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重啟黃岩島靶場?藉此談談靶場勤務

2020-08-14 10:51:13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中菲有主權爭議的黃岩島,菲方於1990年代後期強登該島示以擁有權,但2013年為中方海警船迫退。現時該島礁仍由中方控制,但容許菲方漁民在該區捕魚。(網絡圖片)

最近由中國大陸軍事專家王雲飛先生所提出,美國在南海攪局時不無可能攻略黃岩島之「攻島論」受到各界矚目,但是當時王雲飛先生在分析時所提出理由:“該島曾經做過美軍的轟炸靶場,美軍可能以恢復訓練為由故意羞辱中方;”卻被不明究理之士根本沒有細讀其中文字就誤讀誤判,並且開始思考美國是否會有可能會重新啟用黃岩島靶場,顯然是將王雲飛先生所假設美國襲擊該島所可能運用之口實,誤認成美國真有可能如此長遠打算。

不過對於戰略問題,筆者十分支持雲飛兄治學態度,能夠提出大膽假設,其實是論證過程最難之處,因此必須在此狗尾續貂提出下列論點加以小心求證,以便呼應其觀點,讓讀者更能深入理解論述真貌。

編按:中途島,甚至50年代時的釣魚台都曾是美國海軍的靶場。無他的,這些無人島當時並無常住人口,甚至連漁業活動都非常少(中途島甚至是沒有的)。(網絡圖片)

首先就國際法理來說,就算黃岩島本身是各方主權爭議標的物,但衡情論理華盛頓沒有任何立場去加以染指,就算當年當過美軍靶場,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目前未經主權爭議各方同意,美國隨意在該處動武就已經是師出無名,更何況要正式重新啟用黃岩島作為靶場呢?

其次就是目前已有多國漁民在黃岩島周邊海域進行撈捕活動,儘管規模相當有限,但到底還算是涉及多人生計;假若美國要真打算硬幹猛上,重新啟用黃岩島作為射擊靶場,亦必須考量此等補償問題,此與當年美軍駐菲階段,該島基本上並無任何同類活動,相關配套處理措施就更為複雜,華盛頓恐怕不會大費周章去找這個麻煩。

編按:菲律賓總統任期是6年,不能連任。杜特爾特任期2022年會完結,且他已身患癌症,健康也不容許其長期在位。美國若想下任菲總統回歸較親美立場,在黃岩島上多生事端並非聰明之舉。(杜特爾特社交媒體帳號圖片)

再者是就菲國立場而言,其民眾對於美國在其「領土」上進行軍事活動其實是充滿疑慮,因此若要重啟黃岩島靶場在菲國政壇必然會是充滿爆炸性之政治敏感議題,絕對會攪亂一池春水,假若細算得失美國未見得能夠獲得正面回應,甚至目前華盛頓與菲國軍方合作反擊恐怖主義活動之軍事合作都會受到衝擊,此時一動不如一靜,何必去自找麻煩?

編按:打靶勤務策劃不佳,不但可能誤傷自己士兵,若傷害到靶場外的人,更會引發軒然大波:2001年俄國西伯利亞航空1812號班機飛越黑海時,烏克蘭陸軍正進行防空演習,一枚S-200型遠程防空導彈因為擊中目標前靶機被其他飛彈擊落,雷達進而錯誤鎖定遠在靶區外近100公里飛行的1812號班機,最後該班機被擊落,所有機上人員都喪生。圖為與該航班同型號的西伯利亞航空圖-154客機。(維基百科圖片)

此外美軍駐菲時期,因為經常性駐軍數量所產生之實際駐地實彈射擊訓練需求,跟目前美軍海空過境兵力在該海域活動時段,所需之實彈射擊訓練額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對比訓練需求量根本不符成本效益,而且政治上又存有諸多可能另生枝節疑慮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會去重新開設黃岩島靶場。

編按:基於高科技武器打靶成本高昂,在不增加實彈訓練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軍人的操作熟練度,包括兩岸在內的各國軍隊,都已大量引入電腦模擬射擊訓練器,以模仿射擊環境。圖為國軍的拖式反坦克導彈發射器模擬器。(網絡圖片)

最後就是若要開設實彈射擊靶場,必須要籌設與其活動配套之靶場勤務兵力,才會產生實際效能,否則整體射擊訓練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美軍在當前預算緊縮阮囊羞澀狀況下,絕對不會做出不符成本效益之決策。不過在考量過前述因素後,雖然不能百分之百排除可能性,但確實存在困難與效益不符因素;但在當前特朗普狗急跳牆不忌葷腥施政風格下,誰知道會不會再讓人跌破眼鏡?

