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習馬會:歷史性僵局已破,結構性僵局待解

2015-11-09 19:05:57
習馬會

2015年11月7日,兩岸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正式會面,是兩岸長達66年分治之後首次最高領導人會面。習近平與馬英九握手的那一刻,無疑是歷史性的時刻,而這個歷史性時刻的背後,卻是兩岸關係的歷史性僵局。

兩岸本是一脈,血濃於水;國共合作,玉成抗戰大業,但兄弟鬩牆,戰端開啟,終導致兩岸分治,關係陷入敵對,兩岸關係的歷史性僵局也因此產生。在現今兩岸關係格局下,馬英九先生若到北京訪問,定會被綠營人士大肆渲染為「進京面聖」、「自我矮化」、「企圖以個人屈從框限台灣的未來」的「辱國行徑」,從而令個人政治名聲受到更大打擊。

所以,會面地點不能在「兩岸」的任何區域,需要在第三國;但因為要處理家事,所以這第三國不能是「外」國,因此最適合的會面地點就是新加坡這個被兩岸視為「自家人」的華人國家,況且又有李光耀成功促成「汪辜會」的珠玉在前,新加坡無疑是兩岸最高領導人會面的最佳地點。

正因兄弟情斷不了,兩岸在分治的66年里,都為能打破兩岸關係的歷史性僵局而作出不少努力和嘗試。例如1993年的「汪辜會」與2005年之後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黨與黨的會面。因為有了「汪辜會」和國共兩黨會面交流的鋪設,所以才有今次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才能徹底破解兩岸關係的歷史性僵局。

然而,歷史性僵局是表層的,它需要用誠意與時機去打破;兩岸關係的結構性僵局是深層的,它同樣也需要誠意與時機去打破,但更需要智慧、視野及胸懷,因為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它既不能用國際關係的眼光去審視,也不能以國家治理的角度來思考。

正如兩岸關係研究學者鄭振清教授所言,兩岸的關係型態既不是像東西德、南北越、南北韓那樣完全分裂的國家關係型態,也不是如香港、澳門那樣前殖民地回歸祖國的關係型態,而是一種既有政治軍事對立,又有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分治」關係型態,這種關係型態需要兩岸以全新的眼光及思維去對待、梳理。

再加上兩岸因長期分治而導致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不同,尤其是政治制度不同,對兩岸關係的結構性僵局影響最大,可視為兩岸關係結構性僵局的核心。政治制度不同也導致兩岸政治文化氛圍迥異,而迥異的政治文化氛圍導致兩岸對於一些政治行為涵義的解讀也存在很大差異。

例如國共兩黨都承認「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的原則,北京政府提出「堅持一中,擱置內涵」的主張,即是堅持一個中國的總體原則,但「中國」的具體政治內涵可以先不談,但國民黨卻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國民黨將「中國」表述為「中華民國」,共產黨可將「中國」表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因這種不同解讀,再加上一些政客別有用心地曲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衍生出「兩國論」,最後更演變成「一邊一國」的論述,由此引發1999年的台海危機,兩岸關係跌至冰點。

可以肯定的是,「習馬會」已經打破了兩岸關係的歷史性僵局,並已做好準備破解結構性僵局,這對兩岸的最高領導人以及他們的繼任者們是智慧、心力、視野以及胸懷的考驗。更重要的是,破解結構性僵局的過程不應是個急進的過程,它須是馬英九先生所說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結果則是「水到渠成」。智慧、視野、胸懷加上契機、際遇是「水」,有了「水」,破解兩岸關係結構性僵局就自然「渠成」了。

文章由城市智庫提供,不代表香港輕新聞立場。

By 2015-11-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