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Thomas:重現添馬艦(三) – 1897-1997簡史

2020-05-29 14:08:3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8 17:37:03

編按:添馬的「前任」,接收船HMS Victor Emmanuel,原是一條二等風帆戰艦,但在建造中又加入蒸氣動力。此艦原名為HMS Repulse(即卻敵號),但即將完工時薩丁尼亞-皮埃蒙特國王Vittorio Emanuele II曾上船訪問,故因此改名,也成為英國海軍中少數以外國君主命名的軍艦。此君亦是世史A Level 課程中經常接觸到的人物-意大利統一王國的開國之君維克多·伊曼紐二世。(網絡圖片)

 

添馬艦於在1897年10月於香港的九龍船塢完成改裝後代替HMS VICTOR EMMANUEL正式成為香港海軍船塢的補給艦,自此失去海上航行能力,長年停泊於海軍船塢及維港,展開一段跟運兵艦在海上馳騁完全不同的歷程。她除了是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The Royal Navy China Station)司令的辦公地點之外,亦是舉辦禮節活動開派對的地方,此外還在英皇生日等重要日子或有軍艦進出港時負責鳴放禮炮。添馬艦同時也充當軍事法庭,負責審理英軍官兵的違規行為。

編按:圖為1890年代英國海軍中國分艦隊停泊維港情況。中間偏下方一條有天蓋的三桅船,就是已變成接收船的添馬艦。(網絡圖片)

添馬艦除具有名義補給艦的身份,同時亦是一艘接收船(Receiving Ship)。 接收船是在港口用來安置新招募或由其他軍艦或岸上基地轉移過來的水兵進行行為觀察糾正(因為那個時代的大多數水兵都不懂游泳,而且跳船後很難不被發現,此舉可防止新兵逃脫),然後將其分配給其他軍艦或岸上基地。因為接收船的身份相對於名義補給艦是有確實的功能,而且香港海軍船塢以至中國艦隊不少水兵均有待在添馬艦上的經歷,因此她作為接收船更廣為人知,亦普遍地印在名信片上。

名信片上記錄添馬艦為海軍接收船,留意Receiving一字給印錯了。(網上圖片)

在1913年之前,添馬艦停泊在海軍船塢對開的維港中央,因為她白色的船身、獨特的三桅和天幕外形令其與眾不同,很容易辨認出來,成為維港的地標。到海軍船塢擴建工程完成五年後的1913年,她就停泊在船塢港池的西面,開始度過28年相對和平的日子。

添馬艦1913年起停泊在海軍船塢港池的西面,此照攝於1920年代。(網上圖片)

添馬艦駐港長達四十四年,直到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對美英宣戰,日本隨即跨過深圳河南下侵略香港。英軍眼見難於新界及九龍阻擋日軍,準備撤退到香港島,故下令將所有無戰力,不會在隨後戰事中使用的船艦全數自沉以免資敵。添馬艦被拖到灣仔對出海面,英軍先向她發射魚雷但未能命中,之後向她注水,緩緩下沉之際卻發現有大量空氣困於那硬式天幕頂蓋內,添馬艦處於半浮半沉狀態,結果再派炮兵轟炸上層建築她才最後以大約45度側傾坐沉於維港,然而三枝桅桿仍然露出水面,硬式天幕頂蓋則有可能於低潮時會露出。

莫里臣女士(Hedda Morrison)於1946年所攝維港景致,當時仍可見添馬艦的三枝桅杆(紅圈)露出水面。(網上圖片)

日軍佔領香港之後,為恢復港口運作及打撈有用的戰爭物資,隨即派出包括海軍第十一特別工作部(包括秋津丸、開南丸、第五神風丸、第七神風丸、北安丸及三保丸等船隻)及陸軍所屬的起重船蜻洲丸到香港打撈沉船。然而,可能日軍考慮到添馬艦本身艦齡老舊而且早已改裝成無動力的死船,毫無戰鬥力可言,相對地打撈其他沉船可經過修理改裝直接在日軍中服役,打撈添馬艦便不被排上優先次序。另外,其船體材料主要為熟鐵及木材,費大力氣打撈出水的木材未必可用,即使可用亦需時風乾處理。而熟鐵還需要運回日本回爐再練成鋼鐵,雖然戰時日本對鋼鐵原材料非常渴求,但日本人打撈沉船需要的人力及器材極度短缺,他們完成對具有戰爭利用價值及影響航道的沉船進行打撈已是開戰後一年的1942年末,其時日軍需要更多人力及器材用於支援太平洋戰場前線而非留在大後方的香港去海中撈物資。日本人可能還考慮到在維港可見到仍露出水面的添馬艦桅杆,保留這英軍的代表性船艦殘骸可彰顯日軍軍威,作一定程度的政治宣傳,當時的明信片甚至以添馬艦殘骸為主角宣揚日軍的武功。

