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溫仕文:蒙古入侵與伊斯蘭聖戰的變質

2018-06-07 09:00:56
第三次蒙古西征中的巴格達圍城戰(1258)。(網絡圖片)

早期的伊斯蘭聖戰

贊吉、努爾丁和薩拉丁透過漫長的聖戰,總算把法蘭克人驅趕至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區,並收復第三聖城耶路撒冷。不過,對於伊斯蘭世界而言,這一場「基督教侵略戰」只不過是涉及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區域戰爭。伊斯蘭世界覆蓋的國土由西邊的伊比利亞半島延伸至東邊的美索不達米亞,所以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只是局限於少數地區。

更何況,留守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十字軍(即穆斯林口中的法蘭克人)的數量比較少,對伊斯蘭世界的威脅比較小;巴勒斯坦區內的法蘭克人之中,亦有部分領袖思想比較開明和現實,減輕了兩個宗教之間的緊張關係。然而,歐洲內不乏狂熱之徒,傳揚伊斯蘭教是暴力宗教,從而鼓吹群眾以暴易暴,以上帝之名消滅伊斯蘭世界(正正就是這種狂熱之徒借上帝之名而堅持不切實際的軍事行動,最終導致哈丁之役的慘敗)。

正因如此,這100年來,每當相對世俗化的基督徒及穆斯林相遇時,他們都能夠找出雙方同意的方式,共同生存。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後,巴勒斯坦一帶的法蘭克人終於也學懂如何生存下去,所以反過來十分抗拒那些狂熱的歐洲十字軍。

1229年,麥勒丁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簽訂協議後,伊斯蘭世界雖然大為震驚,但是更多人擔心的,始終是生死存亡的問題:蒙古軍入侵。

遊戲中花剌子模重騎兵。不過還不是蒙古騎弓手的對手......(網絡圖片)

東方來的天譴

從東方的乾草原殺進來的蒙古人曾於1221年擊敗了擁兵40萬的花剌子模(Khwarazmian Empire)。不過,蒙古軍後來選擇撤退,只是吞併河中地區(Mawarannahr),以免兵力過於分散。到了1230年,蒙古軍再度進攻花剌子模。繼任的札蘭丁(Jalal ad-Din Mingburnu)奮勇反抗,但最終還是戰敗,花剌子模滅亡。

1243年,蒙古軍征服了魯姆蘇丹國(Seljuk Sultanate of Rum;今土耳其一帶),不但消滅了第二個伊斯蘭國家,也開始襲擊敘利亞一帶。飽受超過140年的聖戰和內戰的敘利亞和埃及,這一刻剛剛才經歷血腥政變:馬木留克(Mamluks;電腦遊戲世紀帝國II之中的阿拉伯奴隸兵)王朝取代了薩拉丁一手建立的阿尤布王朝,但是在強大的蒙古帝國面前,馬木留克王朝猶如負傷的戰士,只能垂死爭扎。

著名的馬木留克騎兵。(網絡圖片)

馬木留克王朝的興起

馬木留克到底是何許人?為甚麼他們會取代了薩拉丁所建立的王朝呢?自從9世紀以來,不少領主買下奴隸後訓練他們打仗,形成馬木留克這個特殊身份。不論在穆斯林之間的戰爭,或是對抗十字軍的聖戰,都可以見到馬木留克的身影。

阿斯-薩利赫·阿尤布肖像。對馬木留克人的過份依賴是由他開始的,也直接導致阿尤布王朝的衰落。(網絡圖片)

提到阿尤布王朝的沒落 - 薩拉丁一直以來依靠兒子、兄弟和其他家族男丁來管治其帝國,所以他死後,王國分裂為眾多碎片,各人為了權利而互相攻訐(一如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的局面)。1240年登基的埃及蘇丹阿斯-薩利赫·阿尤布(As-Salih Ayyub)買下不少欽察人奴隸,訓練他們成為忠心耿耿的馬木留克。由於阿斯-薩利赫身邊只有妻兒可以信賴,於是他把部分權力下放予這些奴隸兵。

