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趣聞——管數多到無法想像的機砲?

2021-06-01 18:57:46 最後更新日期:2021-06-02 12:52:32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2560px handan 579 frigate type 1130 ciws side view 1622032454現役的11管30MM近迫武器系統與及演講用幻燈片中展示的20管30MM機砲。(中國軍網及網絡圖片)

 

日前國內網上出現數幅照片,照片似乎是在一場大學講座中拍攝的,照片中出現兩種多管大口徑機砲的設計與原型機,當中更有射擊畫面。這兩種機砲其中一款似乎是現時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的雙管型,而另一種則是破天荒的使用上20管的30毫米砲的巨型格林機砲!而且有可能是史上管數最多的單挺格林機砲!

問題在於,解放軍搞出達到20管口徑的巨型機砲(或者雙聯11管機砲),究竟想幹什麼?

 

64e729c4aaecc278dea5d65f23518399有關於二聯裝11管30豪米砲,似乎只有3D圖,連實物都未有;有些動漫迷看了這個設計,索性略帶調侃的問道:老解是要造重裝高達(右圖)嗎?(網絡圖片)

 

美軍現在正逐步推行的分散殺傷模式,透過網絡及傳感器互通敵方資訊,涵蓋多種導彈,當中除可能有反艦彈道導彈(由陸基發射,可能要2020年代後期甚至2030年才出現),還有高超音速反艦彈以及各種分散式殺傷用的高隱身反艦導彈,例如NSM和LRASM等。由於未來可預期需面對的反艦導彈數量大增,解放軍除了需研發無人機及長程防空導彈組成的防空網絡外,還要有由中短程防空導彈及強力近迫系統。

 

E11 VD3波特蘭號船塢登陸艦(LPD-27, USS Portland)現時仍在測試LWSD固體激光器,並已於去年的測試中擊落無人機。然而實驗結果表明由照射到擊毀,還是需要5秒以上……這反應顯然遠還未達近迫武器的基本要求。(圖片來自美國海軍,測試片段可看這裏)

 AASAC在分散殺傷概念下,具備一定隱身能力而從不同載台發射的LRASM及NSM反艦導彈,大大加強了海軍的防空壓力。(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及Navy Recognition)

 

事實上,不單中國需面對大量的反艦飛彈,美國亦然,故大家除著眼發展可大幅擴大外防空圈防空距離的CEC作戰系統、以及部署更多的中短距離艦載防空導彈外,還著眼於近迫防禦武器中的「顯學」-高功率固體激光砲。然而由於高功率激光砲在海上照射仍會相當受有效射程、空氣質素、照射時間及目標抗燒融效果等所影響,而且散熱能力和照射時間也會影響其連射與對付多目標的能力,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激光近迫系統才能完全實用化並大量配備。在這個情況下,實彈速射近迫武器似乎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尤其是可以進一步提高射速 / 投彈量的武器。個人估計這兩種射速可能超過2萬發/分的設計,若不是想搞出更密集的彈幕、以在更安全的距離外把高速高動能的目標(如高超音速反艦彈)徹底摧毀,就是想在更短時間內形成標準彈幕並迅速轉向攻擊其他目標。

 

 

E11 V5jWQAUAanx20管機砲試射片段,片中可見該砲明顯有兩個擊發機構,另外側面圖片沒有顯示任何俯仰機關,這機砲明顯是用固定砲架。(網絡圖片)

 

然而,若回顧武器研發歷史,會見到若非有全然創新的念頭,單純將已有結構巨型化、多管化,很容易會陷入「麵多加水,水多加麵」的怪圈之中,例如這樣的速射武器應該可達到20,000發以上的射速,但砲管總重、射擊機構、抗後座力與穩定結構都和原有機砲有極大差異,而且需要進一步強化結構才能抵受「加倍」的威力。這樣只會令結構重量大增,而且靈活性及快速指向性可能也有所下降,這對需要快速指向目標的近逼武器系統是個大忌;同樣問題亦應出現在二聯裝11管機砲上,而且二聯裝有同樣的砲尾擊發裝置,甚至可能比這20管砲更重……

