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伊朗反艦導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2021-01-26 14:29:57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很多人都將「偉大先知15」演習的注意力集中在伊朗展出那艘明顯由油船改裝而成的萬噸級航空支援艦上,但整場演習還透露了很多備得令人留意的伊朗軍事發展,例如在彈道導彈和UAV上。(Youtube 擷圖)

1月16日,當全球關注點還在“美國能否順利完成總統權利交接”之時,伊朗舉行了代號為「偉大先知15」的軍事演習,期間試射了彈道導彈,並對外宣稱發射的是反艦彈道導彈。伊朗方面聲稱,實驗發射反艦彈道導彈是「偉大先知15」軍事演習第一階段的一部分。

新年軍演 反艦彈道導彈加身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在此次伊朗反艦彈道導彈試驗中,彈道導彈擊中了約860海哩外的印度洋上的類比目標,是否準確擊中預定目標,目前尚未得到外界的證實。而美國福克斯新聞稱,伊朗導彈的落點距離美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僅有86海哩。匿名美國官員則稱,「至少兩枚彈道導彈墜入海洋爆炸,碎片四散」,導彈落在距離一艘過路商船17.3海哩外的海面。

法爾斯3型主要是去年伊朗報復戰中準確命中美軍基地設施的Fateh系列固體燃料小型短程彈道導彈的反艦型。其已有相當反艦功能,不過最高速度都只是3-4.5馬赫,且是沒脫離大氣層再入的高空彈頭飛行,並以搜索雷達找尋目標然後俯衝命中的(圖片來源連結)

2018年,伊朗就曾公開宣稱擁有代號「法爾斯3(Khalij Fars III)型」反艦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在500公里左右。根據伊朗方面的資料分析,該導彈是由中國出口的「紅旗-2」防空導彈改裝。伊朗將老式的「紅旗-2」防空導彈改為兩級發射,在第二級火箭上設計有彈體小翼,這樣就可以確保導彈在末端攻擊時,可以進行彈道修正。從今次試射導彈的射程來看,應該不是以前公佈的「法爾斯3型」導彈,確系新的反艦彈道導彈,而具體型號和航程還沒有官方的公佈資料。

講起來,反艦彈道導彈並非高深複雜的武器,理論上伊朗現役的所有彈道導彈,都可以用作反艦導彈,關鍵就是必須知道目標的敵艦在哪裡,也就是說要具備即時跟蹤、監測打擊目標的能力。簡而言之,在茫茫大海上,要能隨時隨地掌握敵航的動向:現在在哪?即將去往何處?剩下的只要敵艦進入導彈的射程,按動導彈發射按鈕即可。至於導彈末端制導性能,以現在伊朗的國家科研能力來說,也並非難事。

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基於地形關係,伊朗的海上威脅主要來自阿拉伯海方向,而阿拉伯海北部本身也較狹窄,搜索範圍可大幅減少,更容易發現目標。圖為美日印澳四國海軍早前在阿拉伯海中部進行的聯合演習。(照片來源:Naval Institute)

因地制宜 無需高深技術加持

對於此事,美國媒體認為伊朗並沒有反艦彈道導彈,這又是伊朗的恐嚇手段,不足為慮。只是文中作者給出的理由居然是:反艦彈道導彈這種武器,全球也就是中國才剛擁有,現在的伊朗不可能擁有。筆者認為這個理由牽強至極,文章的作者完全就是戴著歧視性的有色眼鏡去看人看事。

誠如文中所說,伊朗目前缺乏精確定位的手段,但是伊朗的反艦彈道導彈的使用和中國的也有很大區別。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要面對的是廣闊的西太平洋,海域面積廣大,所以從觀察衛星到中繼衛星都要有。就目前來說,伊朗確實沒有各種先進的偵察衛星,而且也不會有其他國家會與伊朗公享衛星系統。然而現實中,這些設備伊朗未必都需要,因為伊朗需要觀測監控的,就是一個波斯灣而已,最多加上阿拉伯海的一部分。

展示伊朗空軍無人機發展的宣傳報道。當中除長程偵察機及查打一體無人機外,最惹人關注的是伊朗以10年前利用電子攻擊手段擄獲的美軍RQ-170「哨兵」無人機逆向仿製而成的 Saegheh-2無人偵察機。

如果需要發射反艦彈道導彈的話,伊朗用偵察機、大型遠端雷達也基本能滿足。特別是繁忙的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上,伊朗的偵察船也可以起到偵察和定位的作用。另外,別忘了伊朗這幾年飛速發展的各種軍事無人機,對於這類有一定隱身能力、長航時無人偵察機來說,發現並定位敵艦目標簡直易如反掌。

當然,文章只是美國媒體對伊朗反艦彈道導彈的一種分析,並不代表美軍的態度。截至目前為止,美軍對於伊朗的反艦彈道導彈試驗,並沒有表態。美軍只是承認伊朗試射彈道導彈,而且命中的地點離美軍航母很近,對於是否真正意義上的反艦彈道導彈,美軍並沒有表態。

有資料指出這次使用的導彈是伊朗較新式的中程彈道導彈Sejil-2,可快速發射的固體燃料加上"可能"的機動彈頭,似乎暗示它有一定的打擊機動目標能力。(網絡圖片)

對伊朗而言,最大的威脅可能不是美國航母,而是美軍駐阿聯酋達弗爾空軍基地的戰機部隊。圖為去年四月初移駐的美國空軍F-35A戰鬥機部隊。(美國空軍圖片)

逼於無奈  加固海上戰略防線

這次試射的是不是反艦彈導彈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朗政府的對美態度。正所謂:是否做好關乎水準,敢不敢做關乎態度。是態度決定了一切。首先自2020年以來,伊朗已經多次收到美國的打壓,從年初的蘇萊曼尼將軍遭遇定點清除,到年底的核專家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如今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此時如果不給美國一點強硬的信號,將來就不好和新一任的美國政府周旋了。

筆者看來,伊朗的反艦彈道導彈項目,未必是要徹底擊沉美國航母,而只是逼退美國航母。從地圖上來看,波斯灣是一個特殊的內陸型海域,整個波斯灣只有霍爾木茲海峽一個出口,而且還控制在伊朗手中,一旦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即使強大的美國海軍,也無力進入波斯灣水域。

早前伊朗海軍演習期間發現一段在淺海航行並露出一段天線的不明潛艇,及後有軍事媒體指這是俄亥俄級喬治亞號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雖然潛艇近似無害通過,但仍顯出海軍在波斯灣作戰的困境:太容易被困在霍爾穆茲海峽,伊朗相當容易就可以發現。(Twitter片段截圖)

從軍事角度看,戰時伊朗只要能把美軍的航母逼退到450-900海哩以外的海上,就是戰略上的成功。失去航母的掩護,單憑美軍現有駐紮中東波斯灣的兵力部署,想對伊朗大打出手將勉為其難。何況伊朗如果擁有了能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彈道導彈,用來打擊中東地區的陸地固定目標,豈非更加「易過借火」?

編按:當然,以為迫走航母戰鬥群就可產生戰略威懾效果可能太天真了,美軍在中東基地眾多,而且離伊朗很近,相對而言伊朗戰略縱深已有不足,對於美國空軍力量的突擊可能更脆弱。圖為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群島的空軍基地短期部署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美國空軍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1-2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