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大吉嶺紅茶﹕淺論二戰中蘇聯的「戰車搭乘兵」

2019-02-11 11:51:54
伊拉克戰爭時,海軍陸戰隊隊員如同當年蘇聯步兵,騎到M1A1的砲塔上......(網絡圖片)

 一丶序言

現代戰鬥爭是一場多兵種的合成戰鬥,僅依靠單一兵種或兵種相競的鬥獸棋式思維是無法取得戰鬥的勝利。在合同戰鬥中,兵種間的協同作戰不可或缺,甚至會直接影響戰鬥的成敗。在陸戰中,這種協同動作主要表現在步炮協同和步坦協同上。步兵和戰車協同作戰是最為困難的作戰方式,至今仍然有不少國家尚未掌握這種成形於二次大戰水平的機械化作戰方式。

其中,以戰車搭乘步兵是最為簡便的一種做法,但部分現代軍事愛好者卻往往執今以律古,曲解戰車搭乘步兵戰法的理念,在無視時代局限的前提,誇大戰車搭乘步兵的危害和無視戰車搭乘兵的正規性(受專門訓練的戰車搭載步兵)。因此,本文將追溯戰車搭乘步兵的戰術起源和集中論述蘇聯的戰車搭乘兵,評估戰車搭乘兵在當代的實用性。

 

一戰是坦克首次粉墨登場的舞台,雖然坦克的火力幾乎相當於一個當時的步兵連,但是缺乏步兵保護的坦克只是脆弱的「戰場玩具」(網絡圖片)

 

二丶最早的戰車搭乘兵

步坦協同作戰雖然始於一戰,但是卻在二戰期間才萌芽出基本的雛形。根據現存的紀錄中,最早大規模在戰爭中利用步兵搭乘戰車進行衝擊的紀錄並非在二戰期間由蘇聯人首度使用,而是在西班牙內戰中由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初次採取。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西班牙人為了能快速佔領戰略要地,不惜利用步兵搭乘戰車進行攻擊。在薩拉戈薩戰役中,西班牙人甚至不顧蘇聯軍事顧問的反對,以BT-5臨時搭乘步兵進行高速突擊,換得損失三分一部隊的後果。和一般的影視宣傳相反,蘇聯在二戰前不支持利用步兵搭乘戰車直接進行進攻。由於當時蘇軍在1935年基輔的演習中發現搭載步兵的「騎兵戰車」在實施突破時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故此《1936年工農紅軍暫行野戰條令》(PU36)定明紅軍在突破陣地後由卡車運載步兵來鞏固據點,而非由戰車直接運送。即使需要利用戰車運輸步兵進行攻擊,也僅限接受過訓練的戰車搭乘兵(Tank desant) 。

 

大型坦克集群有序地共同行進需要部隊間保持良好的訓練和默契。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前期的蘇軍已經掌握了這種技巧。(網絡圖片)

 

在實戰中,蘇聯機械化部隊的概念卻出現了問題。在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後,伏羅希洛夫和紅軍保守派把戰車在近距支援作戰時遭到的問題視為戰車本身的問題。同年,在「西部進軍行動」(蘇聯入侵波蘭)的行動中,裝甲部隊的表現遠不如預期。在入侵初期,裝甲部隊光是機械故障因素便損失了10%的車輛,遠超戰損十倍。是役之後,蘇聯解散了4個戰車師,並把戰車分散到騎兵師和步兵師中使用,足見蘇聯高層對機械化部隊的看法出現巨大落差。

 

芬蘭的天氣惡劣加上複雜的森林地形可以說是一個不理想的裝甲部隊戰場,令蘇聯共有3,543輛坦克被毀傷。(網絡圖片)

 

翌年的蘇芬戰爭經驗亦暴露機械化部隊的問題。在芬蘭,嚴酷的天氣條件令道路網絡難以運作。再者,蘇聯卡車越野性能欠佳的問題又使得情況更糟。這是因為在氣溫在零下30至40度下,只有受過專門訓練和擁有特殊裝備的輕型步兵部隊才能發揮良好作用,車輛甚至需要24小時不熄火才能保證油料不被凍結。

戰後,以伏羅西洛夫為首的紅軍騎兵派以戰為依歸,提倡放棄步坦協同,改為使用乘馬騎兵進行大縱深攻擊。結果,蘇聯當時不但沒有跟隨德國建設出裝甲人員運載車(如:SD.kfz251),反而在步坦協同問題上沿用摩托化步兵支援戰車進攻的方式。

