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Thomas:重現添馬艦(一) – 1863-1897簡史

2020-05-11 15:46:09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8 17:37:43

筆者製作的添馬艦模型,比例為1比96。

引言

“添馬”最令現今香港人想起的可能就是座落於金鐘政府總部的添馬公園(Tamar Park),又或者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官方臉書帳號“添馬台”(Tamar Talk)。而規劃中的鐵路發展也有一個在政府總部附近的車站擬命名為“添馬站”,似乎“添馬”就是一個地名。的確,70年代或之前出生的香港人,大多都知道現今政府總部及解放軍總部一帶在九七回歸前是一個海軍基地名為“添馬艦”(HMS TAMAR(1)) ,較年輕的人可能會問一個海軍基地這一個地方叫“添馬”就可以,雖然是海軍基地但不是戰艦,為何要加上“艦”字,這就是因為“添馬艦”是繼承自一艘英國海軍軍艦,而華人習慣在船的名字後加上“號”,而有時會在軍艦名字後加上“艦” (2)

而這艘“添馬艦”跟香港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1865年,而自1897年起長期留在香港未曾離開,在1941年對抗日軍入侵之戰中自沉,戰後以海軍基地的形式延續她的名字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前後達百年。

1994年前的添馬艦海軍基地,可見牆上“HMS TAMAR”及添馬艦艦徽。(網上圖片)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香港重光75周年,為紀念如此重要的日子及讓港人重新或再深入認識這艘香港開阜以來駐港時間最長的軍艦,筆者於去年初開始製作模型重現添馬艦。為方便讀者,筆者以相對長細的歷史,模型的製作過程,以及一些跟添馬艦相關的冷知識,以分回方式分享。

添馬艦簡史(1863-1897)

英國皇家海軍歷史上曾經有六艘軍艦及一個海軍基地(曾經歷兩次搬遷,位於三個地方)命名為添馬艦(註3),而本文中談的就是於英國倫敦的撤穆達兄弟船廠(Samuda Brothers)建造,1863年1月5日下水,並於同年6月竣工,10月17日入役的第五代添馬艦,建成時為一艘運兵艦,負責運送士兵到世界各地作戰,為大英帝國南征北討擴展殖民地版圖。添馬艦的名字沿自英格蘭西南部,主要分隔德文郡(Devon)和康和郡(Cornwall)的添馬河(River Tamar) ,其河口為英國海軍其中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所在地普利茅斯(Plymouth)。

編按:往復式蒸氣機引入作為船舶動力後,明輪推進器是第一個被引入作為傳送動力的推進系統,其相當於一個裝了很多槳(蹼板)的轉輪。不過其缺點是十分重,效率較低且蹼板較容易損壞,若作為軍艦,發生舷側砲戰時更容易損壞。圖為史上首艘萬噸級客輪大東方號的模型,舷側的明輪十分明顯。(網絡圖片)

 

添馬艦建造的年代正是由風力過渡到蒸汽機動力帶動明輪推進,再轉變為螺旋槳推動的階段,而船體結構材料亦由木材向鐵轉變。英國海軍經過1840至50年代的明輪跟螺旋槳和木跟鐵的對比後,確立了使用螺旋槳和鐵的主要方針(4)。同時,受限於當時蒸汽機的技術及儲煤量而造成蒸汽動力的續航力不足而採用風帆和蒸汽機混合動力,加大每次燃料補給後的航程好讓添馬艦更能適應全球長距離運輸任務。添馬艦船體為艏樓船型,排水量4650噸,長98米,闊14米,長寬比為7具有良好航速跟穩定性之間的平衡,最高航速可達12節。採用三桅帆船型(barque),單螺旋槳,這是1862至1867年期間所建造七艘運兵艦的標準動力布局。因為當時的鍋爐效率較低導致排煙量較大,所以設置了相當獨特的併排雙煙囪。

添馬艦為機帆混合動力,新建成時具有三桅及獨特的併排雙煙囪。(網上圖片)

作為一艘運兵艦,艦上武裝極少,只有兩門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線膛後裝20磅炮(炮重13英担(5) ,約等如660公斤)作為自衛武器。添馬艦雖然長度不足一百米,但在當時其體量也不算小,除208名海軍官兵外,艦上有如商船客艙般將士兵艙分為三個等級,最多可載一千二百名陸軍官兵,但一般只會運載六百人,即使如此艦上的居住條件仍然十分惡劣,士兵投訴在艦上有如活在豬棚。如遇天氣惡劣或炎熱,通風不暢時,低層船艙的臭味特別難聞。除了客艙,添馬艦亦於艦橋前設置了一個貨艙以運輸給養物資,以及兩座蒸汽吊車方便卸載。

添馬艦作為一艘運兵艦,艦上武裝極少,只有兩門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線膛後裝20磅炮作為自衛武器。(網上圖片)

