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考古】William:雷伊泰灣海戰75週年 鳥海號終於曝光

2019-10-28 08:54:29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1942年11月停泊於特魯克群島的鳥海號。後面遠處那艘艦是大和級超級戰列艦。(網絡圖片)

 

剛過去的星期六(10月25日)正值二戰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75周年,海燕號團隊正式發佈5月中在雷伊泰外海進行海底觀察的第二個「戰果」:75年前當天正好戰沉於此地的高雄級三號艦鳥海號被發現。

今次是海燕號團隊上半年搜尋計劃的整理成果。他們在2019年上半年集中於搜索所羅門群島海域、蘇祿海和雷伊泰島外海,當中最大的計劃在4月中開始:繼續集中搜尋雷伊泰海戰中的沉沒軍艦,且重點在終極大戰-薩馬鳥海戰的多條沉艦上。稍早前他們已發現同樣在這次海戰中戰沉,而且是史上第一艘被神風特攻隊攻擊及擊沉的軍艦:護衛航母聖.羅號(USS St. Lo CVE-63)。

被特攻機擊中爆炸的聖羅號。現時她仍擱在深4700米的薩馬島海域南部海床中。(網絡圖片及海燕號團隊Facebook)

 

事實上,鳥海號算是聯合艦隊中「最神秘」的重巡洋艦。這並不是代表她有什麼「神兵利器」(93式氧氣魚雷基是日本海軍的標準配備),而是……本艦自1942年後便只有很少近照保留下來,44年防空裝備增裝狀態的近照更幾乎沒有流傳至今的,且由於戰後大部分的檔案都給銷毀,加上絕少口述史料(原因下面有述),當時究竟更新了多少防空武器,以及更新、改裝的位置都是各家各說,無法完全肯定究竟裝在哪裏。

海底殘骸照片圖解:1. 已剝離主要殘骸300米遠的船艏及錨孔;2.一號主砲,呈70度仰角,船艏斷裂處就在主砲前方;3. 二號主砲;4. 左舷艦橋旁兩枝96式25MM單裝機砲,右舷同樣;5. 四號主砲及其平台;6.艇庫甲板,後方是半開放式機庫(照片是左舷相同位置);7. 船尾,甲板已塌陷進船身裏;8. 四號及五號主砲;9. 射射器底座及轉向裝置(照片是左舷相同位置);10. 右艇二號魚雷發射器(90式,兩聯裝);11. 魚雷裝填/投棄用通道及輔助吊臂;12. 艦橋兩旁的25MM單裝機槍發射器。照片來自青島社1:700鳥海(1944)封繪及以下網站)

 

就日本海軍當時對鳥海號沉沒位置的紀錄,一直以來研究者都認為她已滑進菲律賓海溝裏(菲律賓海溝就在雷伊泰島外海),而且深度達8500-9000米,除極少數極深潛潛航器外,幾乎已沒可能探測。幸而鳥海號的沉底位置其實還是在「崖邊」深5.2公里的海床上。

海底殘骸照片圖解2:1. 主砲射擊指揮所上方的14式方位盤;2. 主砲射擊指揮所,其上蓋已被腐蝕殆盡;3. 水雷發射抇揮所及前方的防空指揮所;4. 羅盤艦橋(即航海艦橋)。5. 艦橋基部;6. 22型雷達的平台。7. 右舷第一高射砲;8. 右舷第二高砲;9. 左舷連裝25MM機砲;10. 左舷第二高射砲

鳥海號左舷艇庫甲板,後面就是高雄級早期特有的半開放式機庫。比較奇怪的是,有記載指左上角機庫頂應有本艦第七及八號25MM連裝機砲,但水下拍攝似乎沒有見到。另外較特別的是,本艦有部分地方的鋼板似乎腐蝕得比較快。(網絡圖片)

 

就現時所見,本艦和摩耶一樣,雖頗受戰損,但仍保持完整,只是和摩耶號一樣,本艦船艏被炸離艦身,船尾則可能因為沉沒時艙內仍有大量空氣,在深海水壓下上甲板連砲塔都被壓至塌陷入船身內。有點令人難過的是,海燕號團隊的拍攝因為不明原因而遺漏了一些重要部位,例如艦橋後部、主桅及後主桅、機庫頂及艦橋後方的機砲平台都沒有拍到,但已經十分壯觀。由於本艦似乎是坐落在堅硬的石質海床上,沒有多少沉積物,故連船底大部分也清晰可見。而由部分船身可見,本艦似乎也發生過內爆,但程度未至於令船身全毀而已。

拍攝於廈門灣外海的鳥海號重巡洋艦。當時她是第二遣支艦隊的旗艦。(網絡圖片)

 

關於鳥海及其同型艦在日本海軍的作用與戰術運用特點,早前在下已提過,而其戰歷亦和摩耶類似,整個三十年代基本上就是和摩耶「拍住上」作為第四艦隊的僚艦,七七事變爆發後兩艦同編入第二遣支艦隊當中,並協助砲擊國軍於南北沿岸的目標。

以動畫講解薩沃島海戰中兩軍各艦的攻擊態勢

 