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晚期,蘇聯的摩托化進程隨著大清洗而停滯。其中,蘇聯的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因大清洗而被害,他提出的機械化部隊理念和大縱深理論亦因此停滯。相反,騎兵派在因為得到斯大林的寵信而得寵,在紅軍中得到充分發展。在蘇芬戰爭和大清洗後,群龍無首的機械化部隊不單面臨大量技術官員被清洗的問題,還要面對騎兵派對機械化部隊的種種挑戰。因此,在蘇聯這個與世隔絕的紅色國度,落伍和保守的騎兵反而不合比例地佔用了大批資源。在全世界都積極削減騎兵的時候,紅軍騎兵的數量不降反增,在1934年到1939年間甚至還增加了52%。

在蘇芬戰爭中吃盡苦頭的騎兵派元帥鐵木辛哥甚至認為戰車的作用不如騎兵,主張重新在西部軍區組建騎兵軍應對德軍威䝱。結果,當德軍的鐵騎早已橫掃歐洲大陸時,食古不化的蘇軍在1940年仍然保留了四個騎兵軍,而先進的機械化軍卻諷刺地被勒令解散,令蘇聯一度出現卻彷彿逆歷史而流的騎兵逆流。至1941年,機械化軍才被從騎兵夢中驚醒過來的蘇軍重新組建,但這一切已經來得太晚了。

 

雖然一戰的經驗已經證實騎兵衝鋒的無用化,但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穆西諾戰鬥中卻出現了一次的騎兵衝鋒。該戰中,蘇軍騎兵第44師被近乎全殲,德軍卻毫髮無傷。不過要注意的是此種做法僅為少數,蘇軍騎兵一般會是下馬步兵,以馬匹進行快速機動作戰。(網絡圖片)

 

三丶戰爭開始後的困境

1941年的蘇軍出現了極其巨大的損失,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上。一輛坦克可以在數星期內快速製造出來,但是一位熟悉機械化作戰的少校卻需要耗費總參謀部8至10年的時間。(網絡圖片)

 

在騎兵派回光返照和大清洗雙重打擊下,原來擁有世上最多機械化部隊的蘇聯被後起之秀德軍所超越。當蘇德戰爭來臨前,蘇軍的摩托化程度仍處於低下的水平,只是實現了編制上的39%的汽車。在戰車部隊中,車輛裝備不充足的情況甚至令大多編制表上的摩托化步兵成了有名無實的單位,摩托化步兵要依賴戰車乃至步行來執行步坦協同戰術。

在德軍發動巴巴薩莎行動後,蘇軍隊摩托化建設遭到徹底性的破壞。隨著戰火的蹂躪和蘇軍的戰術失利,大量蘇聯技術兵器被俘,蘇聯摩托化程度低下的情況雪上加霜。僅僅是戰爭開始的,蘇聯便損失了18,927輛戰車和自行火炮及數以萬計的汽車。因此,蘇聯出現極為嚴重的卡車和裝甲車輛短缺問題。

 

為了應對愈來愈多「坦克搭乘兵」的出現,T-34坦克在修改型還特意設計了步兵扶手。注意各型T-34坦克的扶手演變。(網絡圖片)

 

由於前綫接連失利,蘇聯在戰爭的前兩個月中,汽車總數不斷地減少。在迫不得已下,蘇軍被迫以殺雞取卵的方法,將摩托化師改編成步兵師,以便把節省下來的汽車組建汽車運輸營。即便如此,在最危險的莫斯科戰役中,蘇軍的汽車運輸隊仍然不足夠供應部隊所需的物資,後勤部長甚至建議組建馬車輜重隊,以馬匹補充蘇軍所有步兵師以下的部隊物資和武器。在部分的戰車部隊,缺乏戰車的問題令大量單位失去原有的實力,令蘇聯的步坦協同根本無從談起—因為蘇軍不少裝甲單位已經沒有戰車了。

除了物資短缺外,蘇軍亦出現部隊軍事質素低下問題。在1941年後,部隊水平大幅下降,即便是獲得戰車的精英單位亦缺乏步坦協同作戰的能力。非常經典例子是當蘇聯戰車加速前進躲避敵人的射擊時,蘇聯步兵由於追趕不上戰車的速度而眼睜睜地看著衝入敵營的戰車被敵軍步兵包圍殲滅,而後繼衝上的步兵卻由於缺乏戰車支援被敵方陣地反擊而喪失進攻機會。

