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網絡圖片/古天樂FB圖片
這篇學術論文題為《中國四川省叉襀屬(襀翅目:叉襀科)一新種》,提及新物種「胡古叉襀」(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是以胡歌姓名的拼音「Hu Ge」、古天樂姓名的拼音「Koo Tin-lok」加上拉丁化後綴「-orum」命名。
文章提到,藝人古天樂、胡歌低調參與慈善事業,謙抑自居的心態固然值得欽佩,該物種是為致敬二人,藉以感謝他們對中國西部山區環境保護與基礎教育事業的貢獻。
央視新聞圖片
據《成都商報》報道,該學術論文引用了不少古文,有研究昆蟲的教授表示,文章寫作風格怪,賣弄文采,胡說八道,「嚴格來說這甚至不能算是一篇規範的分類學論文」;而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受訪時表示,有關文章挑不出大毛病,能讓外行人感覺有趣,但在《世界生態學》上發表確實不妥,「審稿者可能並非昆蟲領域的專家」。
對於文章引起輿論關注,作者王俊潮向《紅星新聞》表示,這次論文是故意寫得非常詳細,主要是考慮到社會上的讀者,但反而讓個別專業人士產生了另外的誤解。對於自己寫作風格,王俊潮解釋是「學習祖師爺」,而國際動物命名法規並沒有強制要求全文用英語描述新種。
實際上,外國也有以名人命名新物種的例子,在2012年,澳洲科學家將一種罕見的牛虻(horse fly)命名為美國流行音樂歌手碧昂絲(Scaptia beyonceae),研究人員更形容其為「蒼蠅界古往今來第一天后」,以此向她致敬。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