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決戰中途島》背後一些較少人留意的「瑣碎事」

2019-11-18 13:13:13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有關中途島之戰中赤城被炸的畫作。圖中最近的SBD應該是本片主角里查.貝斯的座機。(網絡圖片)

《決戰中途島》已於星期四上映,影評人及軍迷對之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主線鋪排、部份CG像真度及主角里查‧貝斯上尉搞得有點像「路姆會戰」中的馬沙一樣(尤其是最後轟炸飛龍時)有相當的爭議。關於這點,筆者就暫時不作評論,免得劇透,而且也未有空欣賞,暫難告之。不過這大片背後,其實還有很多關於該戰役有關的細節,頗堪後人回味細思。當中有部分更與戰役的成敗有著相當的關係。以下的「瑣碎事」,就讓筆者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日美航母運用模式差異?

30年代開始,嚴格來說並沒有純戰艦派的海軍人物,有的是戰艦+航母派與航母派而已。前者仍以戰艦為主力,但也認同航母的防空掩護與前出先制攻擊能力;後者則強調應以航母的航空攻擊為核心,其他軍艦作為支援與追隨者。無獨有偶,美日海軍在30年代中期時都「部分」接受了後者的要求:日本海軍的「九段作戰」計劃中,由重巡、水雷戰隊及兩艘航母組成的第二艦隊即作為前出偵察及進行先制攻擊的部隊,並於最後決戰前進行補充打擊。

1938年的艦隊演習同樣具標誌性,這次演習是訓練與改進航母編隊在攻略島嶼及打擊敵方艦艇編隊的技巧。圖中包括最遠的兩艘勒星頓及航母,最近者為大西洋艦隊所屬、同樣也是中重型航母的遊騎兵號(CV-4)。(網絡圖片)

 

相對而言,美軍亦有類似配置,航空母艦及重巡編隊作為艦隊前衛,並前出進行偵察及攻擊。然而在1933年第14次艦隊演習(Fleet Problem XIV)前,航母勒星頓及沙拉托加號則嘗試組成編隊,在四艘驅逐艦護航下由西岸模擬高速奔襲夏威夷;更早期的第9次艦隊演習,更演練過由航母與戰列艦組成的混合艦隊模擬攻擊的演習。美國在運用航母方面的研究,似乎比日本行得更遠。

由赤城望過去,珍珠港作戰前於單冠灣集結的第一航空艦隊其他艦隻。後面那艘應該是加賀。(網絡圖片)

在航母使用上,作為航空派的山本五十六當上聯合艦隊司令後,為預備將來行動,他著手將所有航母集中使用,組成第一航空艦隊,從而創造了珍珠港的奇跡。然而第一航空艦隊似乎仍只是突擊兵力,山本似乎沒有徹底擺脫日本一直以來的決戰思維,以中途島海戰為例,他仍是將主力部隊(包括大和號在內三艘戰列艦)放到離第一航空艦隊後方約五百公里處,活像過去的九段作戰般,用來作最後決戰與掃蕩之用;然而事實證明此舉讓第一航空艦隊孤軍作戰,主力部隊事實上變成戰場上無用遊兵;相對而言,由於珍珠港一事中戰列艦隊受到重創,美軍亦只有直接跳到完全依賴航母和潛艇進行反攻。中途島一役中,與山本五十六相反,尼米茲上將將指揮部建立在夏威夷的海軍總部中,收集各類情報及居中協調,而斯普魯恩斯少將及弗來徹少將則各率第16及17任務部隊(TF16及TF17),在總部及中途島守軍航空隊提供情報下,各自伺機而動,已經十分接近日後航母戰鬥群的戰鬥模式。當然,單就中途島海戰而言,這種運用模式似未對海戰本身有決定性的影響。

VT-8魚雷機中隊在中途島海戰中餘下的唯一一架最新式TBF魚雷轟炸機。該中隊駐在大黃蜂號上的TBD魚雷機中隊及剛接收TBF、被緊急派駐中途島的一個小隊,在海戰中幾近全滅,只有3名機組人員生還。為紀念此事,該機外號被命名為"復仇者"。

日軍陷入混亂,美軍其實更亂:

有人指出日軍因為需要分散注意力攻擊中途島、偵察作戰亦失利,故很遲才發現美國航母,令第一航空艦隊需臨時更換彈葯,直接導致攻擊隊延遲出擊,並剛好成為美軍SBD轟炸機的獵物;若能提早完成出擊工作,即使拿對陸攻擊炸彈攻擊美軍航母,也可發動先制攻擊,挫敗美軍,輸掉只是意外云云。

與電影的演出有異,歷史上B-26是搭載魚雷低空突擊赤城號,結果四架被擊落兩架,攻擊也落空,不過至少反殺了一架零戰。(網絡圖片)

 

不過美軍當日早上的混亂似乎只比日軍多而不是少:中途島陸航及海軍的飛機來自不同部隊,雖然一早接獲雷達預警而緊急升空,但機隊協調不足,到達日本艦隊上空時間不一,結果不是被各個擊破,就是攻擊效果有限;兩個航母編隊也好不了多少,TF16的機隊前後用了1個小時才起飛,已升空的戰鬥機與魚雷機被迫先行離去;大黃蜂號的機隊更慘,其F4F戰鬥機部隊在空中等機群等太久,最後出發後沒多久就缺油迫降,而35架SBD更飛錯方向,最後什麼都找不到;三艘航母45架魚雷機先後找到日軍,可在低空突入的過程中被零戰屠殺,總計只有4架逃出生天,而同行的戰鬥機部隊卻因被雲阻擋視線,只能在高空待機,無法拯救。只是幸運之神最後降臨美軍:最遲起飛的企業號兩個中隊SBD剛好在魚雷機「決死突入」後到達日本艦隊東面上空,而約克鎮號(TF17)所屬SBD中隊更正好到達艦隊北面上空,此時所有防空的零戰都被吸引到低空,美軍才能有機可乘。不過細想,如果美軍能成功協調一下,可以發揮機隊大規模突擊的優勢,不用承受巨大的犧牲而取得更大的戰果。

 

日軍航母機隊的編整埋下隱患:

第一航空艦隊在珍珠港後可說處於連戰狀態,航空隊損失只獲得很少補充,加上其他戰線的航空隊及即將成軍的航母(如隼鷹及飛鷹)也有實際的航空隊需求,故在印度洋作戰時已重編整個機隊架構,然而,這整編是令人擔憂的:各航母的編隊機數減少,例如作為重型航母的翔鶴號,在珊湖海戰役時只有54架定額編制。中途島海戰時各艦航空隊編隊如下:加賀63、赤城54、蒼龍54+2、飛龍54(另外有21架零戰作為佔領中途島後的防空機,不屬編制),全編隊大約248架艦載機,且零戰、97式及99式數量基本均等,相對於半年前,各艦編制艦載機平均減少3-12架,直接削弱戰力。

美國航母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很能塞(飛機)"。圖為1941年4月的勒星頓號(CV-2),超過50架飛機都塞到甲板上。(網絡圖片)

 

相對而言,美軍參戰的統一都是約克鎮級航母,雖然只有三條且只稍大於飛龍號,但每條的正式編制艦載機數目都超過75架(最大實用搭載量為90架),且以四個中隊組成,當中由於偵察轟炸隊與攻擊機隊都是用SBD型俯衝轟炸機,故SBD可達37至40架。這編隊是以縮減雷擊機規模得來的(日軍較重平衡)。配合25架艦載戰鬥機,數量優勢是十分大的,是故三艘航母的總載機數達233機,和一航戰已相差無幾了,且能投入的搜索能力更強。

出擊波次上也有相差:在全甲板出擊的模式上,基於半數航空隊出擊、半數待機/防空警戒的原則,日軍可飛大約28-30架左右,但美軍通常可達40架甚至以上,單就攻擊波次強度而言,美軍保有相當大的優勢。

1942年7月時的沙拉托加號。42年1月本艦受日軍潛艇雷擊後,跑到西岸華盛頓州布雷默特進行維修,順道進行改裝並全面更新防空火力及雷達,更採用了MK-37雷達射控裝置,防空能力異常強。她5月29日離開布雷默特,帶同近100架飛機於6月6日抵達珍珠港。由於中途島戰役已完結,其稍事休息後即出港,於11日與TF-16會合並補充飛機。如果中途島遅兩至三日開打,沙拉托加號75架艦載機會把美日第一線航母兵力的數量均勢完全拉倒。(網絡圖片)

多等兩天形勢會對日本更有利?

