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蘇蘭斯﹕如何應對廿年後八成工作崗位消失?

2018-10-15 17:50:46
蘇蘭斯

2015 年起於「香港輕新聞」開博評論時事。
2019 年成為香港電台一台「講東講西」節目招才計劃「才雋」,「哈林奭失眠」主持,在後不惑之年在多媒體界開展 Slasher 事業。
正職於航運物流公司總部,曾派駐國內工作五年,有豐富的商業機構管理經驗。善用案例類比,數據作理性持平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士、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商貿碩士、美國麻省理工(MIT)供應鏈管理碩士。

https://www.facebook.com/lanceso
前財爺曾俊華在13日出席一個教育論壇時指出,現今科技超乎了很多學校的教育;七至八成工作崗位在廿年內會消失,而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工作機會,則需要新的技術和價值觀。(網絡設計圖片)

前財爺曾俊華在13日出席一個教育論壇時指:「現今科技超乎了很多學校的教育……很多專家預測,七至八成工作崗位在20年內會消失。我相信職場必定會提供新的工作,但這些新工作需要全新的知識,全新的技術,甚至是全新的工作模式,以及不同的價值觀。」

崗位消失已早有先例

工作崗位大量消失的情況,八、九十年代香港已經發生過。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本港製造業北移,香港由一個製造業為主的城市向服務業轉型,在轉型過程當中,有大量工廠工人失去原有工作。香港的製造業職位佔總職位自1980年開始拾級而下,由原本的50%下降至2000年的20%。

在2008年後,香港的製造業職位約保持在13%。即是說由1980年至2000年的二十年之內,有60%製造業職位消失,最終職位流失更達到70%。幸然這樣的轉變相對緩慢,而且在服務業當中仍然有大量的低技術工作機會,可以吸納這些工廠工人。香港因而得以「華麗轉身」成為第三產業經濟,而且人均收入更可以晉身世界前列。

(圖片來源﹕ Trading Economics)

迎接新一輪工業革命

然而曾俊華口中所說的「未來廿年後工作消失」,這是與八、九十年代的的情況不一樣;當時「工作崗位消失」只集中在製造業,而現時是一種從未發生過的「全方位產業升級」。在未來十年至廿年,人工智慧加上生產機械的全自動化,將會掀動的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曾俊華指「七至八成」職位會被人工智慧取及自動化取代的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但就算只是一半或三成工作崗位會被取代,亦代表我們大部分人現有的工作,不會再有長期就業保障,更有部分人士因此而不得不轉職到其他新興產業。

要排除「功利主義」

我們不能準確預測二十年後的技術發展趨勢或工作需求,亦即說明未來在專業學位畢業之後,不能保證自己可以一生自矜不長,因而必須終身學習;這個情況正是回應了曾俊華的結論——「教育制度需要改革,是要建立新的價值觀」。

既然事實上人我們不能預測未來,就不要灌輸「功利主義」的觀念予孩童,不要費神決擇讀什麼名校或神科,反而要養成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終身學習能力,或許更適應未來的職場需求。

終身學習才成為贏家

國際名牌大學其實早有準備,在五、六年前已開始在辦網上課程,為有意學習最新技能的在職人士,提供全天侯的學習機會,以讓他們事業得以發展或轉型,因而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剛好筆者在「無夾過」的情況下早曾俊華兩天,我在《領英》(linkedin)分享年屆四十多歲再回到校園的原因,其目標是為保持競爭力而終身學習,可謂與曾俊華先生的觀點甚為吻合!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10-1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