E11 VD5將攔截距離盡可能延長(而不是單純追求彈幕),似乎是現時近迫武器的發展潮流。圖左為加裝加裝Strales套件(一套與砲塔聯動的射控雷達)的OTO 76MM快砲,圖右為紅旗10型,系統布局和公羊差不多(但暫時未見雷達導引功能),但導彈氣動佈局差異很大。和公羊一樣,紅旗10也是拿老解現役的空對空導彈(直升機用的天燕90)改良而成的。(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

 

另方面,大部分動能撞擊型的近迫武器系統,射程都有限制,就算加上更精確的瞄準系統,4公里也是極限了,然而對於超音速以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而言,3-5秒就跑完,即使被攔截成功,彈身碎片仍有很大機會依慣性前進並擊穿艦身,為這只有3-4公里射程而開發全新的射擊武器是否值得?事實上,歐洲國家已轉向使用OTO 76MM快砲當近迫武器用,而美、中則更傾向以射程10公里的高精度短程攔截彈(RAM與紅旗10)補充現有的近迫武器系統,單單只改善要求極限射速的近迫武器,開發價值似乎......

 

再講,單單由樣砲的裝置與射擊來看,這砲的射擊裝置雖然類近H/PJ-11型近逼武器系統,但似乎未看到裝有俯仰機結構,而且發射時也見不到砲彈殼傾瀉出來,而且和H/PJ-11型很不同,這砲兩側未見原有彈鼓結構,推測彈艙與拋殼處均在該射擊裝置的底部,類似AK-630那種比較笨重的結構一樣。由射擊設施相應簡陋(甚至地面砲架可能是固定式),而且結構相當笨重觀之,甚至可以大膽講句,這個很可能只是解放軍探索將來海軍或要地防空用武器的新發展路向的樣砲,並非代表真的要發展這類誇張的重型機砲。

E11 VD4這是5年前中國某研究單位送給中北大學的重砲,公開資料稱為「125MM多功能砲」。這砲沒有任何現役紀錄,而且砲架雖來自59式130MM加農砲,但砲尾有明顯內砲盾結構,炮架部位的延伸外形也很特別,似乎是在模擬自走砲砲塔的部分結構;另外其口徑更接近坦克砲,且倍徑達到60倍以上,砲彈也是明顯的定裝彈,和現時解放軍用的標準坦克砲完全是兩回事,更妙的是,此砲甚至有對空功能。有指這可能是該單位特別研發的彈道測試砲,並和該彈位次世代火砲的先期研究有關。(圖片及資料來自連結)。

 

事實上,就算不在戰時,只要經費足夠的話,部分研究單位也會推出一些只作部分實驗用途或驗證某些研究成果的半成品,用來進行分階段測試或者驗證理論是否正確、實用,就算測試成功,都可能只作技術儲備。有些東西甚至只是純粹「測試」用,或純粹作為開發人員「練習」的產品,由一開始就沒有量產計劃

類似的事,無論中外都進行過不少,而且就算是試驗成功或具可行性,也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沒被採納,例如可靠性不足、效果未足以完全超越舊有系統、具潛在危險性,或者效益得不償失等。過去也有很多實驗成功並具有相當可行性的軍事裝備或計劃,都因為安全性、成本效益或對過去使用習慣改變太大,用家無法適應而放棄發展,或者服役壽命短暫,例如:

 FSA金屬風暴首個36管樣砲試射,以及其砲管內彈體放置示意圖。每發砲彈發射後,其燃氣會令第二發彈後的藍色「裙套」膨脹並封住燃氣,防止後面的推進葯被點燃。這設計雖巧妙,但缺點是要研製全新的彈葯,降低後勤通容性。(照片來自連結)

1. 「得個名」的金屬風暴?

有點年紀的朋友都知道2000年代初期,澳洲一間新成立軍火公司開始在當時初起的網絡上廣泛宣傳其得意之作—號稱用最簡單的結構達到射速100萬發 / 分的電點火多管砲,名為「金屬風暴」。一時間盛傳中國購買了專利,一時間又說美軍引入研究,風頭一時無兩(但這些消息一直沒法證實)。等到這公司清盤時還是沒有任何實用產品出現。事實上金屬風暴的電點火擊發裝置的確可達到那個理論射速,然而由於彈體連推進葯是一串式預先安裝在砲管內,推進葯不能太多,否則可能引爆後面彈葯;另外每個預裝砲彈所經砲管長度都不一樣,亦即是說每發砲彈彈道都不相同,難以精確射擊。嚴格來說,「金屬風暴」現階段其實只能用於大範圍的彈葯散佈器上,技術可行,實用性很低就是了。

 

皇家海軍橡膠降落甲板的測試片段。

 

2. 航母用橡膠降落甲板?

