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演習模擬不足以斷定未來

2021-04-02 23:28:28 最後更新日期:2021-04-04 18:03:17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image 5a7170f445c1a4 43317131編按:現時美軍或智庫們經常推出一些建基於兵棋推演的報告,指出美軍無法於西太和解放軍抗衡,或者國軍遇上解放軍突襲便迅速潰敗之類。然而他們若沒公報推演的詳細設定或者接戰的環境設定,那其戰果或推論某程度上是成疑的,畢竟若果研究員有既定立場,只要選擇最有利的接戰環境設定或者在參數上修改,就可以導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事實上,有些軍迷甚至會稱這些報告為向元老院要錢的報告,因美國的參議院(Senate)和羅馬共和國的元老院使用同一個詞語。(網絡圖片)

 

最近全球有多個智庫、官員與專家,分別依據個人研判分析結論,或是藉由系統化之兵棋推演結果,針對臺海可能發生武裝衝突之前提要件、時機節點、發展狀況、作戰規模以及最終結果,提出極為大膽預測。由於此等推估論斷都是在相當嚴肅場所公開發表,或是透過相當嚴謹媒體報導轉述,因此自然就引起多方關切,甚至都引據作為陳述本身觀點與主張之立論基礎。 

但是不論發表此等推估研判之資訊來源多麼權威,其仍無法改變演習模擬不足以斷定未來之殘酷事實,因此與其讓吾人情緒與思維隨著此等推估預測結果打轉,毋寧腳踏實地面對未來情勢發展,提出最為務實之應對方案。 

兩岸關係不睦是所有人都可理解之政治現況,造成此等現況原因相當複雜,各方都堅持其本身政治算計,同時亦將臺海情勢發展,作為約制未來大國強權在國際舞臺相互應對縱橫捭闔重要關鍵;因此相關學者專家與智庫以臺海情勢為課題,進行分析研判確實不令人意外。 

 Screenshot 20201107 210912 Facebook 1編按:設定良好、不帶立場、推演有序及判決合理的兵棋推演,其實可以讓研究者 / 指揮官發現在特定情況下,某些屬正路但有可能讓指揮官陷及部隊入困境的戰略部署,並提出可以修改的方法與機會。由此引申的反思,可作為日後戰略部署的重要參考。圖片截自文章Wargaming in the Classroom: An Odyssey )

基本上可運用於推估未來情勢發展之學術模型,在數量上相當之多,其切入角度與理論基礎差異甚大。同樣運用情報研判手法來推估未來情勢發展,相關技巧更是五花八門,因此所獲得結論自然就會南轅北轍截然不同。 

不過能夠受到各界關注之推估結果,必然都須聳人聽聞,否則就難以引人關注,這就是為何能夠獲得媒體報導或是透過專業社群管道轉述之推估結論,個個口味都是重鹹重辣,不去作出強勢預言鐵板直斷,堅持態度持平提醒其中變數甚多,難以斷定未來之觀點,無法獲得國際社會重視之重要因素。

1 0CD美國陸軍正與智庫及加拿大友軍進行的The Unified Quest Homeland Operations wargame 2011演習。(Youtube擷圖)

運用軍事模擬演習技術進行戰爭推估,在近年來逐漸興起,在資訊科學、數學理論與計算機技術包裝下,各種科學技術意象符號讓人眼花撩亂,讓模擬科技彷彿成為另個足以推估未來世事變化之神奇水晶球,因此諸多推估臺海武裝衝突可能樣態結論,都是依據某些軍事演習模擬結果,作為其論述觀點表達判斷之理論基礎,但其準確性卻是絕對令人無法恭維。 

 2016 06 10 Série Zhurihe 09編按:解放軍的朱日和藍軍模擬對戰,其實算是一種大規模實戰式模擬加兵棋推演的大型對戰演習,除了專業扮演假想敵部隊的藍軍(195機械化合成旅)設定上參照有質量優勢的美軍外,受驗的紅軍更會隨機遇到意想不到的模擬打擊,令他們甚至未開始演習就已處劣勢,例如受全頻帶式強電子干擾、受化武攻擊,甚至直接被戰術核武「消滅」一半部隊。這些極惡形勢,往往是考驗指揮官及士兵能否在劣勢下正常交戰,甚或能否扳回既有劣勢。(圖片來源:新浪軍事)

就模擬科技來說,基本上分成三個面向:模式分析(modeling)、操作模擬(simulation)以及推演模擬(gaming)。模式分析亦被學術界定位成分析式兵棋,其係針對小規模、條件嚴謹與樣態單純之作戰場景,運用計算機處理大量資料與計算能量,透過特定迴歸演算技巧,以便反覆進行多次特定接戰模式後,獲得最終交戰結果。 

此等面向之模擬科技,曾經在二次大戰大西洋對抗德國潛艦威脅,如何編組與設計護航作戰兵力部署、運用與運輸船團,獲致相當具體結論。同樣對於能夠進行多次重複接戰之消耗性戰鬥,諸如不列顛空戰中雙方戰機作戰耗損與人員傷亡分析,甚至是兩伊戰爭時雙方互相運用地對地導彈攻擊對方,此等可以嚴格控制作戰過程各項變數之場景,此等模式分析(modeling)才能適用。 

下載 13編按:飛行任務模擬實也是軍事模擬的一種,且更能模仿航電的操作模式,適合日常武器訓練模式。不過作動在飛行員身上的G力機動訓練,就難以模擬了。(圖片來源:復興軍事網)

