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拆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公布啓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以滿足後續飛行任務需要,計劃於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載荷專家」候選者究竟要合乎甚麼條件?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
本港疫情回穩,各界盼望放寬入境檢疫安排甚為殷切。有意見認為,本港短期內與內地全面通關不實際,如無法對外開放就如同「兩頭唔到岸」,應盡快放寬入境檢疫安排。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表示,...
烏蛟騰村是香港抗日時期中重要的游擊隊根據地之一,日軍於1942年包圍烏蛟騰村,強逼村民供出游擊隊員的身分,多名村民犧牲。《香港輕新聞》於2021年末邀請烏蛟騰村當年的兒童團團長...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8日逝世,享年96歲,其國葬將在19日於倫敦舉行。外媒引述英國官員表示,約500名外國政要將出席英女皇國葬,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夫婦和日皇德仁等。 以下為確認...
一名以「來港易」抵港的內地人,日前聲稱沒打疫苗而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可以在在本港「到處去」引起關注。有意見指,有關政策存在矛盾,港人與內地人有別,觀感上難以服眾;亦有意見認為,...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8月8日突擊搜查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私人住所,檢獲多份未交還政府的機密文件,並對特朗普進行刑事調查。綜合...
從2022年9月1日開學後,「香港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將明確寫入香港新版教材當中,在社會上引起不少討論。《香港輕新聞》邀請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國際法碩士、香港執業律師楊銘輝先生為...
《新華社》24日就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一事整理出十一項事實;認為美方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在國際上散布虛假資訊,無理指責中方正當反制維權舉措,企圖誤導國際社會對台灣問...
從2022年9月1日開學後,「香港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將明確寫入香港新版教材當中,在社會上引起不少討論。《香港輕新聞》邀請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國際法碩士、香港執業律師楊銘輝先生為...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16日接受多間美國主流媒體聯合採訪,就中美關係、台灣問題、涉港問題、中國外交等主題回答記者的提問。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8月16日在華盛頓接受路透社、美聯社、...
旅港日籍記者——七海,對香港「日佔時期」的歷史深感興趣。2021 年底,他訪問了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先生,以了解本地民間人士對搶救這段歷史史料的工作、目標及願景。  ...
國台辦、國新辦10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大陸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聲明   8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
行政會議5日提出為公務員劃一加薪2.5%。有意見表示,公務員已凍薪兩年,是次加薪幅度偏離機制及遠遠落後於通脹,變相是「減人工」;亦有意見認為,公務員加薪站在政府及市民的角度考慮...
7月1日上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下是全文實錄: 同胞們,朋友們: 今天...
《人民日報》29日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就香港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
特區政府和多個團體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舉辦不同活動供市民參加。《輕新聞》編緝部為大家盤點出相關的活動和優惠。 展覽活動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在維園設置不同類型的大型藝...
《新華社》27日發表文章,強調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始終把香港同胞的民生冷暖放在心上,不遺餘力地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惠及香港市民。 ...
中央人民政府6月19日根據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 李家超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及批准他提名的26位官員,並予以任命,亦衷心感謝中...
中國外交部19日發表長達四萬字、題為《美國對華認知中的謬誤和事實真相》的文章,指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說,是「渲染中國威脅、干涉中國內政、抹黑中國內外政策」,試圖發起對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6日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關於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演說。布林肯指,未來十年將是決定性的十年,而拜登政府的戰略可以概括為「投資」、「協同」及「競爭」三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