一直有指日軍三艘航母被殲滅後,殘餘的飛龍號應後撤並等上阿留申群島攻略部隊的龍驤與隼鷹,還有能力和美軍放手一搏。但考慮到美軍的行續行動,多等兩天甚至可能帶來更大麻煩,因為美軍將有援軍趕到戰場:沙拉托加號(CV-3)5月25日修理完畢後,已趕往西岸接收飛行隊,之後便全速向中途島進發,進入夏威夷周邊水域並接收TF16補充機隊時為6月6日(夏威夷時間),日本海軍已開始撤退。若日軍等待北方艦隊兩條航母回來再行決戰,在美軍補充完成的3艘重型航母隊情況下繼續打,戰況會變得更惡劣,甚至輸得更慘烈。

北安普敦號重巡洋艦上的CAXM-1型長程對空警戒雷達,1940年開發完成並於41年開始實際部署於各大型戰艦、航母與部分重巡上。雖說是美國海軍初代實用化雷達,但探測距離仍高達80公里以上(甚至有100公里以上的紀錄),性能仍比日本42年中才開發完成的21型雷達更為優秀。(網絡圖片)

日軍佔盡優勢?

單單就艦隊數量而言,日本當然是佔盡優勢:參與整個行動的輕重航母達8艘,相對而言美國只有3艘,其他種類艦隻的數目亦遠遠超越(美軍的唯一優勢,是艦隻防空能力普遍強於日軍,且已普遍裝備雷達);但在中途島一線上,這優勢就變得很不明顯了,例如第一航空艦隊對美軍就只有4對3的優勢,而且編制中定翼機連21架不屬攻擊隊的零戰都只有大約248架,但中途島美軍加上美國航母戰鬥群,定翼機達到366架左右,包括航程相當長的偵察機與轟炸機。就算技術上及不上百中取一的日本航母飛行員,仍可有效消磨日軍的防空戰力;事實上第一航空艦隊在沒有艦載雷達的預警下,加上早期陸航及海軍魚雷機的低空攻擊把防空的零式戰鬥機引到低空,令高空外圍防空空虛,三支美軍航母的SBD俯衝轟炸機群方能乘虛而入。

F4F雖只在防護、極速及400公里時速以上時對零戰構成優勢,但一項和空戰沒有特別關係的性能令美軍在防空戰上取得優勢:F4F相當誇張的摺疊翼結構,令搭載量大增,當日軍航母編隊只裝18架零戰時,美軍卻可裝載25架,這保證攻擊隊可獲得更多戰鬥機掩護時,艦隊亦有足夠的防空掩護。零戰的摺翼,目的只是讓它能夠通過原有的標準升降機而已。(網絡圖片)

 

機種而言也不是日軍佔盡優勢;日軍其中一個重大弱點恰巧就在艦載機上。日本海軍航母運用上主要是把所有艦載機都塞進機庫儲存,故日本重型航母往往需要兩層至兩層半的機庫以放置足夠的艦載機。問題卻是來自艦載機的擺放:由於日本艦載機引擎普遍較弱,為保持性能,都要造得較輕,機翼強度也不能太高,結果往往要放棄大型摺疊翼結構(只有97式可以摺半翼),無論放在機庫還是甲板都變得十分佔空間,削弱航母的運用能力;另方面,美軍的艦載機機翼有更大的翼疊機構,部分甚至可以由翼根處就摺起,更為節省空間(如F4F戰鬥機)。配合航母的單層開放式機庫及「甲板載機」的概念,令美國航母在體積上沒比日本中型航母差不多,但搭載能力卻較重型航母更佳。