至於操作模擬(simulation)則是用於訓練人員操作各項軍事儎臺,運用仿真科技將操縱戰機、艦船或戰甲車輛時,操作人員能夠感知到之外界環境,以及透過人機介面,操作者所能獲得此等軍事儎臺實際產生之運動效應,甚至再加上模仿武器射擊等作戰功能,讓操作者不必運用實體裝備,就能夠透過模擬系統獲得操縱軍事儎臺,再加上運用其所配備武器系統之臨場感受。 

除針對軍事儎臺之戰術運動、起降與靠泊作業所設計之模擬系統外,許多武器裝備與戰鬥系統目前都已經隨著系統裝備本身,就設置提供人員操作訓練之模擬子系統,透過虛擬信號產生器,直接讓操作人員利用實際系統進行訓練,只是此等模擬過程都會與實際運轉機件以及武器彈藥加以隔離,否則就會產生誤射誤擊情事。數年前中華民國海軍發生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其原因就是誤將發射火線裝上,所以在模擬訓練過程中發生誤射導致慘劇,實乃最具體案例。 

l9u6 fxtsatn8108221編按:雄三飛彈誤射事件的主角-錦江級飛彈巡邏艦金江艦。根據「軍武狂人夢」網站報道,該艦相關人員進行模擬發射任務中,在飛彈發射器接上火線的情況下,於系統迴路檢查後忘記將系統從「作戰模式」切換回「模擬模式」(接火線是訓練的必然步驟,但之後要切回模擬模式),然後飛彈操作中士在戰情室沒人的情況下練習發射程序指令的同時也沒發現飛彈接上火線,結果把飛彈直接射了出去。這亦反映了該飛彈系統的防錯誤設計做得不足夠,難以讓艦員理解該彈正在什麼狀態。(照片來自新浪軍事)

最後就要談到推演模擬(gaming),此種模擬演習規模可大可小,除軍事演習活動外,法律系學生透過模擬法庭演練訴訟攻防,商業系學生透過模擬股市交易所演練商業證券交易,甚至醫學系學生運用解剖教學,來說明醫療程序,其實都是運用同樣理則來進行推演模擬。 

推演模擬必須先設定戰題(scenario),以便引導整個推演過程;撰擬戰題之實質內容幾乎就能夠決定整個模擬推演發展趨向。有些戰題相當符合實際作戰場景,但亦有些戰題為屈就於演習條件,甚至在演習前上級指導或是暗示希望獲得特定結論時,不免就有可能失實。以往有些軍事採購決心難以說服社會大眾,就有國防首長希望運用演習結果來證明某些儎臺所向無敵,這卻更證明這些高層人士連推演模擬最基本常識都不具備,因此更成為各界談論之笑柄。 

2o16ro56oq2s486092054q6095s42p8r編按:電影《決戰中途島》史上著名的日軍兵棋推演,是戰爭史上著名的兵推反面教材。當然電影偏離史實的是,南雲忠一因為身份問題其實並沒有參與推演,而當年兵推中紅藍兩方的代表-參謀長宇垣纏及艦隊戰鬼材之一的松田千秋大佐(後少將)變成路人甲乙。這件史詩級蠢事也反映了兵棋推演可能出現的隨意性 / 評判主觀意志問題。(影片截圖及網絡圖片)

由於推演模擬(gaming)過程變數甚多,有時很難讓整個過程順利依據原定演習構想發展,因此不免會要求演習裁判官介入干預,運用發布臨時狀況,迫使參加演習單位轉向特定作戰情境。更加上交戰過程中,如何裁定雙方接戰結果,亦會影響演習部隊後續用兵決心與應對方案,所以推演模擬雖然就戰題來說,在表面上是有個劇本,但在實際演習過程中,其實是不斷地修改劇本,而演員就必須隨時依據最新修訂劇本,繼續將戲演下去。 

ss794 2 1編按:國軍漢光兵演中除有公開的火力展示環節,還有電腦附助進行的兵棋推演。不過根據之前參與過兵推的一名國軍前潛艇艇長表示,他所領導的解放軍潛艇成功擊沉國軍基隆級導彈驅逐艦兩艘後,卻被高層硬生生的判斷為沒被擊沉。這不禁令人想起中途島海戰前聯合艦隊那次兵棋推演……另外漢光演習的兵棋推演經常出現「無雙」式戰果,似乎反映他們可能過份削弱對方實力或誇大已方能力的想法,若真如事,這不能算一種很好的兵棋推演。圖為國軍的海虎號潛艇與反潛直升機S-70C。(圖片來自國軍海軍及MDC網站)

許多不理解推演模擬真正功能與目地人士,往往就會高估推演模擬所獲結果,其實推演模擬不再於尋找如何做才會對,而是要確認如何做必然錯。兵書上有所謂「戰勝不復」之說,就是以往獲得勝利之作戰方案,絕對沒有任何可能重演,因為影響戰爭發展之變數多如牛毛,絕對不可能讓所有變數都再出現同樣狀況,所以誠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謂「得意不宜再往」,不要妄想再拿老招在戰場求勝。 

從以上對於演習模擬各項說明,吾人實在不必聽信任何針對臺海衝突特定演習所獲得之結論。命運是掌握在本身手中,冷戰時期預測兩大集團在歐洲展開大規模衝突之預言與推演多如牛毛,最後這些鐵口斷言還不是紛紛跳票。與其相信這些最壞打算之推演結論,毋寧誠實面對真實世界,才能夠真正掌握未來發展趨向。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4-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