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迎来「消費降級」中產失去優質生活

2018-09-04 14:10:14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中美貿易戰以來,「消費降級」成內地興論關注的話題。雖然官方並不認同此說法,但部分人透過多間上市公司業績,發現便宜、大眾化商品(即食麵、啤酒、榨菜等)銷量大增。不少外媒亦對此現象作探討,並指今年以來人民幣大幅度貶值,但大多城市房價卻持續飆升,令內地中產正經歷著各方面的消費降級。

消費「降級」與「升級」的爭論

內地輿論對於人民消費模式是否存在改變有不同看法,有部分人認為,年初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大幅回落,而互聯網二手轉讓平台及低價消費品銷售大大增加,說明消費行為出現明顯的降級趨勢。

不過,部分專家則認為此行為是理性消費、環保消費,與降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來自消費理念的進步,愈來愈多人對品質有更高要求,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為品牌溢價埋單。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亦曾強調,居民收入在平穩增長,消費能力正提高,消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無變,「消費降級判斷不成立」。

外媒:中產失去優質生活 部分人改用「拼多多」

事實上,近年中國中產階級人數不斷增長,但卻稱不上不富裕。針對是否「消費降級」,部分外國媒體亦有作出各種討論。

例如,《彭博社》3日的一篇文章提及,隨著房屋租金暴漲,在中國的消費市場中,許多人的生活變得艱難;加上,美國有可能進一步向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令中國經濟的韌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地區的消費者的信心。

文章引述,在北京工作的一名29歲建築師 Fu Ran,上個月他被告知房租上漲3成至每月4000元人民幣,而原本房租已佔月入的一半左右。雖然畢業於清華大學,但 Fu Ran嘲笑自己是個「高學歷窮光蛋」。由於每個月剩不了太多錢,他不得不減少外出用餐、社交和旅行費用。

《BBC》中文網於4日亦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放緩的同時,大多城市房價卻持續飆升,今年以來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加上股市暴跌和P2P崩盤的衝擊,在大城市生活的中產正經歷著從租房到日常消費品等不同方面的消費降級。

報道提及,與整體消費放緩趨勢相反,方便麵、啤酒、榨菜等低價消費品銷量反彈。當中主要市場在中國的方便麵厰家「康師傅」上半年財報稱,銷售額同比增長8.4%,淨利潤同比增長86.59%;而在2013年至2015年中國「消費升級」時期,康師傅的淨利潤連續下降。

盤算節省開支 商品消費降級、不生育

《BBC》於報道引述了一名化名為嚴凱瑞中產人士,他目前於廣州工作,於國有投資機構任職項目主管。他坦言,已開始盤算如何節省開支,除搬到較便宜的物業外,亦把自己的商品消費降級。

報道形容,將面子工程放在首位的嚴凱瑞,甚至轉用以山寨貨著名的電商「拼多多」,而他最愛買三種商品:不帶商標的襯衫(不會丟人);高損耗的日用品(反正沒人在乎);還有解花的種子(低價消遣)。

「中產階級有一個毛病,他們是一個最矯情的階級,在任何國家都一樣。中產階級比上流社會更在乎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真品;當中產階級可以湊合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降級。」

《紐約時報》則引述一名於北京當會計的女性,自己現在只在網上淘便宜的衣服,或者選UNIQLO的基本款,「我當然也想要光鮮亮麗的生活,但我不知道如何負擔得起」;另一名於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女性則指,自己的消費降級計劃是不生孩子,「我們幾乎沒有積蓄,沒有考慮養老,我父母一直在幫我,還怎麼要小孩?」

「口紅效應」愈來愈明顯?

內地《證券時報》亦曾對此現象作出評論,並認為從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增速正在下滑,而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必需消費品增速則在大幅上升,能看出「口紅效應」(人們在經濟衰退時更願意購買廉價的非必要品)正在消費領域顯現。

文章認為,居民對耐用型商品的消費意願降低,轉向「口紅型」消費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價上漲的空間被擠壓,由房價上漲支撐的財富增值預期減弱;另一方面,股市表現不佳,居民投資收益減少,導致財富縮水,消費意願也隨之降低,「這意味著某些細分商品市場消費升級機遇的來臨。消費者更加注重商品質量,服務類消費需求增多等」。

口紅效應起源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1929年至1933年間,美國工業產值減半,但化妝品銷售卻增加。

內地中產撰文表達對國家不滿 籲擺脫「香港模式」

內地中產撰文表達對國家不滿 籲擺脫「香港模式」

【香港輕新聞】近日一篇名為《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意》的文章於內地瘋傳,內容針對高房價及教育問題,透露作者...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18-09-0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