編按:隨著早期四代機逐漸退役,部分數量多的四代機也給改裝成靶機,用作防空導彈與空戰訓練,圖為QF-16靶機。(網絡圖片)

談完前述分析,順便在此亦為讀者介紹靶場勤務;首先必須提醒,所謂靶場勤務未見得是要在那個固定陸地、海域或是空域內實施,因為有些射擊訓練是透過標註座標經緯度,劃設管制海空或是陸地區域,然後在該區域內釋放機動靶標,所以整個危險區域、高度或是水層深度,基本上是跟著機動靶標所在位置不斷變化,所以讀者在解讀靶場勤務時,千萬不要將想像力固定在硬梆梆地陸地固定靶標與靶場。

其次必須要注意到,射擊訓練具有多種意義,誠然支持人員訓練是最主要目的,但是在武器系統與彈葯研究發展過程中,亦要經過大量試射過程來採集相關數據來製成射擊彈道表,並且製作成戰鬥系統射控計算轉換單元,或是作戰平臺不同作戰模式中任務軟體相關參數計算程式。同時為驗證儲放已久之彈藥是否失效,亦要透過抽檢選擇彈藥透過實際射擊,並且監測彈道軌跡來確認其功能。所以不光是最後彈著點相當重要,其實整個彈道軌跡都必須嚴密掌握,而這些測試與驗證作業都必須靶場勤務人員加以配合。

編按:俄羅斯發佈靶船(一艘航洋拖船)受超音速反艦導彈P-800(寶石)轟掉的片段,可見導彈及其碎片的慣性非常巨大,俄系反艦彈有時會設定成提早引爆,把導彈變成”超大型散彈槍"。這時候靶船回收就可以事後檢查不同攻擊模式所帶來的破壞。當然,靶船要事先接受提高抗沉性的改裝,否則一旦沉沒就很難檢測了。(網絡圖片)

所以靶場勤務不但包括靶標器具整備、靶標佈放、射擊過程中之控制或是追蹤各類靶標平臺運動以及遙測、觀測、彈著報告與修正建議,再加上射擊後回收靶標、靶車、靶機與靶艦,甚至必須處理前述裝具或平臺之殘骸,以及取回在前述平臺上所裝設之遙測裝備與協助採集相關數據,甚至還要包括地面與水下遺留之未爆彈處理作業。

所以整個說來靶場勤務是項極度複雜作業,絕非是未能深入理解者所想像那般輕鬆單純,只要在地面上用白粉劃個圈,或是將靶標搬到定位豎立擺設就能了事。

現代化高智能靶標系統已經充分運用仿真與自動化技術,充分模擬出很多戰場實境內之目標動態,就拿最基本戰鬥人員靶標來說,不但能夠轉換姿態,展現出不同曝露面積,更可以選擇沿固定路線來回運動,或是以不規則模式運動,甚至還可以設定多個靶標集體編隊行動,透過人工智慧程式,當某個靶標被擊中後,其他靶標還會立即解散編隊,向四面散開尋求掩蔽,以提供不同層次射擊訓練規格。

編按:德國陸軍演習中被豹2彈坦擊毀的豹1A5型坦克靶車。由於脫穿彈沒有高爆炸葯,車內也沒有油彈,被擊穿後車內看上去仍完好,讓德軍有機會研究鎢合金製DM33脫穿彈在擊穿碎裂後怎樣繼續飛行。(網絡圖片)

至於模擬地面機動車輛、拖車或是雪橇之靶車系統,更可以適應不同地形進行機動,呈現出各類戰鬥隊形,以便提供不同靶標運動樣態,必要時還可加裝雷達反射器與紅外線熱源,以便配合地對空精密導引武器射擊驗證訓練課目。

目前地面機動靶標除基本配備輪式外,更發展出履帶式地面機動靶標,期能展現出同等跨越地形障礙運動能力。並經常依據射擊特定目標需求,改裝為全尺寸外型或是加裝熱源,以便模擬出特定目標之熱影像或紅外線影像特徵。不過為能節約成本,近年來附加熱源或雷達反射器,或是在表面覆蓋特殊塗料之充氣靶標,亦經常作為非機動性地面靶標,提供精密導引武器搜索、追瞄與射擊訓練運用。

