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網絡影片擷圖/美國國家公園圖片
美國國家公園11月1日在社交媒體貼出索諾蘭沙漠蟾蜍(Sonoran Desert Toad/Bufo alvarius)的照片,並警告民眾要克制自己「不要舔蟾蜍」,該種蟾蜍突出的腮腺會分泌一種強效毒素,如接觸或舔蟾蜍會導致中毒。
園方指,索諾蘭沙漠蟾蜍是北美最大型蟾蜍,體長近7英寸(18公分)還會發出「微弱、低沉嘟嘟聲」的特殊叫聲。除了蟾蜍以外,園方亦警告民眾不要接觸香蕉蛞蝓(Banana slug)及不明蘑菇等生物。
索諾蘭沙漠蟾蜍(Sonoran Desert Toad/Bufo alvarius)(公有領域圖片)
在索諾蘭沙漠蟾蜍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種名為「5-MeO-DMT」(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的強效致幻化合物,該種化學品在 2011年1月被美國列為受管制物質(Controlled substance),「5-MeO-DMT」亦存在於多種植物之中,又稱為「上帝分子」(God molecule)或「精神分子」(spirit molecule),因此有人「舔蟾蜍」以期獲得迷幻的效果。
「5-MeO-DMT」之結構式
「5-MeO-DMT」在美國近年成為流行的毒品,多位美國名人包括前重量級拳擊冠軍邁克‧泰森(Mike Tyson)、喜劇演員雀兒喜‧韓德勒(Chelsea Handler)以及美國總統拜登的次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等人都曾公開聲稱有服用過。
「舔蟾蜍」在美國日漸流行,亦見之於影視作品當中。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克里斯多福·歐布萊恩(Conan O'Brien)曾在節目中表演舔蟾蜍。美國動畫《阿森一族》(The Simpsons)之,亦有角色舔蟾蜍後產生迷幻效果的畫面。
索諾蘭沙漠蟾蜍除了帶有「5-MeO-DMT」令人迷幻的毒素外,其身體上亦可能帶有細菌病毒令人致病,而人類唾液中細菌病毒,亦可以感染蟾蜍令其死亡。該種蟾蜍亦面對非法捕獵的危機,在加州已被列為瀕臨絕種,而新墨西哥州更達滅絕的等級。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