戰後航母開始使用艦載噴射機時,部分航空設計人員認為若艦載機不用起落架,可省掉相當多的重量,從而提高飛機的起降性。不過沒有起落架的飛機如何降落?當時英國有研究人員認為可在航母的降落甲板上鋪上厚實的橡膠墊,並讓飛機鈎上著艦鈎後以機腹降落。他們真的進行了多次實驗且幾乎全都成功(連美國海軍也一起玩),飛機的結構也沒受嚴重的影響。然而實驗算圓滿,但軍方最終沒有採納,一來巨大的膠墊會嚴重阻礙艦載機的移動(同樣,沒有起落架的飛機也需要移動車架在甲板上移動,相當不便),而且防火損管問題會十分難搞;更重要的是,若飛機要在野外迫降或在沒有膠墊的陸上機場著陸,沒有起落架根本是不可能的!

 土戈大尸AW01UP彈的彈體,外形其實較接近反潛火箭彈,且也不能算高速構形(左)。其在低空展開後會成為一端是降傘一端是爆炸物的繩纜,當有飛機碰上繩纜,240克重的爆炸物就會順勢撞向飛機。現存的UP發射器的照片多為由後面拍攝的,唯有以CG展示其前方畫面了(右)。連結1連結2

3. 火箭推進防空飄雷?

二戰前的防空作戰中,有一種稱為氣球飄雷的東西,用以干擾、對付長程轟炸機對城市的轟炸。英國科學家Alwyn Crow想出把這種東西換成降傘並搞到軍艦上,成為艦載防空武器,其研究成果就是7吋的UP火箭(Unrotated Projectile),一種可在艦艇周圍或魚雷轟炸機前面快速佈置多個飄雷的一種武器。不過這武器生命很短,1939年11月邱吉爾要求緊急開發這種武器,大約次年6月就開發完成(可能因法國投降及德國可能登陸英國而加快),1941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拆除。究其原因,除了裝填速度慢外,這種降傘飄雷高度較低(300米),對俯衝轟炸機沒有什麼效果時,連魚雷轟炸機都可輕易避開它;另外其固體火箭也十分易燃,在艦艇甲板上一旦中彈就會引發大火;更有甚者,若果風向不對,這東西可有機會吹回甚至砸到艦上!事實上,日本海軍在二戰未期引進的噴進砲,都有類似問題,但他們用的至少是定時引信的高爆彈,比這個飄雷有效多了。

 

64e7C-103繪圖及發射圖,其裝葯及砲彈重量比同期幾類蘇聯核子超大型迫擊砲都要大,由於其砲尾排氣裝置可靠度較差,試射至少出現兩次炸膛並完全摧毀砲身。(圖片及資料來自以下連結)

 

4. 史上最大無後座力砲?

與2A3及2B1同一時間,蘇聯另一設計局還研發一種射程更遠及裝葯 / 發射葯量更大、但仍可搭載在機動平台上的核子大砲。該砲代號C-103,由CRI-58設計局設計(這設計局後來併入能量設計局),口徑達420MM。由於50年代初期蘇聯核武設計緊湊度最小也只能縮到400MM直徑左右,故被迫使用這個口徑。這砲發射葯裝量比之前兩者更,設計上是點火後部份推進葯燃氣會在砲身後方的排氣管釋放,借以減低後座力。所以這砲由T-10M發展而來的底盤可以造得較小較輕;相對地,2A3及2B1要額外增加兩軸。而比較起來,C-103用的砲彈也更像正常砲彈,容積更大。不過本砲打了五發後,砲尾的氣體釋放裝置就開始出問題,無法及時洩壓,最後令砲身壓力太大,「谷爆(香港俚語)」了!修理後進行第二次試射,再次「谷爆」!結果該砲被判定為設計失敗,出局!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6-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