於是,為了應付戰時卡車大量流失和部隊步坦協同作戰能力差的戰時特殊情況,蘇聯在1942年版本的步兵營野戰條令(1942 Field Instructions for the infantry battalion)第十一章定明推進時需由戰車在車上運輸步兵。這樣的做法一方面目的在於減少戰車被敵方步兵包圍攻擊的機率,另一方面在於提升部隊的行進速度。這種做法雖然會提高步兵的傷亡率,卻是最為簡便的步坦協同作戰方式。自此,蘇聯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正式廣泛使用戰車運載步兵進行作戰。

 

在坦克的步兵乘載量上,蘇軍有一定限制。根據蘇軍1944年的規條,輕型坦克額定載員為五至六人,中型坦克為八至十人,重型坦克則為十至十二人。但是,戰時的需要會令坦克指揮員鋌而走險,如圖中的輕型坦克便超額搭載了更多步兵。(網絡圖片)

 

四丶反攻階段大放異彩的戰車搭乘兵

在支撐過了1941下半年的德軍攻勢後,蘇聯開始轉守為攻。其後,雙方又踏入拉鋸階段的1942年。在這段時間期間,蘇軍終於有機會重新練習部隊。根據蘇軍教參《戰車突撃》一書,1942年後加入蘇軍的摩托化步兵訓練中,除去基本的武器運用丶戰技教導外,亦非常重視對步兵搭乘戰車作戰的訓練。這反映出蘇聯的戰車搭乘兵是正規化的,而非任何一個士兵都能隨便搭乘戰車。

 

大縱深戰役非常重要注重「追擊——殲滅敵軍」的流程外,因此機動部隊部隊會在突破缺口後馬上飆速出現,以期合圍敵軍。這使得在追擊行動中相當重要的坦克搭乘兵損失巨大,即使坦克和更為部隊在獲取補給人員上比步兵師有緊急優先權,但是傷亡慘重得令他們仍常常得不到滿編。(克勞塞維茲的下午茶敘會紅茶編提供)

 

踏入1943年後,蘇聯的裝甲車輛保有量大增,戰車搭乘兵的數量亦隨之上升。一方面蘇聯本身的裝甲車輛產量上升,帶動了編成更多蘇聯的機械化部隊的趨勢。另一方面盟國援蘇的半履帶式裝甲車開始進入蘇聯。當中包括M2/M3/M5/M9裝甲輸送車和M15A1、M17多管自行高炮等車輛。雖然半履帶式裝甲車的越野機動性和通過能力要優於傳統蘇聯使用的輪式車輛,但是這些半履帶式裝甲車在蘇德戰場上只佔冰山一角,1943年僅有共2278輛運抵蘇聯,不足以滿足蘇聯需求,戰車運載步兵亦是主流做法。

 

即使到了1943年,卡車仍是珍貴資源,只有近衛軍和少數蘇軍單位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摩托化步兵。(網絡圖片)

 

坦克搭乘兵搭乘配屬的坦克快速推進,遇敵馬上下車前進是蘇軍於二戰末期的常見做法。(網絡圖片)

 

在1943年下半年,蘇軍正式進入反攻階段。以往作戰中,蘇軍常以步兵集群投入突破地段,用作進攻戰役的第一梯隊。在穩定橋頭堡後,蘇軍才會投入戰車進入戰鬥發展勝利。不過,隨著德軍陣地的防禦能力提升,只以步兵進行突破任務的難度開始增加。所以,蘇聯開始大量把戰車加強到執行突破任務的步兵身上。以1943年8月的貝爾果羅德—哈爾科夫一役為例,沃羅列日方面軍為了加強突擊能力,把2個戰車集團軍加強到合成集團軍下,在主要突破地段編入了大量戰車直接支援步兵,並以戰車搭載步兵以便快速突破敵方陣地。

及後,蘇軍又面對巷戰的戰鬥增加的問題。例如1943年10月開始的基輔戰役便包括了大量的城市戰鬥。因此,蘇聯又改善了步坦協同作戰的戰鬥方式來加強城市戰的能力。從1944年開始,蘇聯開始建立「強擊支隊」和「強擊群」。強擊支隊往往由機械化/摩托化步兵旅或戰車集團軍內的步兵師組成。