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時,年紀老邁的阿斯-薩利赫率兵抗敵,但戰爭還未結束就先過身了。兒子突蘭沙(Turanshah)遠在傑齊拉(Jazira),帶領抗戰的重任落在馬木留克的肩上。雖然突蘭沙最終來到埃及指揮戰鬥,但是他因為削減馬木留克的權力而被馬木留克的領導拜巴爾(Baybars)殺死。事成後,一眾馬木留克推舉古突茲(Qutuz)為蘇丹(即是領袖)。1250年,馬木留克王朝在一片血海中崛起。

不過,這個時候在埃及內,馬木留克的人數只有1,000,需要扶植阿斯-薩利赫的家族後代來穩定自己的政權 -艾什勒弗·穆薩(al Ashraf Musa)成為了他們的傀儡。然而,國內不少勢力虎視眈眈,正等待合適時機推倒馬木留克政權。馬木留克當然知道自己四面楚歌,但是1259-60年,上天給予他們一個名震天下的機會。

伊斯蘭世界的救星

1251年,蒙古軍分成兩路,繼續侵略鄰國。東邊的大軍出征南宋,西邊的大軍出擊伊朗阿剌模忒堡(Alamut)的尼扎里派(Nizari;屬於伊斯瑪儀派Ismailis),以及有名無實的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 of Baghdad)。無錯,雖然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已經沒有實權,但名義上他仍然是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是所有穆斯林的領袖;巴格達亦是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中心,所以1258年,當蒙古軍洗劫巴格達的消息傳開後,伊斯蘭世界大受打擊。宗教領袖的死亡,似乎證明蒙古軍的入侵,是阿拉的懲罰。又一個伊斯蘭王國的滅亡,亦突顯出馬木留克王朝孤立無援的境況。

巴格達圍城戰油畫。雖然盡屠80萬居民之事未必為真,但一般史家仍估計有20萬居民被拖到城外整排屠殺.......(網絡圖片)

果然,殘暴而強悍的蒙古軍只花了一年,征服了阿塞拜疆,然後開始南下攻擊敘利亞。1260年,阿勒波(Aleppo)頑強抵抗不果,遭受洗劫。此後,整個敘利亞好像失去了抗敵的意志,包括大馬士革(Damascus)在內的一座又一座城池,逐一失陷或投降。

蒙古西征中的屠城行為,經過多手傳播後變成更嚇人的道聽途說,例如蒙古兵食人.......

回想當初贊吉、努爾丁及薩拉丁,都用盡一切方式嘗試將阿勒波和大馬士革據為己有,因為這兩座城市能夠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和人力資源。伊斯蘭世界失去了這兩座城市後,開羅成為了最接近敵軍的一個基地。

然而,蒙哥汗(Mongke)過世後,繼承權之爭引致內鬥,大大削弱了蒙古向外擴張的勢頭。1260年,馬木留克蘇丹古突茲領軍進攻敘利亞,蒙古大將怯的不花(Kit Buqa)只能率領2萬兵力迎敵。兩軍大戰於阿音扎魯特戰役,最終蒙古不敵馬木留克。後來,馬木留克雖然再一次上演篡位事件(拜巴爾刺殺古突茲),但是在穆斯林之間,他們已經成功透過聖戰穩奪領導地位。拜巴爾奪權後,收復大馬士革和阿勒波 - 薩拉丁死後,伊斯蘭再一次有領袖能夠統一埃及和敘利亞。

阿音扎魯特戰役過程:1 蒙古騎兵先追擊馬木留克先鋒騎兵,先錄騎兵引蒙軍到馬軍中路;2. 蒙軍一路正攻,一路嘗試迂迴馬軍左翼;3. 馬軍中路及左翼死命防守並大量施放箭雨,減慢及削弱蒙軍的迀回,右軍即回師組成戰列,反衝蒙軍的突進;4. 蒙軍鋒芒被耗盡,且人數本已不足,被馬軍包圍及切割成數段,除部分敗退外, 被包圍的幾被全殲.....(蒙軍總兵力12000人, 馬軍20000人左右)

 

拜巴爾的聖戰不再只是保家衛國,亦是保護伊斯蘭教免於滅絕的命運。不過,拜巴爾知道蒙古軍的威力依然遠超馬木留克,所以集中兵力攻擊成為蒙古附庸國的法蘭克人,以免日後要應付兩邊戰場的戰爭。

