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

【香港輕新聞】因應網上有人針對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旗下的馬匹「天祿」出賽,建議要圍堵馬場「祝福」,馬會昨夜(18日)破天荒因為社會局勢宣布停賽。有意見認為,如果DQ或勸退「天祿」,...
【香港輕新聞】上周內地《新華社》及中央政法委分別撰文表示,修例風波的深層次根源是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有意見認為,「地產霸權」無疑一直都是最主要的深層次矛盾,隨著抗爭運動,抗爭者視...
【香港輕新聞】反修例事件造成軒然巨波,有分析指部分民怨是由土地房屋問題所引發。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鄭赤琰9月17日於《信報》撰文表示,香港回歸以來,對於土地商...
【香港輕新聞】政府有意見認為,可以參考法國馬克龍處理「黃背心運動」的方法,設立「對話平台」以平息當前局面。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9月16日於《明報》撰...
【香港輕新聞】自反修例風波以來,各式的都市傳說及假新聞「瘋傳」。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退休教授馬傑偉9月13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假新聞愈頻傳,愈能反映社會心理「真實」的一面;...
【香港輕新聞】澳洲記者Richard Hughes曾在1968年著書指香港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9月11日於《明...
【香港輕新聞】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9月10日在《明報》撰文表示,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修例,實質上等於在策略上回歸基本步,反修例運動將首度出現焦點被奪的失...
【香港輕新聞】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顧問、律師陳澤銘9月9日於《明報》撰文表示,近日有意見指政府會考慮引用《緊急法》平息騷亂,若只針對性地訂立臨時法規,對香港法制衝擊有限云云;陳澤...
【香港輕新聞】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9月6日撰文表示,政府現在提出四項行動回應民間訴求的作用不大,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但無補於事,反會引發更激烈的對...
【香港輕新聞】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呂大樂9月5日在《香港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近日許多人都為香港的前途擔憂,無論發表意見的人士在政治光譜上靠近哪一方的立...
【香港輕新聞】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9月5日在《明報》撰文表示,假如政府的「四大行動」是最終回應,而不是千里之行的微步,只會導致期望落差而適得其反。沈旭暉...
【香港輕新聞】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9月4日在《明報》撰文表示,香港而今形勢是「殘局」,若此關不過,一切向前看的思考都屬徒然。張炳良認為,...
【香港輕新聞】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9月2日在《明報》撰文,引述社會學家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論證香...
【香港輕新聞】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社會學家呂大樂8月30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在持續兩個月的亂局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各界都遏抑提出第六訴求」——特首下台。呂大樂...
【香港輕新聞】鑑於反修例暴力示威日漸升級,政府是否引用《緊急情况規例條例》「止暴制亂」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有意見認為,《緊急法》賦予行政長官極大權力,或許可以震懾部分示威者,然...
【香港輕新聞】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26日在《AM730》撰文表示,是次反修例的巨大政治風暴,歸究「特區的敵對分子勾結外國勢力搞出來的」,即使有事實依據,然而對解決特區面對的問題毫...
【香港輕新聞】《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風波,至今已持續兩個半月。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前副研究員林泉忠8月26日於《明報》撰文表示,事件發展至今,可梳理出政府對局勢的四...
【香港輕新聞】當前反《逃犯條例》的示威運動中,「Be Water」是一句常見口號。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8月23日在《信報》撰文表示,從數據及決策研究而言,「Be Water」的意...
【香港輕新聞】在連續兩個月以來的反修例運動中,出現多次警方與示威者之間的衝突。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8月22日在《明報》撰文,引述民意調查數據,說明媒體直播與民意判斷...
【香港輕新聞】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抗爭運動仍未有休止之勢,示威者將運動持續的原因,歸咎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沒有回應示威者的有關訴求。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基本法專家宋小莊8月20...
【香港輕新聞】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風波使香港持續緊張,社會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尋求和解的呼聲愈來愈大,湯家驊的團體卻提出參考南非案例,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