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發射「人造月球」 亮度如黃昏替代路燈照明

2018-10-12 12:35:25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中國成都航太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預期「人造月球」將會在2020年發射升空,充分利用太陽光能,以降低照明之能源消耗。(網絡設計圖片)

【香港輕新聞】中國成都航太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10日表示,月球亮度不足以供現時夜晚照明之用,有意發射「人造月球」。「人造月球」的照明亮度猶如黃昏,可替代路燈的照明,並強調相關技術已較廿年前俄羅斯的嘗試為成熟,預期「人造月球」將會在2020年發射升空,可充分利用太陽光能,以降低照明之能源消耗。

後年將升空投入運作

《華西都市報》報道,成都航太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人造月球」計劃,近日在四川成都「2018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發表,並備受矚目。該公司董事長武春風表示,有關技術已相當成熟,較俄羅斯廿年前的試驗有長足的進步,「人造月球」將會在2020年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投入運作。

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網絡圖片)

替代街道路燈的照明

武春風指出,現時夜空中的月光不敷照明之用,以發射三顆照明衛星為例,「人造月球」最佳的亮度可達月光的八倍,而「人造月球」的照明範圍可受控制,照明直徑可控制在十至七、八十公里,範圍可達五十平方公里,而照明精度可控制在幾十公尺之內,可替代現時街道路燈。該項目可替代傳統能源,以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具有應用強度、時間、範圍可調控之特點,預期五年內產值達200億元人民幣。

亮度未足以顛倒作息

「人造月球」如真正的月球一樣,本身並不會發出光線,主要是作為太陽光的反射裝置。有意見指人為將太陽光反射至本屬黑夜的地面,或者會影響地球生物的生理周期和作息,以及影響天文觀測。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光學所所長康為民教授認為,「人造月球」的亮度只如黃昏,未足以顛倒生物作息。

俄羅斯曾試相關計劃

在1990年代俄羅斯曾進行代號為「旗幟」(Znamya)的計畫,嘗試以特製鏡子由太空反射陽光照明地面。俄羅斯當年想出利用超薄反射膜製造太空照明系統,以解決俄羅斯高緯度地區的「永夜時期」的照明問題。「太空反射鏡」還可以照亮發生自然災害的地區,令救援工作亦在夜間無間斷地進行。

俄羅斯「旗幟2.5」人造月球試驗(網絡圖片)

發生纏繞事故而告終

1993年,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行過一次代號為「旗幟2號」的「人造月球」實驗,並且取得成功。「旗幟2號」的陽光反射鏡直徑廿米,光束到地面時直徑達四公里,囿於反射陽光時雲層太厚,地面未詳細觀察到其效果。1999年2月俄羅斯「進步M—40貨運飛船」,進行「旗幟2.5」試驗,反射面提高至廿五公尺,總重不達四公斤,光束到地面直徑為五至七公里,亮度為十倍月照光度,足以閱讀書報。後來因為發生兩次天線與陽光反射鏡膜的纏繞事故,故此俄羅斯航天部門決定中止試驗,自此未再發展該計劃。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18-10-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