鳥海號亦算是著名的功勳艦,因為她算是聯合艦隊中其中一隻取得最多水上戰戰果的艦艇(不計算已幾乎給盜墓者「拆清光」的羽黑及被人謔稱「瘟神」的雪風),同時也是全二戰中日本極少數完勝的水面戰役中日方旗艦:薩沃鳥海戰 /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中,第八艦隊的三川軍一中將為攔截當時剛佔領所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爾島、並殲滅正在卸貨的美軍登陸船團,以鳥海為旗艦,率領其餘四艘重巡、兩艘輕巡及一條驅逐艦前往突襲。他們在夜戰中突擊了處於兵力優勢的美軍掩護艦隊,取得了擊沉四艘盟軍重巡及一條驅逐艦而己方只有兩船輕傷的「完勝」戰果。雖是如此,三川軍一中將並沒有獲得晉升,反而於1942年後被調任閒職,原因是三川中將被要求攻擊運輸船團,但由於在戰前偵察中發現戰列艦,又誤信海軍航空隊擊沉了大批運輸船的戰報(實際只擊沉一艘),結果他訂定的計劃由一開始即是以「打帶跑」戰術及攻擊掩護艦隊為目的,似乎忘記了聯合艦隊司令部當初要求。

左圖是薩沃島海戰的油畫,不過近處是輕巡夕張號;右圖乃作戰途中日軍所攝遠處美軍軍艦的火光。由於當時六日本五艘重巡中只有鳥海有三腳後主桅,故幾乎肯定是在鳥海號上拍攝的。(網絡圖片)

 

自1942年後,鳥海的出勤率一直很高,除43年8月回過橫須賀一個月、赴機進行小修小改外,43年到44年4月一直在新幾內亞戰線從事物資輸送船團護衛等工作,多次中彈都只能在特魯克島維修,直到參與馬利亞納海戰前都一直沒有時間回日本本土大修及改裝,結果與摩耶一樣改裝成防空巡的計劃都要放棄,結果44年7月才再有一次入塢改裝的機會,但只有10日的時間,除加裝兩台雷達(22型)、單裝機砲外,甚至連原有裝備的兩聯裝機砲都沒有升級成三聯(今次水下考察基本證實了),並一直所用且性能已落後的10年式12CM高射砲都沒有改成89式(因為89式的存貨都已被其他須改裝的軍艦「搶光」),結果她淪為聯合艦隊防空火力最弱的重巡。

鳥海1944年所拍照片只有四張過度放大的照片傳世,這是其中最清晰的三張.......由下至上分別是1944年4月及10月初所拍的照片。(網絡圖片)

 

1944年10月25日薩馬島海戰過程中,她的魚雷室被一艘美軍護衛航母的防空砲命中,誘爆了魚雷,受到重創(註),此後再遭美軍護航航母編隊四架魚雷機攻擊(該機隊只帶炸彈緊急升空),並被一枚500磅炸彈命中,引擎機房被完全破壞並完全失去動力;原本已薄弱的裝甲防護設計與貧弱的防空火力,間接為本艦「送終」。該艦最後由同行的驅逐艦救起船員並以魚雷擊沉,但該驅逐艦兩日後亦受攻擊而沉沒,結果本艦所有船員皆「全軍覆沒」,亦因為此,本艦最終狀態及作戰行動的口述資料亦幾近全無,造成軍史研究上重大的困難。

薩馬島海戰是雷伊泰灣戰役四場主要海戰之一,也是水面力量最懸殊的戰役。基於美軍情報錯誤,哈爾西所率領的第三艦隊所屬航母戰鬥群脫離薩馬島海域,向北撲擊作為誘餌的日本第三艦隊四艘航空母艦,令日本海軍第一遊擊艦隊有機會由北面海口突入雷伊泰灣外海。當時守衛該海域的只有第7艦隊其中一群護衛航空母艦艦隊(TF77.4第三群,代號為泰菲三號)六艘護航航母(由商船改裝而成,只負責反潛及登陸支援)、三艘驅逐艦及四艘更弱的護衛驅逐艦,第七艦隊其他軍艦還在更南的海域中。雖然面對佔絕對優勢的艦隊,但該中隊的其中三艘小艦還是以無畏的精神衝向日本海軍,為後撤的其他軍艦及附近準備反擊的海軍飛機爭取時間。三艦最後還是被擊沉,泰半官兵陣亡,而一艘護航航母亦被擊沉,但日本海軍亦付出三艘重巡洋艦的代價,損失更大;更重要的是,該隊的頑抗最終讓日軍打消了繼續突入的念頭。(網絡圖片)

 

若依照海燕號團隊之前所言,他們還會陸續公報在雷伊泰灣的搜索成果,即至多有兩艘美軍的護衛航母、三艘驅逐艦及兩艘日軍的重巡洋艦(鈴谷及筑摩)還有待公報,作為對薩馬島海戰及雷伊泰海大戰的紀念。

 

註:這似乎只是傳統說法。由殘骸觀察所得,似乎沒有魚雷殉爆的任何證據,亦即是說,鳥海很可能是給美軍的500磅炸彈「一枚炸癱」的。

 

參考書目:

1. 《日本海軍艦艇寫真集-10:重巡高雄、愛宕、鳥海、摩耶》,光人社,1997年

2. 《歷史群像:太平洋戰史特集16-高雄型重巡》,學習研習社,1997年

 

https://www.litenews.hk/【軍事考古】william:海燕號發現日本防空重巡摩耶/

By 2019-10-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