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二戰後德國不重視軍事?評F-125型護衛艦退貨報道

2018-02-02 15:27:40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圖片來源:德國海軍官方網站

 

近日《香港01》刊載一篇關於德國F-125型護衛艦首艦巴登-符騰堡號(Baden-Württemberg)試航時問題百出,結果被軍方「退貨」的報道。我知道香港新聞界鮮有對軍事具備深入認識的從業員,但文中的論述錯誤實在太離譜,且報導上也和一般軍事或技術報導應該採用的手法、語氣也大相逕庭,作者的臆測也有過多輕挑武斷的成份。

撇開一些連普通軍迷都能指出的錯誤(例如質疑RAM公羊系統對抗少量反艦飛彈的能力、對於「體系對抗」幾乎完全沒概念等),撰文者至少在以下五方面的論述出了比較嚴重的問題。

  1. 「第二次世界大戰慘敗後,德國民眾對納粹德軍的罪行深惡痛絕,連帶對軍隊以至軍備武器均抱持懷疑態度。自此德國致力推行非軍事化,軍隊所有部署行動受到議會嚴密監督。軍事發展在國內愈發不受重視,從國防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可見一斑。此話當真?

西德/德國軍費佔GDP變化(1970-2016)

西德/德國軍費變化(1960-2016),2000年前的數據是由馬克轉兌成歐元

翻開世界銀行有關德國(含西德)國防開支的資料,可見現時佔本地生產總值大約在1.18至1.2%之間,數字有一定差距,並不算大問題。但回到70至80年代後半期,西德大部分時間的軍事開支都超過2.5%甚至3%,和法國同期的平均差距就大約0.5%左右;再看看真實銀碼,德國自2005年之後一直是穩步上升。

網絡圖片

 

西德陸軍在冷戰中期開始,無論在質還是量上,都是除美國駐德第七軍團外西歐最強陸上力量,是阻擋華約大規模進攻的主力;西德 / 德國陸軍的重裝備及設計概念,也一直是西方陸軍的「標杆」,例如豹2型坦克是西方第三代主力戰車的始祖;貂鼠是西方現代步兵戰車的「元祖」;獵豹更成為幾乎所有非俄系現代自走防空砲的共同祖先等等(其實還有很多「首例」,不一而足)。如果西德/德國並不重視軍事發展(甚或如文中所云,軍事發展「空白」),我不相信他們會有如此成就。

至於後冷戰時代德國武力「廢弛」一說,雖然看來真有此象,但要考慮到冷戰以後歐洲已經沒有像樣的威脅,有沒有必要維持那麼高的軍費(1)?就算是經濟重新振作的俄國,他們的常規軍力亦已較蘇聯時期大為遜色(2),不計算核武,要威脅歐洲似乎十分困難;加上昇平日久,各國軍隊又經常成為削減政府開支的「對象」,各北約成員國雖口口聲聲要應付俄國「新威脅」,但對增加國防開支總是興趣缺缺,人民對加入軍隊的意願自然大為縮減,這幾乎是全歐洲甚至世上很多發達國家共有的現象,不單單是德國而已。

 

  1. 海軍從來就不是德國國防力量的重心:

撰文者似乎認為德國是歐洲一哥,照理連海陸空三軍都是歐洲第一或前列;事實上相對於陸軍,海軍長年以來都不是西德/德國國防力量的重心。由於北約成員國是屬於聯合防務的聯盟,每個成員國專責於某一地區的防務,並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支援北約其他成員國。德國除負責中歐陸上防務外,也負責防衛波羅的海,防範以近岸艦為主的蘇聯波羅的海艦隊,故西德海軍長年以來都是以導彈快艇及小型潛艇為主的近岸海軍;加上作為戰敗國的限制,西德建設能進行船團護衛的小型遠洋海軍,是1975年後的事;就算以1980年代標準,以122型護衛艦、呂長斯級及漢堡級驅逐艦為主體的西德遠洋海軍,在北約內勉強算「第二梯隊」而已,甚至連一條中型遠洋柴電潛艇都沒有(2)

(2005年前,德國海軍主力是排水量只有400噸的206型潛艇。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冷戰後,德國雖能騰出更多力量發展遠洋海軍,今日的德國海軍也是西德成立以來最強的了,但無論是123型還是124型,除了具備頗佳的低RCS設計外,火力及先進性上仍然是「第二梯隊」,甚至比起荷蘭海軍也稍弱,德國甚至到2005年才迎來二戰後第一艘中型柴電潛艇(212型);而直到今天,德國仍幾乎沒有發展兩棲作戰力量。

 

  1. 對於F-125型大型護衛艦用途的理解幾乎完全錯誤

撰文者其中一個最大錯誤,是沒有理解一件軍備的設計理念及相關的歷史背景(例如其原有任務、所針對的戰略戰術環境等),結果弄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對戰空想」。F-125型作為F-122型前四艘的代艦,2003年開始提出設計概念,原設計目的是作為具強大陸攻能力的多功能大型遠洋護衛艦,作用是支援北約遠程維和任務。它的設計目的從來沒想過要與俄國海軍尤其是波羅的海艦隊對戰何解?因為當時北約並不視俄國海上力量為首要威脅!

