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點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香港01》專訪,對於有被指與特首李家超在抗疫政策上有分歧,他回應指,政府防疫政策都是經充分討論而得出,強調特首充分尊重醫衞局的意見,兩人關係好像家庭的中父...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簽署關於使用正式俄語的修正法案,旨在改進及確保俄語作為全俄羅斯國家語言的地位,其中包括限制政府官員在工作時使用外來語,不過修正法案未有提及相關的罰則。 確保俄語...
  美國陸軍部長沃姆思(Christine Wormuth)27日表示,兩棲登陸作戰十分複雜且風險巨大,認為北京攻台不是迫在眉睫,惟美國仍要為此做好準備,美國的目標是避免在亞洲發...
特首李家超28日宣布,由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包括戶外、室內及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的要求。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全面撤銷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香港全面復常...
美媒26日刊出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訪問。伯恩斯表示,習近平雖然已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前做好攻台準備,但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的經驗,令北京加深對攻台增加疑慮,認為軍事衝突可以...
《美聯社》25日報道,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接受訪問時表示,丈夫拜登雖然未正式宣佈競逐連任,但除了決定作出宣佈的時間和地點外幾乎沒甚麼可以做,是目前有關拜登會否競逐連任的問題中最清晰...
特首李家超23日上午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訪問廣州和深圳,是次為李家超上任後首次展開大灣區各城市訪問。李家超指,此行將積極推動便利粵港澳大灣區雙向人才流動、創新科技及金融服務合作,...
曾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爭議的內地科學家賀建奎,近日向傳媒表示透過申請「高才通」獲批來港。特區政府發言人21日表示,入境處經檢視有關申請後,懷疑有人以虛假陳述獲得簽證,入境處處...
中國外交部21日舉辦藍廳論壇並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文件提出「六個堅持」,認為安全問題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和人類的前途命運;對於烏克蘭危機危等問題,應推動政治解決,當事國...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19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肯非正式接觸。外交部發言人介紹情況指,該次接觸是應美方的請求,王毅清晰表明中方在飛艇事件上的嚴正...
商務部16日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決定將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該清單僅針對個別違法的外國實體,...
美國總統拜登16日就擊落中國高空氣球及三個不明飛行物的事件發表講話。拜登表示,不會為擊落中國高空氣球一事道歉,惟期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另外三個不明飛行物應屬於私人企業或...
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15日下午邀請本港傳媒高層春茗,鄭雁雄表示會向中央反映最真實的香港動態,亦希望傳媒傳遞真實信息;他充分肯定媒體在香港進入「愛國者治港」新局面、掀開良政善治新...
美國白宮14日表示,上周末於北美上空被擊落的三個不明飛行物,沒有跡象表明與中國或其他的間諜情報收集用途有關,當局相信是商業或研究機構所用的氣球,並出於某些商業或良性目的,當局正...
國務院港澳辦14日公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在深圳聽取香港特區政府有關近期施政,以及開展區議會等地方行政檢討情況的匯報。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相關政策局會繼續有關檢討工作...
台灣陸委會14日宣布,由下周一(2月20日)起恢復處理港澳居民赴台自由行申請,包括受理網簽;陸委會指,港澳自由行已研議許久,期間因為大陸疫情防控完全解封,造成台方對疫情判斷的不確定...
特首李家超14日表示,自己對於《基本法》23條立法的立場沒有改變,冀於今年或明年完成,強調為23條立法是特區的憲制責任,至於何時推出,當局會視整體實際情況決定。 李家超冀盡快...
朝鮮不足一年內又閱兵了(上次在2022年4月),若論裝備規模,這兩次閱兵似乎都似屬較小型的閱兵,且有更濃的政治宣示味道。上一次是領導金正恩對民眾表示歉意並哭崩當場,今次則把近日...
美國擊落中國氣球事件成為近日國際輿論關注焦點,台灣氣象局長鄭明典9日在社交媒體貼出照片,指類似的來路不明氣球曾早在2021年9月台北市上空發現。有台灣網友質疑,為何台灣當局未有...
國台辦主任宋濤9日於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到訪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宋濤表示,願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國民黨加強交往,增進互信,攜手推動兩黨關係和兩岸...
美國海軍7日公布多張照片,顯示美軍乘坐海軍快艇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域打撈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殘骸;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稱,在美軍擊落氣球當日,美方曾向中方提出雙方防長進行安全通話,不過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