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以外還有甚麼選擇?美國防部﹕「戰略威懾」需多樣化

2019-07-04 16:31:38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 (John M. Richardson)7月2日表示,除核武以外,其他曾經使用的威懾元素值得更深入發展。(圖擷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香港輕新聞】現有美國國防政策背景下,「戰略威懾武器」通常被理解為「核武器」,這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威懾形式。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 (John M. Richardson)7月2日表示,核武器只是「戰略威懾」因素的其中一環,美國必須意識到其他國家亦在使用核武器,而美國曾經使用的其他威懾元素,值得重新考慮並更深入發展。

戰略威懾需要多樣化

美國國防部3日報道,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 (John M. Richardson)出席華盛頓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主辦的演講表示,「核武器」只是戰略威懾的其中一種,美國必須意識到其他國家可能亦正使用核武器,美國曾經使用的其他威懾元素,值得重新及考慮更深入發展。

美國須保持核武優勢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表示,核武器「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軍事能力,可以將每個人摧毀」,故美國必須在此領域保持競爭力及優勢,「以反撃可能對美國構成核威脅的對象」。現時美國核武器主要以陸基、潛射及空投三種導彈發射,美國目前正在努力進行這三個領域的現代化。約翰‧理查指,目前「有更多國家正在尋求加入核俱樂部」,又認為並非所有核武器都具有「戰略」性,有些亦可以是較小的「戰術」武器。

 

2018年3月26日,「USS Nebraska」導彈潛艇由加利福尼亞海岸發射一枚非武裝「Trident II D5」導彈。(圖擷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網絡太空亦成威懾力

當談及網絡作為威懾力量時,約翰·理察森則認為,「美國不能只有網絡防禦的能力,亦須有能力讓進攻」,從而成為威懾武器。約翰·理察森指出,最近的網絡挑釁「是多方面的」以及「難以預期」,包括竊取知識產權,侵犯隱私身份等。另一方面,約翰·理察森表示,「太空」作為美國獨有資產的優勢似乎已消失,「太空競賽」在未來必然升溫,太空亦應該成為建立戰略威懾的考量之中,要「證明在太空中摧毀某些東西要比把某些東西放回太空更容易」,未來太空可能會出現一種「相互破壞的場景」。

美定位優勢正在減退

約翰·理察森表示,越來越多的化學和生物技術將會融入「戰略威懾」當中,尤其以「CRISPR」基因組編輯工具等技術,可以提供更多的定製的功能;「由於化學及生物學很難控制,通過這些剪裁技術,可以得到更具體及針對性戰略威懾元素」。在常規武器方面,約翰·理察森認為美國的優勢在於卓越的目標定位能力,然而「夠精確定位事物的技術變得越來越普遍」,美國的優勢正在減退,此情況值得重視。

發佈於 軍事
By 2019-07-0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