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趣談解放軍的那些軍營內務

2023-03-13 22:44:17 最後更新日期:2023-03-14 16:10:14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2399077編按:解放軍新入伍軍人通常先需要接受3-4個月新兵訓練,才會正式下發部隊。圖為2021年換防的駐港部隊,很多士兵都是剛編到部隊沒多久。(駐港部隊微博照片)

每年3月份是解放軍老兵退伍、新兵入營的日子,這時候也是全國各地徵兵辦安排適齡參軍青年體檢的日子。筆者上周就在某部隊醫院看見未來的士兵和退役老兵同框的畫面,藉此機會,也談談關於新兵剛進部隊時一些不適應軍營生活的事,因為自入伍起,嚴格的解放軍內務管理條例確實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6B683E031CDB047A.DB566A5B.jpg解放軍招牌式的風紀和訓練,除了鐘表一樣精確的踢正步,也許就是把被子疊得像「豆腐塊」。(圖片來源網絡) 

 

「豆腐塊」工程

新兵入伍最難過的關,有說訓練難,也有說下連隊難。其實,18、9歲的年輕人精力旺盛,那些訓練項目咬咬牙很快就能適應。下連隊無非就是要習慣集體生活,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年輕人都沒問題的,即使去到人煙稀少的營地,一段時間後也能逐漸適應。

大家都知道解放軍對於軍人的內務有很嚴格的標準,這裡最出名就是被子疊成「豆腐塊」、出行時「兩人成行三人成列」的標準以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EzjN83 UUAQEeTs編按:當然,摺方塊連比賽都有,那就有點莫名其妙了……(圖片來自新華社)

 

中國軍人無論官兵,在軍營被子都要求疊成板正的「豆腐塊」,每一個面都必須要平平整整,每一條邊都是一條直線。以前駐港部隊軍營開放,解放軍宿舍裡疊得如刀切般整齊的被子,就讓市民大加感慨。即使按照士兵的演示「照版煮碗」,也不是人人學得會。

被子要疊成豆腐塊的規矩最早是從歐洲傳來的,由於當時作戰任務大多是在野外,沒有固定的營地,部隊在行軍時都會將被褥背在身上,整齊的「豆腐塊」是最利於攜帶的疊法。1949年以後,解放軍戰士們也養成習慣,將被子疊放成「豆腐塊」的形式。

一位入伍15年的老兵告訴筆者,在軍營裡最怕的是:內務檢查! 他入伍後第一次迎接內務檢查時,精心疊好的「豆腐塊」因為不達標,被糾察們直接從窗戶扔出去。接受完批評和訓示後,還要在全連的目光注視下,跑下樓拿回自己的被子,再當著糾察的面再疊一次。如果還不合格再扔一次,重複上面的流程,直到你做合格為止。他說當時感覺太丟人了,以後真的是認認真真把做好內務當成一個訓練科目來練,到現在雖然他退伍十幾年,但是在家依然能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床鋪收拾得乾乾淨淨。

6B683E0編按:就整個世界而言,歷史愈悠久且技術性愈高的兵種,其對軍容、制服與儀式就愈重視,例如英美海軍便是例子。(網絡圖片)

 

疊「豆腐塊」被子看似很繁瑣,其實是鍛煉一個人專注度和耐心的一種有效手段。部隊作為一個服從命令的集體,必須要消除士兵對看似無意義行為的抵觸心理,將服從命令的意識刻入士兵的腦海裡。疊被子就好比是站軍姿,都是為了磨練軍人的意志,將以前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消除。經過這樣刻板的訓練,也讓很多退伍的老兵們多年後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筆者身邊一些退休的職業軍人,八十多歲了床鋪依然收拾得板正整潔。

其實國外的軍隊也有類似的規定,比如英美等國就對士兵的鞋子有著嚴格的要求:規定軍靴必須擦得光潔如新,能倒映出人的影子。法國軍隊要求士兵的襯衣必須用熨斗熨出14條線,如果有一毫米的誤差,都要重新熨燙。

 

編按:武警部隊亦通行三人成列的隊列標準,以上為消防隊員(消防原屬武警部隊序列,2018年10月轉隸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改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三人成列自拍片段。(網絡影片)

 

行路也有規範

「兩人成列三人成行」是對解放軍戰士日常行走的規範,它是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規定的軍事法規,是全軍官兵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兩人成行,即兩名士兵一同行走時,要求左右並排行進,其步幅、步速、擺臂等與右側士兵為基準;三人成列即三名及三名以上士兵行走時成縱隊行進,其步幅、步速、擺臂等與第一名士兵為基準。