筆者製作的添馬艦模型,顯示了艦橋前設置了一個貨艙以及兩座蒸汽吊車。

添馬艦在1864年1月12日的處女航後,參與了第二次阿散蒂戰爭(2nd Ashanti War),之後於1865年曾兩次運兵到香港進行換防,從此與香港結下不解之緣。1872年,她於德文波特海軍船廠(Devonport Dockyard)迎來首次改裝,及後她曾參與1873至1874年的第三次阿散蒂戰爭(3rd Ashanti War)。1876年再次改裝,連同前一次改裝添馬艦船型變為艏艉樓船型,那艉樓是那次加建卻已無從稽考。之後她參與1878年吞併塞浦路斯的軍事行動,1880年的布爾戰爭(Boers War) 和1882年亞歷山大港的襲擊行動。此後英國海軍於1885年對經過20年使用的添馬艦進行一次大型修理及改造,此次改造將於下回詳談。

1880年代末,英國陸軍改變了由英國海軍運兵的政策,交由私營的鐵行輪船公司(又名半島東方輪船公司或大英輪船公司,Peninsular and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簡稱P&O)提供更快更舒適更便宜的運兵服務,海軍的運兵艦從此淡出直至1896年完全無事可幹。

由於當年海軍所根據的1866年《海軍紀律法》第87條管理官兵紀律的規定僅適用於軍艦上所載的皇家海軍官兵,但當岸上設施(例如船塢、基地、學院)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時,有必要將設施的名稱跟實際的船隻綁起來,該船隻成為分配給該岸上設施的人員的名義補給艦(nominal depot ship,實際上該船對岸上設施並無補給能力),即是岸上人員仍然是該補給艦的艦上官兵,只是很長時間在岸上工作,從而確保他們遵守該法令的規定。

另外因英國海軍傳統,風帆時代海軍高級將領均長居於艦上在海上航行巡邏及戰鬥,但艦船動力機械化後其靠泊基地時間大幅增加,而且高級將領減少上艦跟隨艦隊行動,漸以岸上基地為主要辦工及居所,為保持傳統及適應海上生活隨時出海作戰因此規定要居於船上。類似傳統亦體現於師承英國海軍的舊日本海軍,他們甚至於太平洋戰爭期間出現海軍高級將領應跟隨旗艦出海或待在岸上基地指揮艦隊的爭議。

所以當時英國海軍規定所有岸上設施都要有名義補給艦作為海軍主要人員的辨工及居住之用,本來海軍總部打算將要出售的添馬艦改裝為火藥倉庫船,但如果改裝成補給艦更省錢,於是派添馬艦來香港,於1895年6月完成最後一趟運兵任務後於香港的九龍船塢進行改裝,拆除帆裝及航行必需的裝置及動力,加建涼篷及居所,在1897年10月正式成為香港海軍船塢的補給艦,自此失去海上航行能力,長年停泊於海軍船塢及維港。在1863至1895年這三十二年期間,她的足跡遍佈全球,來往於英國、西印度群島、非洲、印度、馬來亞(包括星加坡)、中國(包括香港)、日本及澳洲等,共航行了853786海里,相等於環繞地球三十二圈,曾到訪香港十八次(6)

待續……

添馬艦足跡遍佈全球,來往於英國、西印度群島、非洲、印度、馬來亞(包括星加坡)、中國(包括香港)、日本及澳洲等,照片於1885年改裝後她(白色船身)到訪澳洲悉尼時所攝。(圖片來源: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成為無動力補給艦的添馬艦靠泊於海軍船塢港池,1930年代所攝。(網上圖片)

註1:添馬艦的英文名稱HMS TAMAR具有前綴”HMS”(His/Her Majesty Ships,意思為”國王陛下之船”) ,是英國皇家海軍所屬艦船、岸上基地或其他岸上機構設施獨有的專稱,即使是岸上基地或機構設施,凡有前綴”HMS”者均以艦船身份視之。

註2:目前兩岸華文媒體仍然普遍有習慣在軍艦艦名後加上”艦”一字,當中台灣官方使用最為普遍。

註3:HMS AIRE,一艘河級護衛艦(River class frigate)曾在香港於1946年3月改名為HMS TAMAR作為名義補給艦以體現英國海軍在香港重設基地及為基地人員提供臨時住宿,同年11月改回原名,HMS TAMAR海軍基地同時在海軍船廠旁的原陸軍威靈頓軍營(Wellington Barracks)重啟。因為其臨時改名性質,一般(及本文)不把HMS AIRE算進HMS TAMAR的一員。同時因為海軍基地被以艦船身份視之,所以有皇家海軍史上有六、七或八艘軍艦命名為添馬艦的不同說法。

註4:英國海軍於1840年代以實驗對比木造及鐵造船隻在各方面的優缺點,其中一個結論是鐵造船隻因為自重較輕及自身結構佔用空間較少,因此載重量及船艙內部空間均較大,這點對以運輸為主要任務的添馬艦至為重要。

註5:英担(Hundredweight,簡寫cwt)為重量單位。英國的1英担相等於112磅,即是大約50.8公斤,又稱長担,而美國的1英担相等於100磅,又稱短担。

註6:1865年2次, 1868年2次, 1871年2次, 1877年2次, 1878年1次, 1886年1次, 1888年1次, 1889年1次, 1891年1次, 1892年1次, 1893年1次, 1894年1次及1895年2次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5-1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