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從悲情庫爾德人的棄子結果 看中東變局

2019-10-23 16:38:47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土耳其軍方將實施代號「和平之泉」的打擊土敘邊境庫爾德武裝的軍事行動。隨後土耳其軍隊針對敘利亞東北部的極端組織以及庫爾德武裝發起軍事行動。在輪番空襲和炮擊過後,土軍特種部隊和裝甲車兵分四路投入庫爾德武裝控制區。土軍的進攻以空襲作為開場,炮擊隨後跟進,多數以庫爾德武裝的營地、彈藥庫和防禦工事為目標,涉及至少6座敘利亞邊境城鎮。

土耳其的K-9自走砲正向邊境對面的庫爾德敘利亞民主軍據點發動長程砲擊。(網絡圖片)

 

土耳其要打擊庫爾德人武裝本不意外,不過在埃爾多安宣布軍事行動之後,美國的態度就比較有趣了。土方宣布啟動戰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先是回應說,美方不支持土方行動,打仗「是個壞主意」、「我不想打這些無休止、無意義的仗,尤其是對美國沒好處的仗」。但隨後特朗普又聲稱,土方已向他許諾保護平民和少數族群,確保不發生人道主義危機。美國白宮也宣布,美軍將撤離敘利亞東北部。

土耳其軍在敘利亞軍介入前的形勢。敘土邊境的M4公路似乎是現階段土軍的推進頂點,並以M4公路為基,擴大並攔斷敘土邊境地區。(網絡圖片)

 

庫爾德人成為美國的棄子,筆者不感到意外,因為這也算美國人的一項「光榮傳統」——近代中華民國的蔣介石、南越的吳庭豔等等都領教過美國人「賣隊友」的能力。而讓筆者好奇的是,從美國、俄羅斯在到中東地區的多個國家這次仿佛是一夜之間達成了某種共識,各方的態度空前一致。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筆者認為,這次土耳其越境打擊庫爾德武裝的事,顯示出美國有在中東撤離或者暫時脫身的跡象。

 

美國調整自身戰略 重返亞太

首先,美國自蘇聯解體和海灣戰爭後大舉進入中東地區,已經營中東地區多年。尤其近十幾年出於掌握全世界石油資源的目的,美國對於任何敢於在中東挑戰自己的勢力都絕不手軟,薩達姆就是個例子。但是時過境遷,多年過去美國的整體國力在走下坡路是不爭的事實。當前美國已難以像巔峰期那樣全球布局,經濟實力已不允許它在全球繼續維持力量存在。

其次,美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重點一直都是歐洲和亞洲,首先要維持兩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安全。因此在自身國力走下坡的時候,收縮實力把戰略重點放回首選地區也是正確做法。況且美國進行戰略收縮也有過前例,冷戰時期尼克遜、列根就做過。美國今年自奧巴馬時代開始,也開始調整,戰略重點重返亞太,這次特朗普只是加快了步伐而已。

與外界說法不一,伊拉克現時的暴動主要是在什葉派的區域內發生,而且除經濟因素外,伊拉克內部什葉派對伊朗勢力增加的分歧似乎是其中一個主因。至於這是否涉及破壞伊朗什葉派的連結形勢,就十分模糊不清了。(網絡圖片)

 

最後,近幾年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經略確實有問題,為了維持自身對於石油的權力,先是直接除掉薩達姆,雖然行動成功,但是卻打開了「潘多拉之匣」。薩達姆的下台直接導致中東的什葉派伊朗和敘利亞連成了一線。眾所周知,中東地區什葉派和遜尼派歷來水火不容,美國的中東盟友沙特、阿聯酋這些都是遜尼派,而兩伊地區和敘利亞都是什葉派。但是當年統治伊拉克的薩達姆卻是遜尼派,因此以前伊朗和敘利亞在地理上是被隔斷了。

薩達姆死後,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這樣一來中東地區的什葉派陸地通道就被打通了。很明顯美國也意識到了這點,在加大對伊朗壓力同時,也把敘利亞列為了打擊對象,因此在敘利亞挑起了「顏色革命」。但天不遂人願,盡管美國在敘利亞先後扶植了「IS」、民主軍和庫爾德武裝多種力量,但是沒想到在俄羅斯、伊朗等國的強力支持下,阿薩德政府居然生存了下來。

 

美國扶植土耳其的盤算

美國現在面臨的是綜合國力在下降,而自身的戰略安全格局又必須維護的情況,必須做出取舍:是繼續陷在中東的泥潭,還是先抽身回來?很明顯美國的選擇是後者。但是美國的撤退絕不會是簡單的打包走人,因為從國家戰略博弈的角度來看,這樣太便宜自己的對手。所以美國要選擇一個有能力接手中東,而且「聽話」的國家,那就是土耳其。

F-35的本土組裝項目是美土兩國新年最重要的軍事合作項目,然而由於土耳其堅持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

 

