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香港需要建立心戰防線

2022-04-22 12:49:32 最後更新日期:2022-04-22 18:01:32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上篇說到台灣十分關注認知作戰、心理戰,為應付現時國際局勢和可能的台海衝突,香港應建立心戰防線。

該文發布當日(20日),剛巧台灣華視早上的新聞播報,赫然出現新北市及台北港船艦遭大陸導彈攻擊的快訊字幕[註1]。雖然,事後華視澄清是誤放新北市消防局錄製的防災影片,並向公眾道歉,但為何新北市消防局的防災影片會述及「大陸導彈攻擊」呢?這個就沒有解釋。那究竟是真的誤報,還是心戰防線的手段,為將來作準備的一次預演,為台灣大眾打定心理防疫針呢?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但可確定的是述及導彈攻擊,一定不是一般的防災預警訊息。更巧的是,同日下午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的YouTube 帳號被Google關停[註2]。這些事在同一日之內發生真的耐人尋味。

4月20日早上,台灣華視新聞播報中的快訊字幕出現解放軍攻台的訊息。(Facebook專頁@軍情直播室剪輯版本)

說回心戰防線如何建立。首先,我們要認清「唯心戰場」是「非理性的、主觀的、偏心的、雙重標準的」,就像愛情一樣是盲目的(讀者可看看筆者早前的《政治像極了愛情 香港變革需先培養愛國情愫》一文就會明白這個比喻)。因此,為何二戰後美軍發動那麼多次戰爭,死了那麼多婦孺,破壞了那麼多地方,世界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是「正義」之師;為何美國國內那麼貧富懸殊,基建那麼爛,紐約地鐵常有人隨處小便,美國某些地方隨處有路宿者,槍擊連連,「零元購」處處,世界仍然有不少人認為那裡是美好的國度?當然,美方壟斷著媒體話語權去影響世界群眾是原因之一,即使一些負面的資訊多多少少都有傳播開來,但卻打動不了大部份人,尤其生活在那麼糟糕環境下的群眾。因為美國及西方已向受美方傳媒、社交媒體影響的群眾,建立了心理防線。

李泉的文章《為什麼中國的敘事越來越難以影響美國民眾?》,就指出了美國及西方的心理防線和其攻守兼備的特點:

「還有一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側面,那就是美西方自身內部的心理防線建設。其所展現出來的「攻守皆備」的特點和效果值得中國重視。」

「在西方特別是美國二戰之後積累起來的政治傳播文獻中,關於媒体如何通過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框架(framing)和啟動效應(priming)這三種主要模式來左右大眾心理認知的研究已經汗牛充棟。」

「如果要達到最大效果,就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準備、鋪墊過程,然後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效用。這樣的一種心理建設過程本質上既是防守,同時也是一種進攻手段。」[註3]

去年筆者論建制派輿論戰的三篇文章中,已述及西方和反對派如何影響近年香港社會的認知和心理變化,以至建制派的應對之道,當中亦有提及議題設定及以OCEAN心理分析方法,實行分眾傳播。但李泉的文章對筆者另有啟發,是認知和心理戰是攻守兼備的,而不單單只是進攻的。即是西方和反對派對香港社會的認知和心理戰,不是純進攻性的,反過來是能夠形成對親西方意識形態的心理防線。因此,建制派不應只築構「大陸和香港的共同想像」,還要打破美英所建構的「西方和香港的共同想像」。

延伸閱讀:【博評】無雙直傳:建制派打不好輿論戰?齊來認識「峰終定律」與「認知作戰」
     【博評】無雙直傳:建制派要打好輿論戰 需先重構「共同想像」
     【博評】無雙直傳:建制派可以打好輿論戰 從「議題設定」開始

前述三篇文章已提出,受眾選擇性接收、記憶和遺忘訊息,是因為訊息和受眾的價值觀和信念不一致、不協調而為免造成「認知失諧」的心理防衛機制。若要訊息增強傳播效果,讓受眾會接收、會記憶、不遺忘,就要打破受眾舊有的價值觀和信念體系。即是不能只說國家的優點,同時還要說出美西方的缺點,對美西方的價值體系進行解構,對西方的「民主、人權、自由」等價值解構並重構。就如同美西方對發動顏色革命或尋求獨立的地方,對當地的價值和文化傳統體系進行解構,再重構當地的價值和本土意識一樣。因此,打破他們的心戰防線就得用西方的方法來反西方,用西方的意識型態和價值觀來反對西方的意識型態和價值體系。


筆者認為,即使美國國內存在貧富懸殊、基建破爛、隨處有路宿者、每天有槍擊、「零元購」,但世界仍然有不少人認為那裡是美好的國度,究其原因,是美國及西方已向受其傳媒、社交媒體影響的群眾建立了心理防線。此視頻為專門講述美、英、加無家可歸者故事的YouTube頻道。(視頻來源:Invisible People)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有些矛盾,既然西方已對自己及親近其意識型態的別國群眾建立了心理防線,而人又會對不合自身價值觀的訊息抗拒,避免「認知失諧」而進行心理防衛,那麼怎去改變價值體系呢?

筆者會這樣回答:這個情況就好比愛情,你愛過多少個人呢?明明好愛好愛一個人,為何最後又會好恨好恨這個人呢?又好比宗教,有人從從不信神到信神,亦有虔誠的教徒成為無神論者,更有不同宗教信徒改信另一宗教。 這些人的價值和信念體系不是有改變嗎?他們先前沒有抗拒過別人的愛意?沒有選擇性接收、記憶、遺忘其他宗教的訊息?到最後為麼他們會改變?

問題就在於筆者在這幾篇文章提到的「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 MOT),刺激不足、出現的頻率不夠,未能打破固有價值觀和信念體系。而且這些「關鍵時刻」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國家優點外,亦應有美國及西方的缺點。特別是美國雙重標準的事情應多加宣傳,以「民主、人權、自由、公平、正義」來審視美國,主動發掘美國的雙重標準,把美國價值及信念體系的虛偽性更多地暴露,對受美國及西方價值信念影響的群眾,要造成足夠的刺激產生「認知失諧」,動搖或打破固有的價值信念體系。這樣建制派的訊息才能正確的傳達,否則這些訊息只會被另類解謮及曲解。

同理,要建立心理防線,就需要在群眾中建立自身的價值信念體系,只要大部份群眾能建立,社會的心理防線就形成,群眾自然會選擇性接收、記憶和遺忘對方的訊息,到時對方的宣傳、心戰和認知作戰就會大打折扣。香港是一個開放城市,訊息自由流通,建設心戰防線實屬必要,當然任何建設都要部署及時間才能建效。

最後,據聞現擔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21日在其社交媒體引用了《孫子兵法・九變篇》的一段來回應德國當日呼籲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特別是重型武器供應: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356D1CEA0C40A9A8A7151A75E7358E94FE1E5EC5 size113 w978 h459俄羅斯《觀點報》擷圖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參考資料:

  1. 台媒現重大事故 網民怒批「染綠即殘」》  2022/04/20 點新聞
  2. 李家超YouTube 賬戶遭無理關停》 2022/04/20 點新聞
  3. 為什麼中國的敘事越來越難以影響美國民眾?》  2022/04/15 李泉 觀察者網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04-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