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胡錫進Global Times Hu Xijin Youtube影片擷圖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特約評論員胡錫進25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談及中國防疫政策,他指從國外得到大量它已經弱得比流感還要弱的信息,而且拜登上周剛剛宣布美國的新冠疫情已經結束;在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衞生署官員昨天(24日)宣布舉行了最後一次疫情記者會,之前香港宣布取消入境者隔離規定。這些信息很強烈。但世衛官員又最新表示疫情尚未結束。
胡錫進指,外國走上「放開」這條路是不得已的,美歐控制不住疫情,在付出巨大代價後率先走上那條路,最後裹挾了日韓那樣的亞洲社會。中國是唯一有選擇的社會,但我們抗疫的確付出了經濟代價。現在愈來愈多的人對反覆「靜態管理」感覺受不了了。
他認為,面向未來,中國需要非常理性的研判計算。專家們要站出來說話,國家應該組織相關的全面研究,並且把它們向公眾透明:放開或者堅持不放開,對我們老百姓的利與弊是甚麼,對國家的整體利弊又是甚麼?社會主義中國做決策的用心一定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民眾要相信國家,國家也要相信民眾的覺悟。最後,人民會跟著國家往前走的。
胡錫進26日再發文表示,防疫政策深刻影響當下中國經濟社會各領域運行的面貌,但最近圍繞防疫政策的理性討論已變少,許多專家沉默,網絡上針鋒相對的激烈口號卻在增加,這樣的輿論環境顯然不利於往後統籌對抗疫情,亦不利實事求是地應對不斷出現的新變化。
胡錫進認為,專家們應該站出來多發表意見,把圍繞疫情的討論重新拉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應為此做出最大努力;不會有一個解決所有問題、去除所有弊端的簡單辦法,中國只能在不斷權衡中找出一個相對弊端最少的辦法來。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