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紅場閱兵番外篇——鋼鐵洪流外的軼事

2020-07-13 13:26:30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衛國戰爭勝利的領頭車,當然是著名的T-34/85。(視頻擷圖)

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超過1.3萬俄羅斯軍人、216件衛國戰爭時期和現代化的地面武器裝備、75架戰機參加紅場的主閱兵式。

 非常時期的閱兵安排

俄羅斯每年照例會舉行兩次盛大的閱兵儀式,一次是5月9日,以1945年蘇軍攻克柏林的日子設定的紀念反法西斯勝利日;另一次是11月7日,為的是紀念1941年當天納粹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的那次載入史冊的實戰閱兵。紅場閱兵對於俄羅斯來講,是掀起全民愛國主義熱情和頌揚俄羅斯官兵英雄主義的一個重要形式,同時也是要向潛在的對手展現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今年5月9日舉行的勝利閱兵式只進行了空中部分,地面閱兵暫停了。此後,俄羅斯疫情向好,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6月24日在莫斯科和其他28座城市舉行閱兵。關於這次俄羅斯閱兵具體的裝備,已經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在此就不贅述,只想說些閱兵之外有趣的話題。

俄國今次展示三種舊式坦克的重大改良型,分別是T-90M(左)、T-72B4(中)及T-80BVM(右)。其中T-90M及T-80BVM是首次展出的。(網絡圖片)

另類SHOW場

自蘇聯時代起到現在,每次蘇俄的閱兵都是為了展示力量阻嚇對手,這次也不例外。北約東擴已經是老生常談,即使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把戰略重心轉向亞洲,北約也從沒放鬆過勒住俄羅斯的套索。美國和北約在俄羅斯的家門口,仍然不斷地進行軍事圍堵,把部隊集結在俄羅斯的周邊,而且撕毀了一個又一個軍力方面的條約,這些都對俄羅斯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一定要舉行這樣的一個閱兵來展示俄羅斯的意志,表明俄羅斯絕不會向對手的軍事威懾和圍堵低頭。

閱兵中道次參展的S350防空導彈,是俄國"野戰中程防空導彈"的最新產品。基於對制空權的掌摎,除以色列外,西方甚少有類似產品。單一發射車就有多達12枚導彈,攔截能力比上一代的BUK-M1過去高三倍。(網絡圖片)

不過,與蘇聯時代不同,現在的俄羅斯限於經濟實力,每年閱兵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展示新武器,尋求軍火銷售訂單。畢竟自蘇聯解體後,除了能源以外,俄羅斯最賺錢的行業就是軍火。現如今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又處於谷底,俄羅斯更是指望軍火生意帶給國家不菲的外匯收入。所以近年每逢俄羅斯閱兵式,新武器、新裝備都會拿出來亮相。

今次展出的新裝備中,有最新的、可能代替2S6通古斯卡彈砲合一系統的自行高砲,搭載AU-220M 57MM無人砲塔,並可加掛手提防空導彈發射答。比較特別的是,本車似乎沒有全向搜索雷達,而且其57MM砲的精確點射能力,可以和輕戰車或步戰對戰並擊穿它們較薄弱的裝甲。(網絡圖片)

今年也不例外,軍火展銷會的味道撲面而來——「阿瑪塔」坦克、「Su-57」隱形戰機、「鎧甲」防空系統逐一登場,而像印度、沙特這些最大的潛在買家,悉數受邀參加閱兵式。有消息稱訪俄期間的印度國防部長辛格,一邊催促俄方儘快交付「S400」防空導彈,一邊開列出巨量的陸空裝備彈藥訂單,包括「T72/90」坦克炮彈和「蘇30MKI」戰鬥機搭載的各型號空射導彈。

說句題外話:即使武裝到牙齒,印度兵還是印度兵,改不了挨打的結局。

T-34-85坦克把莫斯科街道的柏油路面都破壞了!(視頻擷圖)

閱兵後遺症

今次紅場閱兵式後,有一個場面讓不少觀眾很驚訝:參加閱兵的俄軍坦克,將莫斯科街頭的馬路刨出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輪轍,原本平整的街頭道路變得高低不平,不少觀眾比對去年北京的國慶大閱兵,認為俄羅斯的道路質素太差了。

參與閱兵的新型車大都掛上橡膠履帶,而沒掛膠履帶的現役履帶車就只有BMD系列,不過此車大約只有13噸,對路面的破壞不算嚴重。這幾年莫斯科閱兵的道路砲壞者,基本上都是T-34/85及SU-100。(網絡圖片)

就此,筆者覺得俄羅斯有點委屈。坦克裝備的重量動輒幾十噸起步,一般絕大多數的路面也是沒有辦法抵抗這種級別的重量帶來的壓強,路面受損是很正常的。尤其是莫斯科鋪的瀝青路面,更是無力抵禦坦克的重量。為了避免坦克履帶極大地損害地面,可有很多的解決辦法。最普遍的解決方式,那就是坦克掛膠技術,以減小履帶對路面的磨損,同時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衝減震作用。但俄羅斯的閱兵的保留項目:二戰歷史裝備參演,例如這一次就還有當年的「T-34」坦克等,由於老式「T-34」的性能限制,實在不適合使用掛膠履帶,而且這類老裝備每年除了這類閱兵式也沒多少機會出來露面,因此俄羅斯選擇乾脆就不加裝掛膠了,大不了事後維修路面。

俄國一種特殊的栢油路面維修車,往往就是閱兵後大派用場了。(網絡圖片)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進入莫斯科紅場閱兵道路前的街道,狹窄而且有個大拐彎,所有的受閱坦克裝備在進入紅場前都要來一個急刹車跟住轉彎,這樣對路面的傷害會增大不少。然而,不知「戰鬥民族」是藝高人膽大還是太過粗獷,從流露出的圖片現實,俄軍坦克顯然進行了連續的轉彎、刹車,一輪操作,令道路承受了加倍的壓力。

俄羅斯維護部門對道路損壞已經見怪不怪,而瀝青道路的好處之一,就是很快可以修復。為了應付每年最少兩次的閱兵儀式後路面損壞,俄羅斯還研製了專門的道路修復車,幾分鐘就能把坦克造成的瀝青路面損害修好。

外人看得觸目驚心,俄羅斯人早就習以為常了。

 

自2015年開始參與莫斯科衛國戰爭紀念閱兵開始,唱著男版喀秋莎步操已經是解放軍儀仗隊的招牌貨了。

百看不厭的解放軍儀仗隊

這次俄羅斯還邀請各友鄰國家軍隊參加分列式閱兵。最吸引內地軍迷們眼球的,必定是時隔五年後,中國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再次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活動。這一來深化中俄兩軍的交流,二來體現了中俄戰略夥伴的關係。

應俄方的邀請,中國解放軍儀仗隊共105人參加此次紅場閱兵。其中包括6名指揮保障人員、99名隊員(3名護旗兵;3名分隊長,陸海空各1人;陸海空各3列,每列10人;3名預備隊員,陸海空各1人)。這支隊伍在五星紅旗引領下,精神抖擻地踏過紅場,例牌引來花式的關注和熱評。對於這次中國解放軍儀仗隊的表現,筆者全程看下來認為水準是一如既往的高,不信可以看一則網上對於這次俄羅斯閱兵的調侃:「隊列看中國的,軍樂聽俄國的;挨揍的還是印度,投降還是靠法國。」

後記:令人稍為驚訝的是,今年閱兵外國方隊中,印軍方隊剛好排在解放軍後面。由於中印局勢當時仍高度緊張,確實有點擔心相仿會當場爆發衝突。(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7-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