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五里霧」中的雲峰導彈 效果成疑的戰略武器?

2020-05-21 10:11:59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註:現在根本沒有人知道雲風導彈的外貌,就算是4月底時的試射,還是沒有人肯定就是雲峰。(美國戰略指揮部社交帳號圖片)

 

香港報刊《HK01》早前有文章討論過現時還在「五里霧」中的台灣雲峰戰術導彈,不過內容缺乏深入研究之餘,甚至連技術的橫向比較也出問題。不過,事實上大家都對這個不少台灣軍迷視為「皇牌」的導彈認識好像非常模糊,今天就嘗時講一講吧!

就現時所見,台灣對這種導彈所發放的消息非常非常少,甚至還少於解放軍的「鎮國神器」東風41,歷來新聞多多,但大都是猜的,甚至有很多過於誇大的成份,只有台灣的中山科學院少量資料提過其射程為1200公里以上,速度為3馬赫,為一種衝壓巡航導彈,不過大小、發射車尺寸等等等等一概都不知道,連照片也沒有漏出半張,更不可思議的是連衛星照片都沒有。

戰斧式巡航導彈可說是今天各巡航導彈的始祖。圖中是沒有量產的空射型戰斧 AGM-109。(美國海軍圖片)

技術上的奇特之處?

要說奇特,不得不說一件事:我們所認識的陸攻巡航導彈,可說是以戰斧 / ALCM為代表、70年代陸續出現的平直翼 / 小後掠翼圓柱型彈體,以小型渦扇或渦噴引擎作動力、且主要走中低空路線、射程1500-3000公里的高精度打擊武器。至於超音速而擁有1000公里射程的東西,可幾乎都是第一代巡航導彈!這些巡航導彈需要進行超音速高空飛行,因為其沖壓進氣系統及彈體在空氣密度較高的近地面地區飛行,會遇上強大阻力,速度及射程都會大受影響。

類似的第一代超音速陸攻巡航導彈只有美國和蘇聯研究過,分別有拉尤希金設計局的LA-350、米亞舍夫設計局的RSS-40暴風雪、沃特的SSM-N-9 Regulus II、諾斯洛普的SM-62及北美航空SM-64。基本上全都非常巨大的傢伙,雖然有高速度及航程達3000公里以上,但因為體型巨大、高空飛行等因素,攔截相對容易,加上各類彈道導彈進一步成熟,這堆導彈要麼停止發展,就是不足十年內已退役了。

第一代超音速巡航導彈中體形的代表 LA-350 Burya,長度達20米,射程大約6500-8000公里,速度3.3馬赫。箭頭所指是工作人員。這根本是一架大型攻擊機!(網絡圖片)

 

有種說法是雲峰彈長大約10-12米,彈徑近1米。要是這樣,那單單在性能指標上反而和蘇聯70-80年代發展的大型反艦巡航導彈十分類近,例如著名的P-500 / P-1000、P-700(即西方當年聞風喪膽的SS-N-19海難型)巡航導彈十分類似。這些導彈若採取高空彈道,反艦射程都接近600-800公里,若改用慣性導航 / 衛星導航進行陸攻、不用在飛行過程中不斷調校飛行方向,其實有能力達到翻倍的1500公里射程以上。

60-80年代蘇聯三大遠程戰術導彈:P-1000反艦巡航導彈(左上)、P-700反艦巡航導彈(右上)及底圖中空射KH-22型超大型反艦導彈。KH-22大約在1990年代開始改良,至2013年研究才完成,代號變成KH-32,採用了近乎彈道導彈的拋物線彈道(它採用液體火箭引擎,不像衝壓引擎般動力會受空氣密度影響),最高點達到40公里,結果射程立即由700公里暴增至1000公里以上。(網絡圖片)

 

若果本彈的沖壓引擎技術真是由雄風3型的擎天MK-II引擎(傳聞中的美沃特公司ALVRJ引擎的改進型)發展而來,在改善進氣口、改善引擎持續工作時數及加大彈徑、彈長的情況下要將射程延伸至1500甚至2000公里應該不是問題,但……..

有人認為雲峰是雄風3型的彈體大幅加大及引擎改良型號,同時採用整體式固體燃料助推火箭(火箭直接裝在燃燒室,燒完後殘餘部分脫離並點燃主引擎。衝壓引擎需要一定速度才能點燃的。(網絡圖片)

 

突防能力成疑?

