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政府新聞網圖片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會於22日舉行,有市民要求政府再次派發消費券。特首林鄭月娥回應表示,派發消費券涉及很多公帑,要考慮政府財政情況及當時香港經濟再作決定。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23日於《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消費券在月初派發時效果明顯,然而近日效果已減弱,零售業界亦有此感受,故已重新開始增加折扣優惠,如同在消費券派發前的情況。
李兆波表示,消費券難以減低失業率及實質提振經濟,根據經濟增長率、失業率和通漲等經濟數據,可見目前已出現「樽頸」的情況,始終關口未開放,許多經濟活動仍停滯不前,因應世界疫情持續,預期未來一段時間經濟數字會呈膠著狀態。
對於如何量化分析消費券的效用,李兆波指,消費券整體約360億元,在2019年示威前,每個月零售額都比起此數字為大,約380至400多億,餐飲業方面則是每月約90億;由此可見消費券提振經濟的效果有限,惟亦要視乎市民有否額外用錢,但他認為市民意願不大。
李兆波贊成政府再次派發消費券,亦認為政府財政儲備有此能力。李兆波指,雖然對提振經濟效果有限,但利好市場氣氛,而派發亦要有效率和及時,不要像今次拖延那麼久;他建議政府可加入條款,如澳門派發5,000元作消費,另外3,000元作折扣,以吸引市民動用私己錢。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