日本攻佔香港一周年紀念明信片以添馬艦殘骸為主角,當中三枝桅杆及天幕露出水面。郵票上的肖像為被日本軍人政府捧為軍神的乃木希典大將。(網上圖片)

香港重光之後,英國恢復對香港管治,因為英國海軍需要對岸上設施的戰時損害進行修復而未能即時使用,所以派出一艘河級護衛艦(River class frigate)HMS AIRE,於1946年3月改名為HMS TAMAR作為名義補給艦以體現英國海軍在香港重設基地及為基地人員提供臨時住宿,同年11月改回原名並駛往新加坡途中遇上颱風於南中國海沉沒。

HMS AIRE,於1946年3月改名為HMS TAMAR作為名義補給艦。(網上圖片)

同時在緊鄰海軍船廠旁完成修復的原陸軍威靈頓軍營(Wellington Barracks)成為海軍基地,然而英國海軍已改變利用名義補給艦的習慣而直接將岸上設施命名為一艘軍艦,以軍艦的身份視之,為了延續原添馬艦為香港的基地,亦有紀念如此具代表性標誌性的艦船,因此將新的海軍基地命名為HMS TAMAR,一般香港市民從此習慣稱其為添馬艦海軍基地。添馬艦在岸上重置的同時,在維港中沉睡的添馬艦殘骸於1946至47年間售出予私人的打撈公司並要求於1947年底前將海床以上部分拆除,但期間打撈公司只成功將近水面及水面以上以木材為主的部份移除,由於熟鐵於水下非常難於切割(1),在1947年12月以爆破方式將船體炸成數段嘗試打撈出水但未竟全功。打撈公司在1950年再次以爆破方式將船體炸碎分件打撈出水。由此困難的打撈過程印證了戰時日本人不對添馬艦動手的選擇基本上是正確。

1947年底打撈公司爆破添馬艦但未竟全功。(圖片來源:The China Mail, 1947-12-20 )

 

1950年一編南華早報報導由當年10月7日起每小時首15分鐘會有水下爆破拆除添馬艦殘骸。另外留意當中有關添馬艦建造船廠及訪港年份等均為錯誤,並被之後70年間不斷被引用。(網上圖片)

 

1957年11月29日,英國政府突然宣佈在兩年後關閉香港的海軍船塢,在海軍船塢清拆時海軍同時執行桑迪茴香計劃(Sandy Fennel Plan) ,使用了部分海軍船塢用地進行基地擴建,原屬於海軍船塢的港池亦劃歸海軍基地,至此添馬艦海軍基地由第一代位於原威靈頓軍營用遷到第二代位於原海軍船塢。至於其餘海軍船塢及海軍撤出的部份威靈頓軍營用地,港英政府需要有償向海軍收回土地(2)。1979年3月4日,威爾斯親王(查理斯王子)為位於港池西面新建成的威爾斯親王大廈舉行落成開幕典禮。翌日,駐港英軍三軍總部由域多利軍營遷入威爾斯親王大廈,添馬艦海軍基地多了英軍總部一重身份,同年基地內僅餘那部份原威靈頓軍營連同域多利軍營同時一併移交港府。

筆者所藏1979年3月5日威爾斯親王大廈舉行落成及駐港英軍三軍總部遷入威爾斯親王大廈紀念首日封。

隨著九七回歸臨近,添馬艦海軍基地於1994年遷往昂船洲以準備於1997年把威爾斯親王大廈及附近設施樓宇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昂船洲的海軍基地成為第三代添馬艦海軍基地直至1997年4月11日關閉。由1897年第五代添馬艦於香港成為名義補給艦起,歷經戰後三代岸上的添馬艦海軍基地,至1997年剛好一百年。

筆者所藏添馬艦海軍基地於1997年4月11日關閉當日限量發行200套的首日封,並有添馬艦海軍基地最後一任司令及當時郵政署署長親筆簽名。

  

待續……

 

註1:於水下使用鋸來對金屬進行切割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一般會以水下氣切(Gas Cutting)來切割。而水下氣切以氧氫氣切(Oxyhydrogen Cutting)最為安全普遍,但其切割熟鐵非常困難,而對熟鐵應該使用氧乙炔氣切(Oxyacetylene Cutting) ,但乙炔在水下卻非常危險。由此可見打撈熟鐵船隻很困難。

註2: 海軍船塢部份為1億1千2百萬港幣,部份威靈頓軍營用地為2千4百萬港幣。

【軍事博評】Thomas:重現添馬艦(二) – 1885年的修理改造

【軍事博評】Thomas:重現添馬艦(二) – 1885年的修理改造

  上回談到1885年添馬艦進行了一次大型修理及改造,這次改裝再次由德文波特海軍船廠(Devonport Dock...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5-2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