日軍的99式艦爆11型與無畏式(SBD)俯衝轟炸機。兩者靈活性相當,但SBD機輪可收的設計及更小的機身(99式比SBD還長3米,翼展大2米)令其阻力更低、速度更高且有更遠航程,靈活性亦同樣出色,再加上AN-M65型1000磅航空炸彈的威力,對於日本輕裝甲軍艦的防護及船身結構有極強的破壞力。(網絡圖片)

 

若讓艦載機性能,兩方其實也是各有千秋:F4F和零戰相比纏鬥性處於劣勢,但利用速度仍可壓制(零戰一過400公里時速,各項運動性能會急劇惡化);TBD魚雷機的速度及續航力肯定不如日軍的97式魚雷攻擊機;然而要命的差異在於俯衛轟炸機上-相對於日軍使用的99式11型,SBD無畏式不但更小巧(它只比零戰大一點),速度與結構強度也比同期的99式11型艦爆高,而且亦是世上第二種可搭載1000磅炸彈的俯衝轟炸機(第一種是JU-87D,而99式11型只可搭載250公斤炸彈)。其1000磅炸彈早已證明對日軍除戰列艦外的艦隻有非常大的破壞力。

左為南太平洋海戰中遭重創的翔鶴號,後半部的飛行甲板都被炸到塌陷或揭起;右為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的最後留影,前部升降機之前的甲板被炸塌,甚至有一塊直接炸飛,砸到艦橋前,可見AN-M 65型炸彈的破壞力。(網絡圖片)

 

損管上,美國也有相當大的優勢。日本海軍航母上的損管問題,最主要是航母絕大部分都採用封閉式機庫,致令爆炸所造成的汽浪及揮發的燃油氣霧未能及時散去;面對燃油大火時損管能力不足,例如油箱欠缺墮性氣體以隔絕空氣並阻止燃氣爆炸;揮發性高的航空燃料庫就是船艙直接改裝而成,並沒有獨立的隔離式,當艦體受嚴重震盪時很可能會令油氣洩漏,容易發生大爆炸;抽氣系統有可能引發充斥揮發油氣燃燒,以及戰爭中的彈葯處理並未嚴格遵守相應的守則等。

加賀號機庫及上層結構幾乎盡毀,和中彈後完全失控的大火不無關係。(網絡圖片)

由於損管得力,勒星頓號在珊湖海海戰中連中三彈與二雷都挺得過,但就毀在油氣管道外洩......之後美軍便厲行燃料箱及燃料管道加注二氧化碳的措施。(網絡圖片)

約克鎮級航母的機庫結構。(網絡圖片)

相對地,美軍航母所採用的策略幾乎和日本相反;開放式機庫,能疏導油氣與爆風也能在火警時將彈葯輕易丟下海;獨立的燃料箱;加注二氧化碳的燃料箱與燃油管道(珊湖海戰役後才切實執行);更佳的損管守則與訓練,以及更佳的、參考自紐約消防隊救援經驗而開發的花灑式滅火水龍頭、汽油驅動消防泵及船員消防訓練普及化等;加上航母甲板主要結構是在密集鋼架結構上加上6吋厚木板,比較容易維修。事實上約克鎮號歷經多次重創,仍能緊急維修完成並回復飛行作業,與這設計不無關係。

結語:要說中途島會戰具決定性其實有些誇張,這只是美日兩國由日軍佔有優勢至兩方進入相峙局面的開始,畢竟一航戰的飛行員只損失了1/4(而不是坊間說法的大部分),陣亡甚至只有美軍飛行員的一半,7月重編後的第一航空戰隊 / 第三艦隊的主要成員,仍是中途島海戰倖存的飛行員(更重要的是飛人員足夠讓該戰隊四艘航母滿編),且在南太平洋海戰早期,仍能稍佔上風。不過這批幸存者大部分亦在南太平洋海戰中逐漸消磨,加上日本海軍無法及時開發及生產性能優良的制空戰鬥機,致令日本海軍的空權損失殆盡。在下認為,中途島海戰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消滅了日軍有效的載具,同時加速了他們精英飛行員損耗的過程,這些人一旦消耗殆盡,以日本原有的訓練難度與模式,就很難再有補充了。

附:Youtube上一篇中途島會戰航空攻擊的解說圖,足可彌補電影中略過的諸多細節。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11-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