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設計圖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審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於改善中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中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究竟學者如何評價今次的改變?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教授翟振武5月11日曾表示,現今「二孩政策」已滿足國內絕大多數民眾的生育需求,因此不管是放寬至「三孩」還是全面取消,對人口格局和生育率的影響輕微。
翟振武認為,出生人數下降主因是育齡婦女人數下降,加上現今民眾的生育意願,主要受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條件影響,而非生育政策限制,更重要是建立更好的生育支持制度體系,例如建立普惠制的託兒所體系、降低生育成本及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等。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日前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亦有相似看法,他認為在開放政策同時,家庭生育友好政策配套要跟上,國家應重點關注托育服務,而在性別平等上也要做好制度安排,因為很多女性擔心影響就業和晉升,所以不想生育,長遠來說,也要降低教育成本。
陸傑華形容,高房價現在成為大城市的避孕藥,如何破解這個問題成為關鍵,這些城市放開生育後,生育率還是很低,「不可能只靠這些城市自己去解決,還是要從國家層面進行政策設計」。
據《中新社》引述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指,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對人口觀念的變化會有一定積極作用,民眾會逐漸意識到「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他認為,一種文化想傳承下去,必須具備一定人口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口問題不光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和文化的承續問題。
中國近年不斷放寬生育政策,在微博上,內地網民對「三孩政策」反應不一,有網民支持當局調整生育政策,認為放寬後選擇空間增大較好,但也有人批評當局政策「治標不治本」,直指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更何況是生育。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