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戴慶成:何不先讓澳門普選特首?

2017-08-01 17:49:46
戴慶成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副主席

澳門立法會(資料圖片) 澳門立法會(資料圖片)

正當香港社會熱烈討論四名泛民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之際,與香港只有一海之隔的澳門,近來也拉開了將在9月17日舉行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的帷幕。根據澳門政府本月中旬的公告,本屆立法會選舉有共25支隊伍的193位參選人,角逐14個直選席位,這也意味著,這次選舉是澳門有史以來競爭程度最激烈的一次。

澳門面積小,賭權開放前的經濟規模一直不大,甚少有外人長期關注澳門。恐怕不是很多人知道,澳門早在1976年舉行第一屆立法會就有了直選,比香港更早。當年的17名澳門立法會議員,除了五人由澳督委任,以及六人由間接投票選出,餘下六人都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

可惜時移勢易,如今澳門立法會議席依然保存著直選、間選和委任三種產生辦法,民主進程反而落後於香港。由於直選議席少,加上又是采用比例代表制選舉,民主派在議會中一直占極少數。澳門的立法會選舉也因此一直被外界忽略。

澳門這種缺乏民主的小圈子議會結構,維持了四十多年,近年逐漸浮現不少弊端,包括公共行政效率低劣,官員背離民意無需面對問責,官商勾結、貪腐叢生等等。另一方面,經過十多年的民主實踐,加上與外地尤其是港台兩地的接觸,澳門人的公民及民主意識也逐步提高,越來越多年青人開始關注公共事務及參與社會活動,要求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

筆者日前和一名香港激進派年輕人見面聊天。他就舉了一個近年港澳年輕人在社運方面互動的例子。原來,澳門大部分中文媒體都是親建制派背景,新聞通常是報喜不報憂,反而葡文報章比較靈活,偶爾還會爆一些猛料。可是限於語言的問題,並不是有很多澳門人知道。

這名年輕人在大學的時候修讀翻譯,剛好學會了葡文。他於是經常留意澳門的葡文報章,一看到與澳門政府或者建制派相關的負面新聞,就翻譯成中文,轉給澳門親民主派的網媒跟進,為澳門年輕人抗爭提供「彈藥」。

筆者問他效果如何?他答說:「早前有一宗關於澳門政府的負面新聞,我譯成中文在中文網媒見報後,澳門政府被迫要在當天回應!」

所以說,今年有這麼多人角逐澳門立法會直選議員席位,正顯示越來越多的澳門人對當地政治現狀不滿,才會「披掛上陣」,爭奪14個民選立法會議員名額。

當然,澳門人比香港人保守,傳統愛國社團、博彩團隊和民主派這三大版塊已經固定化。一般相信,新人除非獲得不再參選的現任議員扶持,否則要「突圍」擠進立法會,恐怕有一定的難度,對民主派參選人來說,尤是如此。

也就是說,除非發生特別情況,能讓大批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出來投票,否則澳門建制派與非建制派之間在今年立法會選舉的議席比例,估計仍將維持八比二的格局。

其實,澳門的愛國人士一直占了社會絶大多數,就算是民主派,其主張也相當溫和,所謂本土自決或者獨立的主張在澳門根本沒有市場。中國政府或者可以考慮給予澳門普選特首。

這一政策的好處是:澳門《基本法》並沒有像香港《基本法》那樣明確設定未來特首普選的目標。若在澳門實行特首普選,澳門人必將視為這是中國政府送給澳門的「大禮」,對中央更加有好感。

另一方面,香港回歸20年,本來特首更早就應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產生,但幾年前的政改方案卻被立法會否決。近來香港社會又要求重啟政改討論。但如果現在重啟政改,泛民仍會堅決反對全國人大「831」,而中央也不會放棄原則,最終只會再次引致嚴重內耗,社會爭拗。

反之,若是香港的鄰埠澳門早一步普選特首,北京就可以反擊那些批評中國政府不願意給香港人民主的說法,也會鼓勵部分溫和的泛民願意和北京妥協,一步步地落實特首普選。

有澳門輿論認為,如果現在澳門啟動政改五部曲,還來得及在2019年即澳門回歸20年前進行特首普選。問題是,北京敢開這一賭局麼?

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於聯合早報

發佈於 博評
By 2017-08-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