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監偵軍事動態與新聞發佈之兩難

2022-05-05 23:27:49 最後更新日期:2022-05-08 11:50:00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kc borderdogs comp 780x470編按:試驗性在美墨邊境巡邏、標定所有企圖越境活動的機械狗,(圖片來自連結)

 

全球各個不同國家基於國家安全考量,都會對其國境周邊軍事活動情態,進行監控偵察與情報蒐集作業。尤有甚者是因為考量廣義之國家安全因素,針對非法移民、運送毒品以及其他類型走私活動,換言之就是針對非傳統性安全威脅,執行司法取締、偵辦與調查活動。

當然國際社會亦有些強權大國,會權衡其國家利益與軍事實力,派遣軍事機動儎臺遠赴位於國際海域之重要戰略水道、海峽與地形要點,透過經常性兵力部署,期能掌握該海空域之軍事動態,以便儘早掌握相關情報資訊,透過擴大戰略預警縱深來增加應變處理時間。

060119 F ZZ000 001編按:美加合作建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設在一個大型山中核戰地堡中。右圖為五十年代除TU-95外唯一也會直接威脅美國本土的M-4野牛式轟炸機…(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不過有時此等戰略要點或是重要地域是位於其他國家國境涵蓋範圍內,為尊重他國管轄權,強權大國就會透過建立盟友關係與該國合作,以便建立軍事動態偵查、搜索、監控與預警體系,其中最具體案例就是美國與加拿大所聯手建構之北美防空預警作業體系。當然有時亦有可能透過即時或是非即時情報交換,來延伸本身掌握戰略重要海空或是地域軍事動態情報之作業能量。

基本上來說,假若監控軍事動態之情報作業體系並非完全由本身所掌握時,通常都不會對外發佈其所掌握之他國軍事動態,特別是透過情報交換所獲得之動態資訊,更有其情報合作對象國維護其作業機密之基本道德,因此絕少對外公布相關資訊,此種基本規範是情報圈內都能夠理解之重要原則。

039c afloat 1編按:20181月解放軍09III型潛艇上浮事件,雖然日本只說是以艦隻及飛機跟踪,但他們沒說的是,最先發現的應該是宮古島外海的水中聽音聲納陣列(事實上解放軍潛艇故意接近陣列也應該是測試其反應,順道監聽自衛隊內的緊急通訊),才招友軍前來的。當然,因為該陣列群屬機密級別,公告中自然也沒有其位置了。(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網站以下網誌)

 

但當透過新聞發佈管道,公布涉及他國軍事戰機、艦艇或是地面部隊單位動態時,其實都要承擔曝露本身情報蒐集以及掌握周邊軍事動態作業能量之底牌,因此確實構成監偵軍事動態與新聞發佈之兩難困境。如何拿捏處理此種進退兩難知分寸,其實必須考慮下列各項因素,方能保障軍事情報作業安全。

首先就要指出,發佈他國戰機、艦艇或是地面部隊單位動態,難免要說明偵獲對方活動之相關位置,原則上會依據某個地理參考點之方位與距離,有時還會說明空中目標高度以便說明其動態。並且通常都會附帶說明偵獲時間與他國軍事戰機、艦艇機型、數量以及儎臺編號或是地面部隊規模與種類,最理想狀況是連單位番號都能夠加以指認。當然有時亦會說明前述軍事儎臺或是部隊兵力之運動態勢,其中就有可能包括航向與航速,至於說明空中戰機高度變化之爬升與下降率並不多見。

 279380565 7946417282043020 1031984452326707709 n編按:國軍每次宣佈的解放軍軍機在台灣附近活動情況都不會提供高度參數活動評估或國軍自己的攔截資料等甚至連相片大都沒有公開(只公開資料庫中的照片作圖例),當然解放軍進出「防空識別圈」前後的動作也不會報告一來這和識別圈空域無關,二是這時解放軍可能在雷達地平以下看不到,又或者根本就看得到但因機密關係或者擔心透露平台最遠探測距離而不予報告。圖為國軍於樂山的美製長程預警雷達鋪路爪,以及56日解放軍在台灣附近空域活動的報告。(圖片來自中華民國國防部及連結1)

 

因此依據發佈新聞所顯示之時間、地點以及目標辨識與活動掌握程度,其實亦就會同時反向顯現出掌握動態情報之監偵作業能量。當然從新聞發佈內容去推估對方究竟是如何掌握到此等軍事活動情態,自然就要反向估算敵方所設置固定式偵搜系統陣地所在位置,其係依據雷達迴跡、截收電子信號與通信內容加以辨識,抑或是透過目前為維護海域航行與飛航安全,軍事機艦所發送AIS船位傳報信號或是MLAT或ADS-B飛航資訊廣播定位資訊,才能掌握到此等軍事動態。