莫說靶機靶船,連靶彈(反艦飛彈模擬靶)都有,不過這也是有危險性的東西:1981年時,一條蘇聯輕護在打靶訓練中被一枚沒有彈頭的P-15反艦彈靶彈擊中,撞擊及殘餘燃料引發上層鋁質建築大火,最後沉沒。事實上,連美軍的神盾巡洋艦也曾被模擬反艦彈的UAV靶機意外擊中。(網絡圖片)

至於靶機與靶艦,除將老舊戰機與艦艇改裝,加上諸多遙控裝置成為機動靶機與靶艦,配合各項精密制導武器實施訓練外,偶而亦用來測試驗證新武器研發搜索能力與殺傷效果。由於旋翼攻擊機貼附地形超低空飛行突破空防式重要威脅,因此亦有運用升降平臺配備本身無法機動之旋翼機實體,設置在地形起伏低陷處,或是運用諸如房舍或是植被等地貌掩蔽物,以機動變化突然升降模式,用來訓練防空部隊與野戰兵力對旋翼攻擊機之應變能力。

編按:澳洲GaardTech公司研發的機動陸上標靶。以類似UAV的形式由電腦進行遙控,不但可摸擬多架次進攻或都市戰,甚至可訓練無人機之操作員判定目標之用。

至於戰爭進入飛彈時代後,不論軍種對於反飛彈戰術訓練都投入重資,因此模仿地對地、地對空以及掠海飛行之高速反艦導彈,甚至是高攻角垂直俯衝靶彈載具,更是發展靶標裝具重點投資項目。前幾年當美國致力於投資戰區導彈防禦計畫以及國家導彈防禦計畫時,為能讓靶具模仿出可能產生威脅之地對地導彈飛行性能,幾乎就要投入研發該種導彈同樣數額之經費,從此就可理解到製作靶具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最後就是要談到水面靶艦與水下自走機動靶標,為考量製作與運作成本,除非是恰好能夠獲得除役艦作為靶艦進行改裝,否則前述專門製作之機動靶艦與水下靶標,其實際噸位都遠低於預定目標,而且多半都是提供精密導引武器射擊運用,因此不講究實體全尺寸靶標,但是必須透過裝設信號產生源,不論是針對雷達波段、視像、熱像、紅外線或是水下音響頻段,讓制導武器能夠尋獲並且鎖定目標。

編按:解放軍兩艘比較出名改成靶艦的艦艇:遠望四號衛星遙測船(右)及053H型護衛艦鎮江號(左)。兩船因故退役後,都加裝了模仿更大型船隻的角反射器及其他紅外線感應措施,作為新型而未裝彈頭的反艦武器的靶船(據傳當中包含反艦彈道導彈),以方便研究,等到一系列試射打靶完成後,才交軍方所屬船廠拆解。(網絡圖片)

特別是靶艦在靜止狀態時,為能配合水下音響導引武器射擊訓練或是驗證,還要特別依據艦艇俥葉與主機音響特徵,製作聲源以便讓制導武器發揮功能,否則必然就會產生脫靶失誤現象。不過有時在測試過程中,除在靶艦上裝設遙測與紀錄裝備外,更會配備電子反制或是誘鎖與光煙遮蔽產生器,用來測試精密導引武器對抗此等反制措施保持追蹤歸向攻擊能力。

目前國防產業更發展出讓水下機動靶標模擬反艦魚雷運動模式,提供艦艇作為魚雷反制訓練模擬目標,亦讓其可模擬潛艦運動性能與聲紋特徵,提供作為反潛偵蒐訓練目標;由此能讓水下機動靶標獲得更大運用空間。

編按:澳洲一艘作為靶艦的已退役12型護衛艦(利安達級),可見泡沫噴射效應的猛烈。泡沫噴射效果加上浮力減弱的情況下,船身往往會於中彈部分及分段焊接處斷裂。由於退役艦當靶艦十分罕見,較小規棤海軍潛艇艇長,可能一生人也不會打過兩次.......

數年前曾有國家元首視察精密武器射擊演訓,十分不滿意射擊命中率太低,還要求軍方必須加強訓練提高命中率。但若是理解到精密導引武器射擊過程本來就有其隨機性質,其實要達到百分之百命中率,就成本效益來說,根本就是有違科學原則。而且所有靶機靶標都是儘量模擬出目標特徵,就算是能夠百分之百命中靶標,並不代表真實戰場上就能夠百發百中。但這個道理就算是講到耳朵內都長出毛來,恐怕還是很難讓固執己見者能夠聽得懂!

 

作者張競先生簡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8-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