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邱世卿:凜冬烈火之後 再三被出賣的烏克蘭

2019-09-11 14:24:26 最後更新日期:2022-06-01 00:37:42

2.5億軍援對烏克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而且美國也不願意提供重武器(烏克蘭也買不起),最"厲害"的也只有標槍式反坦克導彈。事實上,烏克蘭陸軍仍是一支"非常缺錢"的老式俄軍。(網絡圖片)

   

根據自由歐洲電台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暫緩金額達2.5億美元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白宮的資深官員以及Politico與路透社都證實了這項消息。

這次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主要在協助烏克蘭打擊東部分離主義叛軍,這也是此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承諾將會提供給烏克蘭的系列支持計畫之一。由於俄羅斯曾經多次反對美國這項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且宣稱會採取必要的報復措施,因此美國總統川普認為,這筆軍援既無法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軍事壓力,也無助於改善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因此下令重新審視這份援助計畫,是否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完成一起超完美詐騙,不單單是騙子的功勞,還要有足夠貪心以及愚蠢的受害者。雖然2.5億美金的軍事援助不是很大的數目,但是作為風向球卻足以牽動烏克蘭以及歐洲的敏感神經。很顯然的,不論是基於地緣政治或實際的考量,美國更傾向於選擇波蘭作為歐洲東線對抗俄羅斯的第一線,而不是烏克蘭。

2004年總統選舉中烏克蘭各地的得票分野,藍色部分阿魯科維奇得票較多的地區,這也顯示俄國文化較深入的烏克蘭民族認同形勢。最東邊的兩個州即盧甘斯克及頓涅茨克,合稱頓巴斯地區。自2014年的頓巴斯戰爭後,兩州的部分地區已經實際上脫離烏克蘭獨立。事實上,東部有三、四個州分因為烏政府採取排俄政治及文化政策,也對烏克蘭有離心。(網絡圖片)

 

長久以來,烏克蘭人自己認為自己是歐洲對抗俄羅斯的前線,因此整個歐洲與美國都會支持自己,但顯然的美國以及歐洲的看法並不完全是如此。烏克蘭人推翻了自己的民選政府,撕裂了國內不同族群的情感,為的就是能融入歐洲,但是從2014年革命成功以後,事情的發展便遠遠地超乎她們的意料。

俄羅斯的反擊來的又快又猛,克里米亞大橋通車標誌著烏克蘭將永遠失去這個黑海最重要的戰略地區,而烏克蘭東部被叛軍佔領的失土則可能永遠也不會再重新加入烏克蘭......而那裡是卻是烏克蘭最重要的重工業區。

如果說與俄羅斯在軍事上的對抗是抵在胸口的刺刀,那麼北方二號線的天然氣管線開通,就像是直接在輸送血液的動脈上綁緊束帶。從此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就不需要繞經烏克蘭,也不須支付烏克蘭龐大的天然氣輸送費。在少了重工業的產能以及廉價的天然氣之後,烏克蘭在經濟以及財政上能做的選擇便十分有限。

10326695b烏克蘭現時貧窮人口達25%,人口自1990年開始已流失超過1000萬人,不計頓巴斯地區分裂,人口也流失了750萬,單單2015年至現在,已流失了200萬人......人口流失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過於貧困的生活而被迫遷到歐亞各地謀生,而留在當地的老年人口就更貧窮了。(YOUTUBE截圖)   

波蘭曾和立陶宛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並成為17-18世紀時東歐一大雄強。1600年的波立聯邦版圖西界,恰好和今日西烏克蘭與東烏的分界合重。這分界亦代表天主教化的西斯拉夫文化與東正教化的東斯拉夫文化對烏克蘭影響的分界。西烏在16世紀先被立陶宛統治,並以此身份納入波立聯邦的統治下,而無地農奴西逃至第聶伯河右岸,與同樣原因南逃的莫斯科公國民眾漸漸組成哥薩克人,這終於形成東西烏文化分裂的遠因。有趣的是,西烏現時經濟更加靠攏波蘭,甚至連政治取向都受其影響,尤如重演當年的「主從關係」,例如2015年烏克蘭曾立法紀念民族主義領袖班德拉(Stepan Bandera)成立於二戰期間的UPA(烏克蘭反抗軍),然而UPA由於曾大舉屠殺波蘭人,烏政府此舉令波蘭政府提出嚴厲抗議,嚇得時任總統波羅申科立時取消了這項法令……右圖為波立聯邦著名的翼騎兵。(網絡圖片)

   

歐洲的承諾隨著俄羅斯在全球影響力的遽增而遲遲無法兌現,依賴美國的前提是,烏克蘭必須採購更多美國的武器裝備與天然氣,來補足己身的缺口。隨著時間過去,當初革命的熱情在一年比一年難捱的寒冬中消逝,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迫使烏克蘭青年必須到波蘭或歐洲販賣便宜的勞力,就算你是大學生,通常能找到收入最高的工作是在波蘭的餐廳中打工。

而那一年在凜冬烈火中所描述的美好未來,她們在還沒開始前,就已經在冰冷中熄滅。

編按:自由之火已沒了,但極右之火正方興未艾。圖為2018年烏克蘭極右份子紀念東烏陣亡極右民兵。人權組織直指烏克蘭人權狀況十分令人憂慮,極右翼經常攻擊異見人士、少數族裔及同性戀者,而烏克蘭警察常對此視而不見。(網絡圖片)

發佈於 博評
By 2019-09-1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