儘管法蘭克人沒曾與蒙古軍聯合攻擊伊斯蘭世界,馬木留克卻視這場聖戰為你死我活的宗教鬥爭,多次進行屠殺。在最後一座十字軍城市阿卡(Acre)陷落時,馬木留克展開屠城,不分宗教和種族,連不幸受困於城內的穆斯林都難逃一死:生活在異教徒的圈子內,也可視為背叛宗教。

伊斯蘭聖戰的轉變

蒙古軍入侵為歐亞帶來沉重的災難,其中也對伊斯蘭世界帶來巨大的衝擊。

蒙古軍消滅了屬於伊斯蘭世界的花剌子模、魯姆蘇丹國及阿拔斯王朝後,令伊斯蘭的文代與宗教中心轉移往開羅。同一時間,馬木留克王朝奪取政權並擊敗蒙古軍後,自然有最大的權力闡釋聖戰。

馬木留克王朝下的開羅。馬木留克人對異教徒仍有宗教寬容,不過基督徒的處境則不太好,要收更多異教徒稅及受更多限制。事實上開羅猶太人圈子的生活比基督徒還好呢! (網絡圖片)

出身於奴隸階層的馬木留克一生都在戰場上奔馳,所以奪權後特別著重軍事;蒙古軍橫掃敘利亞時,威脅馬木留克政權的安危,更加顯出增強軍隊的迫切性;無數蒙古軍進行屠殺和洗劫的消息,尤其是巴格達,令不少穆斯林感到悲忿,助長了報復心態:聖戰不再是打倒對手然後進行和談,而是你死我亡的鬥爭,若要生存,必須徹底擊潰和消滅敵人。

蒙古人之中有部分成員是聶斯脫里主義(Nestorianism;又稱為景教)的基督徒,不過有學者認為這些蒙古人仍然會保留其民族的宗教儀式,對基督教的概念應該只是一知半解。如何也好,對穆斯林而言,這一點證明了東西兩方的基督徒聯合夾擊伊斯蘭世界的陰謀。因此,馬木留克的聖戰並不只針對蒙古人,也包括了所有的基督徒:只有徹底滅絕基督教,才可以令伊斯蘭教永遠安全。

事實上,巴勒斯坦的法蘭克人亦曾經受到蒙古人攻擊,但蒙古軍眼中的法蘭克人只是弱小的王國,比起馬木留克而言微不足道,所以不需要急於消滅法蘭克人。安提阿(Antioch)和奇里乞亞(Cilicia)成為蒙古人的附庸國後,蒙古人也沒怎麼幫助他們抵擋馬木留克的攻擊。

(註:蒙古軍亦曾經進軍西歐,一路搶掠,並兩次重挫西歐的基督教軍隊:1241年,一支蒙古軍擊敗波蘭、德國及條頓騎士的聯軍;另一支則打敗了擁有當時被認為全歐洲最精良騎兵的匈牙利軍隊。)

第三次西征完結後,教宗與法蘭西人常與伊兒汗國阿魯渾汗的合贊汗(左上角者)聯絡,嘗試組成聯盟,對付馬木留克王朝,不過其他歐洲國家的興趣已經消失......(網絡圖片)

羅馬教宗多次向蒙古人伸出橄欖枝,打算與之結盟,聯合攻擊伊斯蘭世界,不過,對於強大的蒙古人而言,應該是教宗乞求蒙古接受盟約,但是教宗卻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反過來要求蒙古人信奉天主教!

可見,東西方的基督教聯合消滅伊斯蘭教,只是穆斯林在極端不安的情況下造就的恐懼,但是這一點足以令聖戰變得極端,促使穆斯林相信異教徒的入侵萬萬不能容忍,一定要斬草除根。簡言之,與基督教和平共存的願景,已經變得愈加渺茫了……

 

【博評】溫仕文:以巴衝突——十字軍聖戰的意義

【博評】溫仕文:以巴衝突——十字軍聖戰的意義

  基督教的聖戰 自西羅馬滅亡後(4世紀)至11世紀中期,歐洲內大量部落和民族因為不同原因(如飢荒及戰亂)而...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06-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