以柏林戰役為例,近衛戰車第2集團軍的強擊支隊便是由步兵營為骨干,然後加強戰車連和自行火炮連。在進攻時,強擊支隊的步兵會搭乘戰車快速通過一些市區,快速消滅敵方抵抗點。當遇上敵軍時,裝備自動武器的步兵會由道路兩側前進交叉射擊避免敵軍以單兵反戰車武器打擊戰車,保障戰車前進。在蘇軍經驗中,單兵反戰車武器是非常可怕的武器,如近衛戰車第2集團軍在柏林戰役中便損失高達50%的戰車,所以步坦協同作戰的能力非常重要。

 

馬利諾沃村之戰中的奧托車組幾乎是大搖大擺地進入村莊,幾乎在諷刺先遣偵查隊沒有隨行步兵。(網絡圖片)

 

在野戰中,步坦協同作戰的能力亦是一門學問。最好的反面例子是著名的馬利諾沃村之戰。在該戰中,德軍二戰戰車王牌奧托·卡爾尤斯和他的戰友科捨爾以區區兩輛虎式戰車突襲蘇軍先遣偵查隊,在1分鐘內擊毀包括當時蘇軍最新式的13輛IS-2型重型戰車和2輛為T-34中型戰車在內的蘇軍15輛戰車。以事後的觀點看來,假如蘇軍先遣偵查隊的戰車有配置戰車搭乘兵的話,也許蘇軍便能建立起有效的防禦陣地,在奧托突襲前觀察村外周圍的情況,避免被突襲,甚至殲滅來犯的奧托。

五丶戰車搭乘兵的淡出和結語

在二戰後,戰勝的蘇聯繼續沿用戰車搭乘兵,T-55/T-62在設計之初甚至便焊上了步兵把握方便步兵搭乘,戰車搭乘兵們甚至一度參與了匈牙利十月事件,留下了最後的紀錄。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蘇軍全軍實現了全面機械化後,戰車搭乘兵便淡出了蘇聯的軍事歷史舞台,不再演出。

人類踏入機械化戰爭的歷史不過只有七十年左右,時間相比火槍的歷史可謂只有一瞬間。從步坦分離作戰的牙牙學語演化至今天高水平的步坦高度協作作戰的演化過程決不是一蹴而就,演變當中包括了種種困難和摸索,而戰車搭乘兵便是其中的產物。

雖然今人已經擁有了裝甲運輸車和步戰車搭載步兵,但是因此把自身時代的看法強加於當時的時代來嘲笑先輩們的戰車搭乘兵無疑是一種百步笑五十步的行為。利用步兵搭乘戰車無疑是一種危險的做法,但是卻是一種高效實現部隊機械化的方法。在二戰蘇聯軍工薄弱的情況下,最好也是唯一的做法。

 

諷刺地,在阿富汗戰爭和車臣戰爭中,由於蘇俄軍車隊往往被敵軍伏擊,裝甲運輸車和步兵戰車中的步兵容易因為戰車被擊毀而令整車成員犠牲。因此,步兵反其道而行之,仿效二戰中的坦克搭乘兵坐在車外,一發現敵情就馬上下車。(網絡圖片)

 

如今,雖然裝甲技術早已充分改善,但從車臣廢墟中的俄軍到阿富汗山谷中的美軍,那些大膽的步兵們仍然遵從古老的戰車搭乘兵做法,在車外搭個便車。歷史的車輪仍然一直在運轉,但只要一支軍隊沒有真正地實現機械化,步兵在車外搭乘裝甲車輛的做法仍然不會改變。也許,坐在車外才是最適合俄軍的戰法。

【名詞解說:戰車搭乘兵】

在英語中,Tank desant是譯自「танковый десант」的對應詞彙,意思可以和Tank rider相通,均是指騎乘在戰車上的步兵。不過,中文卻沒有相應的譯詞,文中的「戰車搭乘兵」也只是參照《蘇軍裝甲兵建兵史》一書直譯。因為中文沒有這個兵種的說法,很多人誤以為隨便一個新兵炮灰也可以坐在戰車充當「戰車搭乘兵」,久而久之更成為蘇軍戰技低下的「證據」。

參考資料:

1)《蘇軍裝甲兵建兵史》

2)《戰車突擊》

3)《戰略與戰術:戰車作戰》

4)《蘇芬戰爭 1939-40》

5)《赤色風暴:蘇聯戰車部隊》

6)《巨人的碰撞》

7) "ВОЕННЫЙ ВЕСТНИК", №2 ЗА 1944 ГОД

8)Combat regulations for infantry of the Red Army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2-1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