(若非烏克蘭危機,兩條西北風級LHD早就加入俄國海軍了。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時間回到2000年代中期,當時俄國經濟剛剛恢復,普京亦只執政數年,國策仍然是集中發展經濟,外交上主要維持對西方,尤其是德法兩國的友好,修補1990年代末期俄國與西方在車臣戰爭及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的衝突。當年德國可是俄國最大投資者,另方面俄國也與法國在軍事上多有合作,後來甚至準備向法國購買大型軍艦!基於以上形勢及當時經濟環境,俄國國防政策除維持強大核武庫外,仍然是為現有裝備進行更新,並持續縮小規模,作為一個小而精的軍事力量(這點和歐洲幾個大國十分相似),當時可說對歐洲並沒十分明顯的威脅。

(Absalon級支援艦。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亦因為F-125原作為支援北約遠程維和任務,設計思想其實較受同時代丹麥海軍的Absalon級支援艦所影響:Absalon是集大型護衛艦、小型登陸艦及多功能後勤艦於一身的支援艦,特點是具備多任務模組,不但可隨情況插裝防空及反艦彈,還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貨櫃及裝備,增添各種用途(例如醫療及布雷);甲板艙亦可搭載包括7輛坦克在內的50架以上車輛及大約200名陸戰隊人員,吊艇艙更有兩艘小型登陸艇,十分適合小型登陸及支援任務。

F-125在任務特性上較傾向陸上攻擊及多用途,但刪去Absalon搭載大量陸軍裝備的能力。F-125原計劃搭載當時尚在規劃的155MM大型艦砲及海軍型GMALS火箭砲,不過這兩型武器最後都停止研發,才轉成意大利OTO生產的127MM VULKAN艦載火砲。和Absalon一樣,125型可搭載兩個多功能貨櫃,並搭載兩艘小型登陸艇,船艙空間亦足夠搭載80-100名特戰隊成員。不過125型取消了車輛甲板艙,沒能運載重型陸戰車輛。加上只配備近程防空系統及大量非致命性武器,其實亦很符合軍迷對它的謔稱:大型維和艦。

另一方面,F-125的總體設計幾乎已經完成時,俄國對於周邊國家的威脅才開始增加,而且首艦下水後,俄國才對烏克蘭採取行動,這時已沒可能改變用途,要說F-125型的設計不敵俄國海軍,本來就是非戰之罪。

  1. 錯誤理解俄國海軍今日的發展:

文中不斷提及俄國海軍,尤其波羅的海艦隊的「威脅」,然而今日波羅的海艦隊,以至整個俄國海軍,其實都面對同樣問題:沒足夠金錢大翻新裝備更新緩慢。現時波羅的海艦隊絕大部分艦艇已有30年以上的艦齡,2005年後的新裝備就只有4艘20380型輕型護衛艦及1艘11540型護衛艦(還要是停工十多年後才夠錢完成的船),其餘大小作戰艦隻都是1990年前(甚至是1980年前)建成,且相當一部分已在停役狀態;該艦隊亦只有兩艘柴電潛艇,其中一艘只剛回現役,另一艘則甚少活動,未來要接受更新升級,和德國海軍相比其實沒好多少。純粹計算艦隻,德國海軍現役四級20艘護衛艦及6艘潛艇已經遊刃有餘,形成很大優勢了,我不知道波羅的海艦隊能構成多少威脅。

北方艦隊其中一項大計:翻新已建成30年的基洛夫級三號艦。網絡圖片

俄國海軍現時有限的資金集中在更新兩大艦隊,即黑海艦隊及北方艦隊上,一來這兩支艦隊舊艦太多,二來黑海艦隊需支援南俄及近東地區發生的大規模區域衝突,而北方艦隊亦需更多新型水面艦及攻擊潛艇來保護、維持其戰略打擊及水下攻擊能力。

