要,當然,如果是攻堅作戰就是另一回事了。(網絡圖片)

 

以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一支駐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地區的「斯特瑞克旅」為例:盡管摩蘇爾的戰鬥不如巴士拉、納吉夫等地區的戰鬥激烈,但是由於摩蘇爾仍有大量擁有重型武器的伊拉克阿拉伯復興黨黨員和基地組織成員,因此「斯特瑞克」旅也經歷了許多激烈的戰鬥。原先人們預計「斯特瑞克」輪式裝甲戰車很難抵擋火箭助推榴彈的襲擊,但在八個月的作戰中,「斯特瑞克」旅只損失了兩輛「斯特瑞克」輪式裝甲戰車戰車,另有一些「斯特瑞克」輪式裝甲戰車僅僅是輪胎和裝甲檔板處受損,而且都很快得到了修復。

同時士兵還發現「斯特瑞克」輪式裝甲戰車的速度比裝甲車更快,而且噪音更小。這使「斯特瑞克」輪式裝甲戰車可以比「M-1」坦克和「M-2布萊雷利」步戰車更快速、更隱蔽地接近敵人,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而且在伊拉克戰爭進入治安戰後,「斯特瑞克旅」表現更出色,駐伊美軍的斯特瑞克旅傷亡比例是駐伊美軍幾支作戰部隊中最低的,無論是首批赴伊拉克的第二步兵師第三旅級戰鬥隊,還是第二十五步兵師下屬旅級戰鬥隊都是如此。

 

美國陸軍M2A2步兵戰車的OMFV及M113裝甲運兵車/「戰場的士」的代替者AMPV,都是高度重型化的裝備。圖左為OMFV的候選車之一-通用動力以英國AJAX重步兵戰車(40噸級)改良的 Griffin III,並首次配備50MM的速射砲;圖右為AMPV已經中選的BAE方案,基本上就是M2A2步兵戰車扣去砲塔並大幅強化裝甲防護的方案,噸位比M2A2還重。(網絡圖片)

「斯特瑞克旅」難取代重裝部隊

但所謂「針無兩頭利」,「斯特瑞克旅」帶來的快速反應能力與戰術機動速度雖然提高了美國陸軍對付伊拉克游擊部隊的能力,但從實戰表現來看,也暴露了很多缺點,「斯特瑞克旅」「以戰況意識取代裝甲」的概念在現階段也被證實不可能完全實現,難以有效防禦和偵測埋伏等待的游擊隊或路邊炸彈。而在今年美軍歐文堡基地舉行的一次軍事對抗演習裏,「斯特瑞克旅」在面對區區75人扮演的紅軍重裝部隊時,居然無能為力,讓美軍感覺「斯特瑞克旅」的對抗能力堪憂。

 

2017年第3裝甲旅戰鬥隊(3 ABCT)運抵歐洲的情況。每個ABCT有4700人左右,90輛M1A2、90輛M2A2及112輛M113;相對地,滿編的重裝甲師通常有348架M1A1/A2、316架M2A2步兵戰車及M3騎兵戰車與310輛M110裝甲運兵車,滿編17000人。(網絡圖片)

隨著近幾年美國的戰略轉移,美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未來可能的對手和敵人。五角大樓已經多次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戰時的「斯特瑞克旅」儘管在信息化和速度上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尤其是當美軍沒有絕對的制空權的情況下,甚至無力和裝備了新型主戰坦克、重型裝甲戰車的敵方重裝軍隊對抗。美陸軍部長馬克·埃斯波(Mark Esper)在去年9月份表示「要確保美國陸軍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地面作戰部隊,能夠隨時隨地部署,作戰並贏得任何對手。」

短期而言,美軍並不打算取消「斯特瑞克旅」,畢竟它能做到「先敵發現、先敵理解和先敵行動」,其態勢感知和態勢理解能力、機動力和殺傷力的結合令人印象深刻。但「斯特瑞克旅」本質上只是步兵單位的升級,在現有條件下本就無法取代重裝部隊,因此美軍關於撤編部分「斯特瑞克旅」的舉措其實只是為了加強以及優化軍隊的戰鬥力。事實上美國陸軍去年已將位於佐治亞州斯圖爾特堡第3步兵師的第2旅從步兵旅改裝為裝甲旅。美陸軍副總參謀長約瑟夫·安德森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認識到了當你試圖部署旅戰鬥隊時,你僅能部署相同類似的部隊,而部隊其他類型的匹配部隊很難」。

 

M1系列最新改良型M1A2 SEP V3,算是M1A3定型並發展完成前之過渡。美軍計劃於2021年推出更新版的SEP V4,以在次世代戰車研發完成前應付更新的陸上威脅。(網絡圖片)

 

美國未來的「假想敵」是誰?

按照五角大樓的設想,未來美國陸軍將總共有31個旅戰鬥隊,包括11個裝甲旅戰鬥隊,13個步兵旅戰鬥隊和7個「斯特瑞克旅」戰鬥隊。陸軍國民警衛隊將有27個旅戰鬥隊,其中包括5個裝甲,20個步兵和兩個「斯特瑞克旅」。未來美軍將總共有58個旅戰鬥隊,美軍並非要取消「斯特瑞克旅」,只是將按照自己對未來的作戰需要和對手,來改革並強化自己軍隊的組成模式。

 那麼美軍心目中未來的對手會是誰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近期美國代理國防部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的一番言論。據一位不具名的美軍軍官透露,沙納漢在最近的一次五角大樓會議上指出,盡管美國正在同敘利亞和阿富汗的激進分子作戰,但仍要重點關注中國。沙納漢在接替馬蒂斯出任國防部長後,首次與美軍各部官員會面時說道:「盡管我們聚焦持續中的軍事行動,但大家要謹記中國、中國、中國、中國。」

 

編按:雖然美國近日的國防方針不斷針對中國,但在東亞大環境中,這更像海、空軍與陸戰隊的事,短期內很難想像中美兩國陸軍會發生正面衝突;然而在中東及東歐地區,美國與北約更容易與另一個陸軍強國起衝突,那就是俄國。圖左為俄國最新的改良型坦克-T90SM,而右圖是阿瑪特系列陸戰車輛中的次世代主力坦克T-14。(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1-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