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特金會破局對中美談判有何警示?

2019-03-01 13:13:00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全球矚目的「特金二會」因談判破裂而戲劇性告終,各界期望能夠促成簽訂的《河內宣言》最後沒有實現;繼「特金二會」之後,中美貿易談判中的焦點「習特會」或會即將上場。有意見認為,中國應此事為戒,「元首外交」並非萬能,要提防「臨門一腳」時節外生枝;亦有意見認為,中美與美朝之間的談判並不雷同,中美間官員往來比美朝頻繁,不僅各項細節已詳細的討論,而亦開始字斟句酌草擬協議,準備程度相去甚遠。

要討論事宜其實不多

國際關係專家沈旭暉《信報》撰文表示,根據國際的外交慣例,最高領袖之間的峰會必有事前準備,會「各自放風進行期望管理」,根據之前發放的訊息,「二人真正要討論的其實不多」。特朗普在記者會表示,北韓要求美國全面解除制裁,自身卻不願意完全放棄核武,所以談判急轉直下;沈旭暉表示,「雖然金正恩沒有召開記者會,但可以想像北韓官媒的說法,會是北韓已承諾『原則上』放棄核武,但美國依然不願意解除制裁,於是談判才拉倒」。

向國內對手展現強硬

沈旭暉根據雙方內部情況推測,「有可能是談判期間其中一方提出了一些枝節條件,但另一方本來卻對內部保證這類條件不會出現,以致勉強達成協議,只會弄巧反拙」。沈旭暉認為雖然談判拉倒,「但二人各自對國內對手展現了強硬」,通過展現『敢對對方說不』的『walk out勇氣』,確立自己的『做deal大師』地位;與此同時,又強調保留了對方的『友好關係』,暗示其他領袖不能有同樣效果,也是為了未來鋪墊」。

元首外交的過度放大

《明報》社評表示,美朝第二次峰會「迎來最糟結局」,對中美貿易談判也有重要啟示,說明「元首外交非萬能,美朝河內峰會前車可鑑,即使近月中美談判取得不少進展,『習特會』有望舉行,也要慎防臨門一腳節外生枝」。社評認為,「不要過度放大元首外交的作用」,在最後關頭可能出現反覆的情況,「就算雙方高層官員事前做足功課,為兩國元首達成協議鋪平道路,難保峰會期間有人出爾反爾又或開天索價,企圖在最後一刻索要更大讓步」。

難以朝鮮為談判籌碼

《明報》社評認為,美朝對話重陷膠着狀態,而中國的角色會更形突出,特朗普會因朝鮮問題尋求中方的協助,但是不代表中美鬥爭因而有望降溫,亦不意味北京在中美貿易談判有更多籌碼;「北京希望東北亞局勢穩定下來,既然美朝關係緩和是華府和北京共同利益,中方就很難利用朝鮮問題,作為對美談判籌碼」。

中美的協議代價更大

《星島日報》社評引述特朗普在「特金二會」記者會上表示,指自己隨時準備好離場,「如果中國不配合,我對中國也會如此幹」。社評認為「這令人關注是否藉限核談判破局,在貿易談判上向中國施壓」。社評指出,貿易戰現時「只停留在不升級狀態」,「雙方並未撤除已經開徵的關稅措施,正如北韓要求美國全面解除制裁,中國亦希望美國全面取消新近開徵的關稅」。「不過,中美達成協議的意願比較強,原因是雙方都為貿易戰蒙受損失,代價比美朝不達成協議為大」。

外交模式改變致破局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表示,「特朗普將破局責任推在北韓身上」,社評引述前總統小布殊年代的資深亞洲顧問、中情局前官員懷爾德認為,是「特朗普改變過往由下而上的外交模式,變成由上而下所致」。社評指「特指朗普自恃擅於談判,可扭轉形勢,即使條件不充分,仍以長官意志促成第二次特金會」;「顯然昨在最終一刻,在特金單獨會面後的擴大會議中,幕僚成功游說特朗普堅守美國立場」。

中美貿談較為樂觀?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認為由「習特會最終拍板的中美貿談」,前景仍較美朝峰會樂觀,其一是「美朝官員過去八個月雖間有接觸,但中美官員是不斷穿梭往來,不但對貿易、滙率和結構性問題進行深入細緻討論,還就草擬協議開始進行字斟句酌,準備程度與美朝的相距甚遠」;其二「無核化屬於地緣政治問題,美國人不太關心,但中美貿易談判牽涉美國經濟民生,若能達成協議,不但可成為特朗普爭取連任的政績,而且對美國經濟有好處」。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3-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