不能不指出的是,大型超音速巡航導彈若需要更遠的射程,必須於高空飛行。然而高空高速發行卻令巡航導彈很多優勢都展現不出來:

首先是隱身性。基於要飛3倍超音速,氣動外形及進氣口只能遵照符合較高超音速巡航的構形,某程度上是排斥隱身構形的平行四邊形及陵角設計,引擎進氣口也需採用反射雷達波相當高的構形(例如進氣錐或可變幾何進氣道),難以弄出可讓雷達波散射到其他方向的構型;另一方面,超高速又令機身出現強大的熱訊號,不但加大發現距離與機會,甚至有可能損害可能弄上的減低雷達波反射塗層,所以這類導彈基本上都不會考慮隱身了。

低空亞音速巡航導彈可展現異常複雜的飛行路徑,以避開雷達或防空彈陣地,高度亦可以隨地形而發生劇烈變化,當然這種激烈数化很耗油,也會削弱航程。(網絡圖片)

 

其次,若果雲峰飛彈的衝壓噴射引擎是由雄風3型的擎天系列引擎(有傳技術來自美軍70年代的ALVRJ衝壓引擎)發展而來,那巡航高度可能有12000-15000公尺,大約600-700公里外可見。高空高速突防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利用地形 / 地平線優勢,導彈可以在300至400公里外就被發現,雖然速度高,但全程都在各種地對空導彈有效射程範圍內,沿路遇到的攔截機及對空飛彈攔截次數將「非常多」,究竟有多少飛彈可飛到目標?

 

這可和蘇聯反艦導彈的攻擊方法不一樣,蘇聯反艦巡航導彈一次過是對一小群目標做超飽和攻擊,就是擺明在有限時間內壓過敵方所能攔截的飛彈數目,從而實現打擊。其可以上百枚不同方向射出的導彈對付同一個目標,而航母的防空網只有250-300公里半徑,最理想還只是攔截4-5次(不過都夠可怕了),然而,台灣有沒有可能拿四十至五十枚導彈攻擊同一目標?

東風100型巡航導彈,雖然現時只有一張彈體的片段,影像模糊,但至少看到較明顯的多節助推結構,甚至連彈身都可能是二級式,以便將導彈推上更高空,才開始巡航模式。由發射筒的長度判斷,本彈可能有10-12米長。(網絡圖片)

 

有人可能會問大陸近年推出的東風100不就是長程高速超音速巡航導彈嗎?的確,這款導彈和傳說中的雲峰比較接近,而且射程可能也差不多,甚至連保密程度也相約(發射車只給人拍過幾次,射出的導彈影像非常模糊難以判斷,但有兩個不同:其一這只是老解新打擊方式的一環,並非如雲峰的鎮國神器的存在;其次,它走的路線很可能是老解近年提倡的「臨近空間打擊理念」的一部分。

臨近空間是指20-100公里高度的高空。過去美國與蘇聯的陸攻飛彈巡航高度大約7000-17000米,達到20公里以上高度的巡航道彈,只有蘇聯於80年代研發的3M25超音速準州際巡航導彈,巡航高度大約24公里,射程達到5000公里,還可搭載兩個核彈頭攻擊100公里內兩個地方,可惜的是其試射失敗率不低,到1989年便因中程彈道導彈條約生效而停止研發。直至近年,解放軍才開始自己的臨近空間戰術武器大規模研究。

3M25A型超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空射型為KH-80,代號為隕石 / 流星,航程達3-5000公里,而且是嚴格意義上第一種臨近空間巡航導彈。除了使用更新型的衝壓引擎,它是使用更大型的主翼、前緣延伸及固定式前翼提高升力及氣動穩定性,以期取得極高空高速飛行的操作性。(網絡圖片)

 

有指東風100走的就是「臨近空間打擊理念」中的低空路線:在「臨近空間打擊理念」中,導彈 / 飛行器的飛行高度至少應在20公里以上,一來可以靠稀薄的大氣提供一定的升力甚至推力(衝壓引擎),另一方面又能利用稀薄大氣提高航程與航速;更重要的是,現時的地對空以至空對空導彈,射程在臨近空間中會非常尷尬,不是無法在大氣層內攔截(這些是反彈道導彈),就是射高最多只有30公里,且在射高末段已經變得非常「遲緩」,難作較大機動,攔截能力大降。現時產量較多而又較有機會打擊部分臨近空間武器的,只有美國的THAAD(註1)

雖然東風100似乎只是這個攻擊理念中的低端貨,但巡航高度都有約20至30公里,已超越很多防空飛彈的最大射高,從而大幅減少受攻擊的波次,甚至可能要到高速俯衝向目標時才有較大攔截機會,這可說大大提高攻擊的成功率。

圖左至右分別是玄武2B型、玄武3型與玄武2C型戰術導彈。玄武4型很可能是玄武2C型更換更新型火箭引擎的中程彈道導彈型號。單就外觀而言,玄武2C已經比較接近潘興2型了(雖然彈頭設計似乎仍來自俄國的協助)。由於得到俄國協助,加上政府及財團支持,南韓在發展威懾性戰略武器上其實更顯成功。(網絡圖片)

 

戰略作用成疑?