當然透過衛星偵照或是佈建諜報人員,在對方軍用機場與軍港周邊進行經常性監視,只要戰機起飛或是軍艦出港就預先回報,確實是有助於掌握軍事活動動態與辨識目標。但若是軍事目標活動海空或是地域超出固定式偵搜系統陣地涵蓋範圍時,就要思考對方是否透過派遣機動偵搜儎臺,針對特定海空地域進行經常性監偵作業,所以才能夠掌握到前述目標動態。

1ce8eA編按:只要加上削弱紅外線的手段,邊境的密林地帶仍然是隱藏部隊,可作為先鋒部隊潛伏發動攻擊的良好地形,所以這種國界的監視一向很嚴密。左圖為1970年代東西德的邊界,右圖為1979年東德邊防部隊巡邏時的照片。圖片來自連結1維基百科

 

所以軍事部隊兵力為能隱匿本身活動,通常都必須依據對方固定式偵搜系統陣地涵蓋範圍,機動偵搜儎臺活動規律以及涵蓋區域,再加上能對地面照相攝影之偵搜衛星通過時間,來找出對方偵搜監控特定區域之空檔、死角與盲區,加以利用來規避對方偵搜與掌控之動態情報作業能量。這種過程就是貓捉老鼠相互鬥智,而且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斷循環過程。

基本上在國際海域進行監控偵搜活動比較不會引發爭議,特別是軍事戰機與艦艇在公海航行或是穿越國際水道,只要在國際法理上沒有爭議,就算是行動曝光或是動態遭沿海國掌握,其實都不容易產生爭議。同時相對上針對他國在國際海域上之軍事動態,派遣軍事機艦前往查證與跟監,只要是符合國際法理,原則上各方亦都理解到此為國際慣例,必須接受對方派遣機艦相對性伴隨活動。

279485141 5071033196267955 860135866322744029 n編按: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巡邏機及軍艦習慣將經過西南列島國際水道的艦艇都拍下照片紀錄並公開發表,其實也是一種表現自己能持續對國土及領海 / 經濟水域監察的能力。圖為上星期剛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的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圖片來自日本防衛省)

 

所以透過國防主政部會針對他國在周邊海空域活動狀況發布新聞,其實亦是讓對方理解到,本身派遣機艦尾隨行動之真正目的與意圖,將話講清楚擺明立場,基本上就是要降低誤解誤判風險。只要跟監他國軍事活動之軍事機艦能夠保持適當距離,不採取讓對方感受到威脅之運動態勢,或是啟用特定系統裝備,針對他國軍事機艦發送電子信號,原則上都不容易產生摩擦與爭議。

 0915 00178 006b2編按:中印邊境的哨崗。基於雙方都駐有重兵,越境偵察可能構成嚴重事件,故雙方最多就在邊境分界線附近衝突而已,也使用更多無人機空中遠距偵察手段。(網絡圖片)

 

但是就陸地接壤之鄰近國家來說,此等掌握對方軍事動態之監偵作業就極為敏感,假若雙方關係良好並無領土爭議,相互合作來監控邊境地區不法活動,這是最理想狀況。但若是與鄰國相互間存在著領土爭議,甚至搞到關係緊張軍事有所對峙地步,此時要掌握對方軍事動態,由於缺乏像是國際公海此等彈性空間,在偵搜動態情報與掌握對方軍事活動手段上,就必須極度謹慎,不要讓此等情報蒐集與掌握動態手法,成為對方指控越界活動理由。

因此吾人可以發現到,對於他國在周邊國際海域及其上空之軍事動態,基本上各國都不吝於對外透過新聞稿加以公布;但對於陸地上鄰接其他國家所進行之軍事活動,往往就不會透過發布新聞加以揭露。說實在話,之所以會有此種差距,就是因為跨越陸地邊境去監控對方軍事活動情態,經常都有可能產生爭議,同時陸地鄰邦間若是關係不睦,大家都不願意掀出底牌,讓對方警覺到其軍事活動或是部隊換防已經被他國所掌握。

 0 27編按:事實上,就算一方擁長航程有隱身無人偵察機,如美軍的RQ-180,一般都不會突入對方領空進行偵察,一來用器材作較遠距離偵察更為可行;二來隱身機高空飛行還是有機會給目視或光學系統發現;三來若是有人機,對手或者在擊落前三思,但因為是無人機,擊落根本沒有顧慮,而且一旦墜入敵境,就可能造成極機密情報外洩。(網絡圖片)

 

所有兵力展示活動都要承擔遭致他方情報蒐集之風險,同樣當透過新聞稿揭露本身所掌握動態情報時,亦要理解到所公布資訊愈完整,愈有可能讓對方反向掌握到吾人所採用之情報蒐集與監偵動態手段。情報鬥爭是開打在承平時刻,公布他國在本身周邊之軍事活動情態,其目的是政治訴求與營造聲勢,當然亦是對民眾公開其所應知之資訊,但總是要承擔影響軍事情報蒐集活動之風險。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05-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