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北部都會區「必賺」?廿年建成是過分樂觀?

2021-10-07 12:31:26 最後更新日期:2021-10-07 13:10:1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20211006191018386政府新聞網圖片

建設北部都會區成為《施政報告》的焦點,特首林鄭月娥承認未計過預算開支,但強調是「必賺」。有意見指,規劃的效益回報必遠超成本,惟遠水救不了近火,若當局仍龜速辦事,本世紀中葉能否完成,實令人懷疑。

林鄭指未計過都會區開支

特首林鄭月娥昨晚被問及都會區預算開支時,她坦言無計算,但從歷史來看開拓土地必定賺錢,如現金流不足,部份工程可透過發債來支持前期投入。她又希望社會不要太短視,例如「明日大嶼」計劃是花費一大筆錢,但他日商業地、私人住宅地、出售居屋時可賺回成本。

開闢土地需要預先投資

《信報》社評認為,理論上林鄭講得沒錯,有了土地自然能夠創造財富,因此政府不可能在開拓土地工作上蝕本,但實際上開闢土地要預先投資,及後的賣地才可取得回報,周期至少耗上十年八載。

兩個願景同時進行或增財政負擔

社評分析,「明日大嶼」造價預算超過6千億元,北部都會區土地房屋加交通基建,相信或達1萬億元。如果兩個願景同時進行,難免令人憂慮政府的財政負擔,「下屆政府如果繼承『林鄭概念』,不得不精打細算,以免掏空庫房兼疊加負債。」

效益回報必然遠超成本

不過,《明報》社評指出,北部都會區有助深港合作及灣區融合,同時亦為香港發展升級轉型鋪設台階,成本投入雖然不少,然而由此創造的價值,卻是無可限量,效益回報必然遠超成本。

20年內建成都會區存疑

社評認為,外界真正要擔心的是這鴻圖大計到底要花多少時間,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水深火熱,北部都會區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局擬設副司長負責領導、考慮將政府部門搬入北區,無疑有助計劃推進,「如果當局依舊龜速辦事,本世紀中葉是否可以完成發展,實在令人懷疑」。

當局將研究精簡程序

《頭條日報》社評表示,這是繼「明日大嶼」後另一個重大發展舉措,完成之後將可達至多個目標,值得支持,但需時太長,政府必須仔細設計,謀求加快實現。

社評政府內部亦知悉北部都會區如要在約20年竣工,按現有程序或存在風險,因此有消息指,如果開發地帶涉及濕地及相關緩衝區,當局將研究是否可放寬及精簡程序、評估生態影響、提高發展地積比等。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1-10-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