如果雲峰導彈真的如之前所估計,類似俄式的長程高空超音速巡航導彈,而射程達1500甚至2000公里以上,在國軍戰略上而言,就代表它有能力威脅中國東部各大城市,並於雄風2E型亞音速巡航導彈一樣,成為戰略級威懾力量,在中國進行武力統一時,透過攻擊城市重要設施作為阻滯手段,分散解放軍空中兵力之餘,也透過攻擊主要指揮設施及重要交通設施,延緩解放軍登陸台灣的兵力集結與調動工作,等待預想中的美日聯軍馳援。

然而,這戰略盤算真的打得響?暫不談美國援軍會有多快到達及日本是否參戰,由於體積較大且射程更遠,雲峰的造價肯定比雄3或雄2E貴得多,但更重要的是,除非這也是一種臨近空間武器(但沒有聽聞中科院有類似研究或試驗),否則一支高空超音速巡航導彈要在內地上空飛30-45分鐘,幾乎所有附近的雷達都會見到它,加上預警機的協助,戰鬥機與飛彈的攔截成功率其實不低,有多少能擊中目標頗成疑問;另一方面,造價更貴也代表產量更少,每波次可發動的打擊彈數其實不會太多,即使有幸擊中一、兩個目標,對內地的打擊能力有多大呢(註2)?其想透過3馬赫的高速強化突防能力,但打擊3馬赫目標對大陸大部分中程及長程防空彈而言都幾近沒有壓力,如何談得上減少受攔截的機會呢?(事實上,如果國軍空軍不能主動擊跨解放軍第一圈防空網,在具備下視下射能力的預警機與戰鬥機群攔截下,連雄2E有多少導彈能突防都很難估計)

由於射控比較先進,事實上紅旗12也有可能攔截到雲峰導彈,而紅旗12只是代替紅旗2大量服役的低階版長程防空彈而已。(網絡圖片)

 

純粹就國軍戰略構想而言,最好的威懾武器其實是中程彈道導彈,因為其打擊效率相對更高,攔截亦困難,且可迫使大陸投入更多資源於研發與生產較昂貴的反彈道武器上;然而這方面台灣幾無經驗,很多技術一片空白(尤其是高性能固體燃料火箭、導引及彈頭再入技術),中程彈道導彈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又是非賣品,硬要發展的話,二十年內都未必有成果,徒浪費金錢時間;那倒不如集中精神於反集結作戰好了,集中有限的中遠程打擊及各類陸射陸攻彈械攻擊解放軍的裝備、補給集結區,對於延緩解放軍的攻勢可能有更大的作用。

當然,軍事衝突只是政治的延伸,如何趨利避害,平安是福,關鍵是在政治謀劃與算計,不過這麼敏感的議題就不要在這裏討論好了。

 

THAAD型戰區防空導彈。這導彈現時最大問題是其彈頭紅外影像歸向系統要到高空才能開機(大部分資料指向40公里,有部分是指20公里),即是說未開機時根本打不到任何目標,很可能無法應付40公里以下任何目標的。(網絡圖片)

 

註1:不過由於THAAD針對的是彈道導彈,要拿來對付臨近空間飛行器,成功率不高,要對付臨空間更低高度的目標更不可能,而作為開始具備打擊臨近空間武器的THAAD-ER,則要遲到2020年代中期以後才有望開始生產。

註2:再講,有人說這對三峽或沿海核電廠能造成強大威脅。拋開可能違反1977年《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的內容,三峽就不用說了,你沒有戰術核武都沒能破壞壩身;核電廠的圍阻體也有能力抵禦巡航導彈的攻擊,也可透過預先停機減低風險……btw,巡航導彈並不能掠海,即使由海上飛過來,其實更容易探測到。

【軍事博評】William:由南中國海B-52轟炸機巡航導彈攻擊訓練談起

【軍事博評】William:由南中國海B-52轟炸機巡航導彈攻擊訓練談起

四月中下旬的軍事新聞中,和巡航導彈相關的可不算少,先是美英法三國以巡航導彈攻擊敘利亞目標,繼而巴基斯坦於月中試射Ba...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5-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