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粵港澳大灣區會為香港帶來另一個繁榮期嗎?

2017-03-16 17:12:37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圖為香港接線近粵港分界線快將接近連接到港珠澳大橋。(圖片來源:香港路政署 港珠澳大橋香港相關工程頁面) 圖為香港接線近粵港分界線快將接近連接到港珠澳大橋。(圖片來源:香港路政署 港珠澳大橋香港相關工程頁面)

每年3月的北京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是觀察大陸政治氣候和北京對港政策的瞭望台。今年不少「政治預言家」猜測習近平會趁兩會期間發表對行政長官的看法,大家翹首以待,結果落空。「習發言」也許會令特首選舉來個大逆轉,現在看來,習既沒有發言,特首選戰看來也不會出現什麼突變,選舉結果應該已寫在牆上了。

下屆政府施政已有眉目

對香港來說,今年兩會最大的「亮點」,是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港獨是沒有出路的」,和提出要「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內地以「依法治國」為國策,對付港獨,必須要以法律為依據。打擊港獨既已進入中央政府的視線範圍內,特區政府是否要配合、為23條立法作為「抗獨」的武器?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早在2009年就開始有人提出,廣東、深圳在制訂「十三五規劃」時,即明確表示要「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但有關說法都只屬設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意味着中央政府已拍板落實,相關的規劃工作應會陸續展開。

經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點」,下屆特區政府的施政大綱已有基本眉目,對內必須全力遏制港獨,「消滅其於萌芽狀態」,教育政策、青年工作等都要全面配合;至於經濟發展,就要「抓穩粵港澳大灣區機遇」,乘搭中國經濟發展這列快車,正如張德江委員長說,這列快車已經「為香港預留了座位」。

港獨過去說得多,這次集中探討粵港澳大灣區。

回歸以來,有關香港定位、粵港合作應循什麼模式發展,出現過不同的方案。回歸後主要以粵港聯席會議為中心,當年粵方是由廣東省常委、副省長王岐山領軍,港方組長是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然而這種高層會議的效果不彰,據後來媒體報道,「高層會議」流於形式,談不到實質問題,而且港方有高度戒心,怕粵港合作走得太密會令香港逐漸變成一個中國內地的普通城市,不利香港的國際都會定位。內地媒體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是港英年代公務員死抱着「拒中」的心態,認為內地香港融合將會削弱香港的價值,是典型的戀英戀殖情意結的反映。

雖然粵港聯席會議收效不大,但董建華政府推動粵港合作仍然十分積極,粵港融合建立「3小時生活圈」、「大珠三角」等概念陸續提出,到張德江主政廣東時提出「九加二」,即9個內地省份加上香港和澳門,組成一個「超級大經濟圈」,都是建立更密切粵港關係的嘗試。縱使粵港雙方都有合作意願,但兩地合作的「頂層結構」應如何建立?循什麼方式規範彼此的合作關係?粵港都似乎沒有一套具體方案。

到2003年中央政府以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建立內地和香港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容許兩地在人和財兩方面有更大的「互通」,更多行業可以進入內地,「自由行」更為香港零售和旅遊帶來一片榮景。

兩地融合成無可逆轉趨勢

回過頭看,粵港合作的第一次高峰期,是1978年改革開放,大批港商進入珠三角設廠生產,利用大陸的低成本優勢,以「前店後廠」方式,大大擴張了港商的生產和出口能力,令香港的經濟體積以倍數增長,珠三角則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大國打下了堅實基礎,粵港各得其利。然而,隨着內地快速發展,粵港「前店後廠」的模式逐漸式微,汪洋主政粵省年代提出廣東要「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廉價勞動力和低生產成本的日子結束,港商也要轉型另覓出路。

粵港合作的第二次高峰期,就是2003年內地和香港簽署CEPA協議,香港服務業、金融業開始進入內地,內地則放寬旅客、資金來港。CEPA雖涵蓋全國,然而「加強互通」的主要省份,仍然是廣東。「前店後廠」的年代,中港的經濟轉型和發展,都是由市場帶動、政府配合,成績有目共睹。到了簽署CEPA,則是政府主導,由兩地政府磋商,以協議形式落實。自此之後,香港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國家政策協助,才能得到發展空間和機會。兩地「融合」已成無可逆轉的趨勢。

受惠於CEPA開放市場和自由行刺激本地經濟,香港經歷了另一次繁榮期,但這次基層市民得益不多。數據顯示,這段時期本地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失業率偏低,但創造的都屬於低薪職位,港人的入息增長在過去10多年並無顯著增幅。

香港受惠大灣區 應有兩方面

粵港澳大灣區會否為香港帶來另一次繁榮期?按中央構想,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發展創新科技和創業,概念應來自美國矽谷灣區,當地駐紮了多家世界級科網和科技企業。香港受惠於大灣區應該有兩方面。一是市場——大灣區包括粵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再加香港、澳門,有兩個經濟特區、兩個特別行政區,加起來人口逾6000萬,GDP(本地生產總值)超過8萬億人民幣(2015年),是一個龐大市場,可以為香港創業者提供很多機會。二是金融,粵港澳銀行業總資產合共42.7萬億元,超過江浙滬「長三角」一成;據McKinsey預測,到2025年珠三角加香港的整體銀行盈利可達到1.44萬億元,超過東京、紐約而成全球最高地區(可參考《中銀財經速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金融合作最為關鍵〉,2017年3月6日)。

能否爭取主導 看特區政府能力

香港仍然是粵省外來投資主要來源地,金融業也領先其他內地城市。在建立大灣區的過程中,香港角色重要,但能否爭取到主導地位,並為香港帶來另一個繁榮期,就要看特區政府的能力了。

原文刊於2017年3月15日《明報》觀點版,輕新聞獲作者授權轉載。

發佈於 博評
By 2017-03-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