即使這樣,由於俄國更傾向優先更新空軍與戰略核武力量,相對而言陸軍與海軍的更新就顯得緩慢,估計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換代;而面對威脅較少,兼享有就近空軍支援的波羅的海艦隊,其換代的優次甚至可能排得更後了,與其說德國海軍受波羅的海艦隊威脅,倒不如說他們更受俄國西部方面軍的空軍部隊威脅吧。

 

  1. F-125建造中可能存在的真正問題:

這問題嚴格來說和撰文者無關,而是幾乎所有傳媒的問題:中外新聞在報道125型艦試航「醜態」時,往往引用幾位德國軍事專家的意見,指出F-125現存的問題,是基於德國軍工設計及整合能力已大不如前,人才也不願意到軍工行業工作有關(連帶又牽扯到德國所謂「厭戰情緒」)。嚴格來說,這種指控未免有點過於空泛,反而沒有看到F-125建造過程的具體問題

布洛克-福斯船廠(網絡圖片)

傳媒似乎沒留意事件中一些細節,其一是首艦巴登-符腾堡號是TKMS集團下兩個船廠合建的。雖然當中有歐洲其中一個實力最強的船廠布洛克-福斯(3),但他們只造了前半條船,餘下部分及組裝工作是在造軍艦經驗較少的HDW船廠完成的;過去德國幾乎未試過這樣分造軍艦,故首艦出現不同船廠公差不磨合或建造質素的問題是有機會發生的。另方面,由於民船訂單減少,加上外銷軍艦上亦面對歐洲其他同業及冒起中的中國、韓國造船業的強力挑戰,訂單亦同樣大減,令公司近年陷入財政及裁員危機,也不排除影響造船質素。

其次,此船應用的新技術也可能是海試成績不理想的另一個原因:過去經驗表明,導入新系統非常容易出現與現有系統磨合不佳的問題,而新系統愈多,初期服役的問題愈大,直接影響裝備的妥善率,LCS、45型及DDG-1000近年大堆事故其實已是明證。F-125雖然不需要執行更複雜的反潛和防空作戰任務,但亦配備全新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幅減少艦上的人力需求,以方便長期的國外部署;另外,設計方也為F-125型安排了相當「高級」的防空雷達系統,例如最新發展完成、暫未有其他軍艦使用的TRS-4D小型相控陣雷達(F-125安裝的更是四面陣版本)及相應的中央作戰系統。然而,外電報道F-125首艦海試時也發現自動控制系統及雷達等都出現問題,估計也是新系統磨合的「老問題」了。

德國國防部(維基百科)

另方面,軍武狂人夢網站反而提出另一個可能更加重要的理由:國防部負責軍備採購的部門(甚至整個國防部)失職,除了設定整體作戰目標外,將大部分指標設定工作都交給民間軍工企業完成,而過程中也沒有施以應有的指導及干預,結果軍艦不但超支,且導入過多先進但尚未實用化(甚至不必要)的功能與設備,例如F-125的任務不需要四面陣版的TRS-4D雷達系統,加了反而令結構更複雜,重心亦過高,間接促成超重及超支問題(4);對軍艦加裝未完全成熟的全自動操作系統,又減少人員,反而可能令妥善率大降,而且艦員在操作上反而有更大負擔。德國國防部的不作為,似乎要為事件負上最大責任。

雖然從事傳媒的人大部分都欠缺專科知識,但報道軍事或技術新聞時,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客觀報道,「有碗話碗,有碟話碟」,不宜在自己不熟悉的情況下胡亂加入個人評論,而且應多參詳專門雜誌的報道方式,請勿將本地新聞的處理、報道手法導入軍事或專門知識的報道上。

 

註1:冷戰高鋒時德國陸軍大約有2500架以上的主戰坦克。現在有沒有需要哪麼多?

註2:俄國現役陸軍亦只有35萬人,2600架主戰坦克,波蘭和土耳其陸軍的坦克加起來也剛剛是這個數目。

註3:著名的209型系列中型柴電潛艇,其實全都是外銷貨。

MEKO系列的「裝備模組化」概念(網絡圖片)

註4:德國布洛克-福斯(Blohm + Voss)無論在德國還是西歐而言都可稱為第一流船廠,其所設計的MEKO系列更是第一種採用「模組化」方式建造的軍艦,這一系列的艦船在武器、雷達及電子設備上採用「隨插式設計」,能依用家選配,快速安裝不同的設備,武器及裝備的升級亦相對容易。這公司亦參與由F-122至F-124型護衛艦的設計及建造工作,可說是德國海上力量的脊樑所在。

註5:個人懷疑廠方此舉是希望TRS-4D型可作為F-125外銷版的MEKO-A400型防空護衛艦的其中一種標準配備,才將該雷達硬加進F-125型的設計。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02-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