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後裔,土耳其一直都希望能夠重回巔峰,再次成為中東的霸主。而土耳其在重回霸主的路上最忌諱的就是國土的分裂。土耳其方面一直認為,當年奧斯曼帝國的解體讓他們損失慘重,也失去重新崛起的條件,因此土耳其對嚴厲打擊有分裂意識的庫爾德勢力一定是不遺餘力的。同時,土耳其作為北約的一員,也頗為美國所倚重。雖然由美國官員表示要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進行制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謂的制裁力度之輕堪比「罰酒三杯」。

土耳其訂購的S-400防空系統第一批部件已經到貨。這個似乎是飛彈營的裝填車。(網絡圖片)

 

當然,美土之前關係因為土耳其採取親俄政策而急劇惡化,土耳其對於美國佬的不信任顯然易見,但土耳其這六十年來畢竟仍然北約東南大門的把門人,且也是北約在中東的代言人之一(相對地,以色列是美國直屬棋子,很多中東事務除軍事手段外根本無法深入介入,且也沒法管土敘邊境那麼遠的地面衝突),要實行制訂的策略可說不得不用到土國;很明顯美國希望土耳其人進入敘利亞,一來可以在敘利亞保持北約代理的存在與機會,二來也可以阻止一下什葉派在新月地區的坐大,三來讓土耳其人會一會普京。美國在中東最忌諱兩件事分別是:什葉派坐大和俄羅斯人進入中東。這個時候美國默許土耳其人進入敘利亞境內打擊庫爾德人,除了攪局以外,如果能挑起土俄兩國的軍事衝突,破壞當前的合作,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再好不過,這就是美國的「二虎競食之計」。

由於受到美國在軍事上的制裁,不但是F-35組裝計劃停止,次世代戰鬥機項目亦面臨停擺。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轉而尋求俄國協助。圖為剛過去的莫斯科航展上,埃爾多安在普京陪同下視察俄製SU-57準隱身戰鬥機。(網絡圖片)

 

當然,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也看穿了美國的用心,對於土耳其此次出兵,並沒有表現過激。而是第一時間飛去沙特進行訪問,又和沙特國王簽署了過百億美元的大合同。普京的對策也很冷靜:敘利亞目前的局勢正向著對敘利亞和俄羅斯有利的方向發展,對於土耳其的用兵如果反應過激,則正中美國的圈套。既然美國有抽身撤離中東的打算,那我就應該順勢進入。美國希望什葉派和遜尼派繼續仇視繼續廝殺,那俄方就扮演一個和事佬的角色,慢慢拉攏兩派穩定中東的局面,可以說,普京的應對很明智。

庫爾德族最著名的人物應該是著名軍事家、以前朝軍人身份發動政變並成為埃宥比王朝的開國者薩拉丁。不過嚴格來說,他開創的王朝是代表阿拉伯及伊斯蘭教的,並非代表庫爾德人。(網絡圖片)

 

「叛國者」庫爾德失道寡助?

至於庫爾德人這一次又被人背後捅刀也不奇怪,筆者此前有一文也介紹過庫爾德人,這是一個在中東地區長期扮演悲情角色的民族,但也和他們以往的所作所為分不開。作為中東古老民族的庫爾德人一直都缺乏自我意識,在中東這塊土地,他們一向奉行「誰強大就依附誰」這個政策,所以庫爾德人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各個民族和教派的信任,再講他們分散各地,任何不同國家內庫人組織的聯絡,也會被當地政府視為企圖叛變的舉動。無快今次他們被美國人拋棄後,轉而求助敘利亞政府時,被敘利亞的外交部副部長直言為「叛國者,不值得幫助」,直到俄國的秘密協助下,雙方再協議由敘軍進駐當地,以阻止土軍進一步進攻,這也是政府軍與庫爾德人共同利益下的運作,之前敘外長的決絕可視之為談判籌碼(再講他們在去年也有合作,而YPG在敘利亞內戰後也沒有主動找政府軍麻煩),然而這其實也反映敘國現政權對庫爾德人不太信任,生怕他們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突然叛變。

YPG的保護婦女部隊,乘員幾乎全是女性。庫爾德人雖然一直被中東各國不信任,但不能不否認在反伊斯蘭國戰爭最劇烈階段,各地庫爾德武裝的激烈反抗的確制止了局面進一步失控。(網絡圖片)

 

中東的格局要變天,從戰略角度來看,各個國家和各種勢力都已經躍躍欲試准備進入中東。筆者認為,中東下一步爭奪的重點地區應該就是伊拉克,這是一個同時擁有石油、水以及港口資源的國家,在中東能夠擁有水的國家,才是有發展的國家)。雖然經歷了十幾年的戰亂,但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人口福利,正因經歷戰亂,這個地方的國民才懂得和平以及發展的珍貴。而且美國開始撤離中東,伊拉克就成為了一個真空地帶,接下來可以預見各國都會不遺餘力的謀求在伊拉克發展空間。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10-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