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疫後重建

2022-10-10 09:16:29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210101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上周五(9月23日)宣布放寬入境檢疫限制,打開大門,重新接通世界。這個決定大得人心,是本屆政府上場以來最正確的決策。

政府從堅持「動態清零」、把主要工作放在與內地商討通關,到今年初甚至醞釀要封城推行全民強檢,把香港大門關死。在政府的抗疫政策下,香港四大經濟支柱全線淪陷,明眼人都看得出,我們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再不改變對策,只有死路一條。

這是一次慘痛教訓。如果不思變通,只知一味揣摩上意,我們最後只會自吃苦果。內地不輕易放寬跟香港通關,自2021年8月17日起,香港超過40天沒有出現本地個案,基本達至清零,但當時內地對通關仍然沒有回應。特區政府於當年9月下旬與內地相關單位在深圳舉行專家對接會議,希望為通關創造條件,但始終不得要領。當其時也,政府仍然執行嚴格的外防輸入措施。

說過了──內地防疫政策有自己的考量,這並非香港可以左右;內地亦從來沒有明確提出,什麼條件下才可以恢復通關。本屆政府在今年8月提出新想法,用所謂「逆隔離」方式,先在香港隔離檢疫,然後才入境內地,省卻在內地又再隔離的時間。這是變通方法,值得支持,據說深圳方面態度也相當正面。但該建議提出之後,至今仍沒有下文,未見中央表態。

現在才放寬入境 是否可回復光輝?

能否通關,主動權不在香港;但重新打通跟外國的交通和連繫,卻是特區政府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放寬入境限制,衝擊不了內地「外防輸入」的措施,因為外國人進入內地仍須遵守內地的規限。我們不像澳門,正如澳門特首賀一誠所言,澳門防疫方針「必須與內地保持一致」,故此內地跟澳門互通比較容易。澳門將於11月初恢復「四省一市」(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上海)內地團赴澳安排,但港人往澳門仍須「7+3」(7天集中隔離及3天自我健康管理)。

正如我們改變不了內地,也改變不了澳門的入境防疫規定,香港只能先跟外國互通,希望逐步走出困境。事實上,香港到現在才放寬入境限制,是否就可以回復昔日光輝、一切如常?「看淡」的言論,包括來自香港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他表示,相比不少國家早於半年至一年前已開始復常,香港現在才放寬檢疫是「太遲」(〈港放寬入境限制無須酒店隔離學者和業界:來得太遲、止血有限〉,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9月23日)。

也有評論引述經濟學者指,「嚴厲的防疫措施已讓香港聲譽受損,即使馬上放寬限制也難以迎頭趕上競爭對手」(〈輿論壓力下港府擬放寬入境檢疫政策學者:「鬆綁」為時已晚〉,美國之音,2022年9月20日)。

上面「唱淡」香港的聲音多來自外媒,但香港貿易發展局一篇研究報告提出疫情結束後的國際經貿形勢變化,其中一些也肯定會對香港造成打擊,例如報告指「供應鏈縮短的趨勢將加快……跨國公司將進一步收縮跨國經營的全球佈局,以避免供應鏈過長、價值鏈過度全球化、產業鏈過分集聚所帶來的斷鏈風險」(〈疫情過後我們將面對一個不同的世界和中國〉,2020年7月22日)。

香港過去在全球化供應鏈、價值鏈和產業鏈都發揮樞紐作用;現在供應鏈各個環節在疫後重新整合,加上美歐執意要跟中國脫鈎,都會削弱香港過去長期擔當橋樑、中間人、連接中西的角色。香港今年8月的商品出口數字跌幅持續擴大,也許是其中一個警號。

一場大疫情過後,必會觸發世界來一次大變。史家認為14世紀在全球大流行的黑死病為以後的文藝復興埋下種子;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則改變了許多國家的性別平衡,由於死亡人數多(當年還有一戰),勞工短缺為女性加入職場創造了條件。如今新冠疫情過後,世界又會出現什麼變化?

疫情衝擊環球經濟 料內地無力兼顧香港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了新興經濟體,及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力的「世界第三波現代化」進程,令「東升西降」的國際力量對比出現變數。短期全球經濟停擺、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大幅震盪、全球生產鏈阻斷,都重創高度依賴美歐發達經濟的發展中國家。全球範圍發達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懸殊問題,將更加嚴重。

由於疫情令全球經濟衰退,打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心,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捲土重來,加速了全球化收縮;代之而起的是區域經濟體,例如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不包括印度,經濟規模佔全球約28.9%)、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經濟規模約佔全球13.1%),還有美國正在發起的芯片聯盟等。從此國際經貿組織以政治標籤作為基礎,意識形態相近者才具備當貿易伙伴的條件。香港過去擅長接通世界各國的能力,都會因這些變化而大受影響!香港是世貿組織成員,彰顯了香港的國際特色,但在區域化趨勢之下,香港應做的是盡快加入RCEP。

香港過去復蘇主要是跟隨美歐的經濟周期,後來跟內地經貿關係愈來愈緊密,大陸的高速增長,為香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再站起來」,提供了主要助力。如今西方國家經濟固然不濟,內地亦正經歷前所未見的低增長和「轉型期」,相信再無力兼顧香港的需要。

新冷戰下香港要做好中西橋樑

疫後重建,香港必須更多考慮自身的實力和優勢,因為內地可提供的「政策傾斜」或優惠已經不多。澳門可以要求內地重新開放旅遊,以內地旅客帶動消費,從而帶動澳門經濟復蘇;但香港此路不通,因為我們跟內地的防疫措施並不一致。

香港最強的仍然是金融業,未來美國將拒絕更多大陸企業進入美股市場,香港將會從中得益,目前估計約100家大陸公司會陸續退出美國股市來港。在監管和確保公司管治水準方面,香港絕對不能妥協,一旦西方金融界認為香港「縱容」大陸企業,我們的金漆招牌就會毁於一旦。

在中美對峙、西方國家合力圍堵中國之際,香港會繼續成為外國進入中國大陸的門戶;內地則仍然要透過香港通往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在冷戰年代香港有獨特角色,現在是「新冷戰」時期,香港又回復到昔日處境,要做好中西接觸的橋樑。

推「疫後十大基建」 奠定下階段發展基礎

前途談判和2003年SARS疫情之後,香港都推出「十大建設」,以基建帶動內部投資、提振人心。港英年代推出的是玫瑰園計劃,以興建新機場為「核心工程」。到了2007至2008年度施政報告,時任特首曾蔭權宣布的是十大建設計劃,主要項目包括幾項跨境基建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本地交通幹線如沙中線、南港島線、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等;此外尚有西九文化區、啟德發展計劃等。這些項目相繼在近幾年建成,現在應該是時候重新規劃,以北部都會區為基礎,推出「疫後十大基建」,以住屋、再工業化、創科、文化體育為主線,設計幾項大型基建,為下一階段發展打好基礎。

香港今年或會有千億元財赤,但多年積累,我們的財政儲備仍有8000多億元,再加上龐大的外匯儲備,我們的底子仍然壯健,有能力支持疫後的經濟發展。疫情過後世局變、人事變,香港未來幾年怎樣走,稍後的施政報告應該提供一個答案。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10-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