這個要求看似很簡單,不過剛參軍入伍的新兵,想做到符合標準其實不容易。舉個例子,今天連裡有三個人出去不同的地方辦事,但三個人分屬不同的班。那麼從你出去那一刻起,你就時刻要記住:先是按縱隊行走,當一人出列去辦事時,後面的一人就快步上前,改為橫排行走,而且全程都要步行走直線、拐彎走直角。為適應這一規定,新兵沒少被糾察或者班排長批評,不少新兵剛開始感覺自己都不會行路了。不過習慣成自然,時間久了也就適應了,一些退伍軍人說就算自己逛街,還是走路帶風直來直去的。

2277177302935815831編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衍生自八路軍與新四軍抗日戰爭時建設游擊根據地規矩,尤其注意做到不擾民,不傷民眾及視民如己,這不但讓游擊隊更容易落腳及發展根據地勢力,且也更鼓勵少受教育的村裡人抗日及革命的熱情。(網絡圖片)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解放軍有一首老軍歌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每個新兵入伍都要學唱,講的就是解放軍對士兵生活紀律的要求。解放軍現在也有新的「八條標準」,就是:著裝要得體、姿態要端莊、禮節要周全、說話要文明、辦事要俐落、為人要誠實、紀律要嚴明、氣質要良好。這八條標準看似平常,甚至可以說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但說易行難,例如「說話要文明」,別說新兵很多老兵都很難做到。但是難做到也要做,有新兵在第一次參加班裡的討論會發言時,一激動沒刹住摯,一句祖傳三字經脫口而出,結果當場就被班長制止。

當然軍隊也是有人性化的一面,非正式場合「爆粗」只做口頭提醒,但是在正式場合「八條標準」必須嚴格執行到位,這種場合你若「爆粗」,分分鐘要記過處分的。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軍人在遵規守紀方面,要堅持更高標準,要時刻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不能有絲毫的鬆弛。

167828381425342 P18532999編按:出發進行演習前檢閱中的某機步師士官兵。(網絡圖片)

 

中國過去有句老話:「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俗語產生,主要原因就是在舊中國的老百姓心中兵與匪區別不大。解放軍能打破這一舊觀念,在舊中國混亂的局面下崛起,靠的就是嚴格的軍紀。

首先每一名參軍入伍的士兵都必須嚴格遵守部隊的條令條例以及各種規章制度,這是作為一名軍人最基本的準則。其次在工作和訓練當中需要做到「令行禁止」。最後是在日常的管理和生活當中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即使是在新時代依然如此。

鐵的紀律打造出新型的軍民關係。所以我們看到,不論是抗洪搶險還是地震救災,解放軍總是沖在第一線,廢寢忘餐甚至捨生忘死地投入搶險救災工作。而當地市民自發地給軍人送補給,在軍隊撤出時,市民將各色食物飲料「轟炸式」投喂,連外媒都感慨這樣的場景只能出現在中國。

 編按:不管外國媒體怎樣煽動,解放軍士兵在人民心目中仍有極高威望,尤其救災時。這點由他們完成救災任務後民眾夾道勞軍歡送中可以看到。(網絡圖片)

 

部隊能重塑人生,前文提到的那位朋友生於1970年代,家在中國南方的某省會城市郊縣的國有廠礦區,父母都是國營企業的職工。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國營企業的式微,他的家庭環境就不太好。因此這個朋友小學開始就翹課,勉強上了初中也是無心學業,成天跟著一幫孩子到處胡混,稍有不慎,就準備進入「拘留所→少管所→監獄」的一條龍悟道過程,還被戲稱為他們的「本碩博」進修過程。

7895707 160c05b5dfc78957070097編按:軍旅紀律不單能改變思想有點走歪的年青人重拾正途,也有機會學會一門手藝,增加退伍後的謀生能力,例如使用電腦、維修重型機械或飛機、直升機等。

 

好在他在17歲時參軍了,經過了部隊大熔爐的鍛造,他逐步成為一名優秀的解放軍人。1998年抗洪時,他是第一批跳進九江大堤的「抗洪英模」,榮立個人二等功。當他戴著二等功嘉獎回家探親時,當年一起胡混的朋友,不是在監獄悟道,就是在等待進監獄的司法程式中,還有的已經死於意外。唏噓中他感慨說,當年如果自己不是去參軍,他的結局恐怕不會比這些人好。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3-03-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