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航艦編隊大洋練兵戰力評估要素

2023-05-01 00:56:30 最後更新日期:2023-05-01 12:16:27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e8601b03 bc91 4ef3 8b23 da93b5ebf323編按:山東艦的航母護衛編隊近日在西太平洋進行演練,且一直接近至關烏600公里範圍內。(網絡圖片)

 

近日由於解放軍山東艦航艦編隊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實施操演訓練,在該編隊再次穿越巴士海峽返航後,日本防衛省公布其在海上操演訓練17天內,共計實施艦儎戰機起降作業610次,此等數據馬上就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此項統計數字雖然引發不少議論,但卻觀點各異差別甚大。有些軍事觀察者認為此項數字偏低,並由此認定解放軍戰備程度與戰力水準仍有待繼續努力;但亦有論者拿出相關數據,認為就山東艦現有飛行甲板構造型式來說,能夠具備此等戰機起降作業能量,其實已經相當不錯。

52839265023 da5f629236 k編按:近海訓練中,遼寧號及山東號最多放出24架和21架殲15進行訓練,不過在內海的訓練強度有多少,就連美軍都未必能有效查證。(網絡圖片)

 

平心而論,山東艦航艦編隊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實施操演訓練,整個編隊動態必然是各方情報蒐集重點目標,相關數據必然就會成為分析與評估該航艦編隊作戰實力重要指標。因此山東艦航艦編隊所有成員都必然心知肚明,其所有演練科目表現狀況,就必須受到各方檢視。表現過程就是在展示戰力,若是能夠展現相當程度作業水準,自然就會產生戰略嚇阻效應,但若是表現不佳,自然就會被人看扁,搞到弄巧成拙灰頭土臉。

52839265658 aa6ef83331 k編按:判斷山東艦出海訓練的另一個變量是—這次出航帶了多少機。過去的遠海集訓而言,載戰鬥機的數目由14-20架不等,直升機6-8架,例如今次出動空自拍到最多12-14架戰鬥機在甲板上作準備狀,考慮到一定數量要作定期維護檢查(像在陸上一樣),全部戰鬥機可能最多只有18架左右。由這判斷,每日出勤率還是不低的。(網絡圖片)

 

不過,儘管深入大洋放開身手全力操兵,但畢竟還是不會與實戰狀況完全相同。到底整個訓練期間起降總數,或是單日特定機種起降統計數目,能否作為該航艦編隊日後遂行作戰任務時之重要參考指標,恐怕還是會存在供人辯論與爭議空間;儘管如此,為能妥善評估航艦編隊大洋練兵戰力高低,應當要思考下列各項要素:

 342889333 464822722478873 8569156014303841394 n編按:惡劣海況是阻礙航空母艦展開航空作業的主要因素,例如5級海象以上或颱風圈內層,航空隊的日常工作會基本停止,並將更多飛機泊入機庫,以避開惡劣天氣及可拍上甲板的巨浪。這個時候航母本身幾乎沒有攻擊力可言。(圖片來自連結)

 

首先就要觀察氣象狀況以便作為評量參考基礎;吾人必須理解,航艦所承載艦儎機所進行起降作業,還是會受到航艦所在海域氣象條件約制,其中不僅包括實施空中飛航活動時所要考量之雲高與能見度,同時更要衡量影響艦體穩定之海象狀況,此外還要計算為實施艦儎機起降作業,所必須借助氣流條件獲得升力之戰術運動;換言之就是透過艦艇運動航向與航速,從艦艏相對方位,獲得最有利頂風態勢,以便增加艦儎機起降操控穩定性。前述氣象要素都會影響到航艦編隊大洋練兵或是實際用兵時,真正能夠進行戰機起降作業與發揮戰力質量高低。

52742575092 5bb1b260d5 h編按:已經擁有夜間攻任務能力的山東號。事實上2017年開始遼寧號已有夜間作戰能力。(網絡圖片)

 

其次就更要掌握到航艦編隊,分別在白晝或是夜間實施艦儎機起降作業之份量配比;甚至針對航艦編隊位於經常會產生不利氣象條件海域時,被迫必須在視界相對較低條件下,繼續進行艦儎機起降與飛航任務之作業能量。假若前述航艦起降與飛航作業,在白晝或是夜間運作狀況並無明顯差異;同時當航艦位於低視界海域時,仍然能夠維持作業常態,戰機起降與返航過程亦未曾產生嚴重窒礙現象,此時就可證明該航艦編隊應已初步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其戰備程度與遂行任務能力亦應獲得肯定。

當然針對航艦實施艦儎機起降,還可更深入觀察到戰機降落後,賡續藉由拖曳車運動至停機坪,進行機務檢查、加油、掛儎或卸除相關武器、副油箱以及偵照或電戰莢倉,甚至再加上摺疊戰機主翼等甲板作業。此外還有運用升降機將艦儎機,從飛行甲板轉送至下層機庫之作業流程所需時間,甚或是艦載機各個任務批次之間,進行檢查、補給與維護,以便完成作戰整備所需時間,再加上各個起飛與降落架次與批次之間,在作業區段必須保持之時間間隔長短,這都是掌握航艦艦儎機起降作業與戰備整備重要時間要素。

QQ20230410 1059242x編按:有發燒友經過統計,發現上一次遼寧號戰鬥群至少在其中三日遠海訓練中實施高強度訓練,即一架可飛艦載戰鬥機與其他飛機一天進行兩次起降任務,其餘日子則普遍進行一般的戰鬥巡邏訓練而已;另外根據海自總數統計,山東艦在4月7日至23日的訓練中總共起降610架次,次數是去年遼寧艦在相約日數訓練的接近兩倍…(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連結1連結2)

 

再者就要檢視航艦編隊大洋練兵期間所曾實施過之演練課目;吾人在評估航艦大洋演訓所呈現戰力指標,為何不能完全聚焦在起降作業數量,其中原因就是在於航艦起降是戰力發揮之基本功,不過當艦儎機從航艦起飛後,能夠掛儎何種裝備與武裝,依據何種作戰想定狀況,針對那些假象目標與威脅狀況,實施特定戰術演練課目,其實才能夠更具體呈現其戰力水準,同時更是檢視航艦編隊所能承擔任務與面對威脅環境能力高低核心指標。

當然就航艦編隊本身來說,派遣艦儎機在空中實施各項對抗演練,甚至指定艦儎機擔任假想空中威脅儎臺,對航艦編隊進行模擬攻擊,以便演練航艦護航兵力海空對抗課目,基本上都不成問題。另外運用航艦編隊護航屏衛兵力,扮演假想敵手塑造來自水面艦或是水下威脅場景,然後實施海空、水面以及反潛對抗演練,亦能夠讓演練過程達到相當效果。

PLN CV 17 Shandong 202304 2編按:剛過去的山東艦演習中,不但曾和尼米茲號CSG(航母攻擊群)疑似發生對峙,且曾深入至離關島不遠的海域,然後才經巴士海峽於27日回到海南島愉林基地,任務行程接近一個月,而且看來任務強度不低。(網絡圖片)

 

但對派遣空中兵力對實體地面目標實施攻擊演練,或是與陸基航空兵力與反艦導彈陣地進行對抗操演,就必須實際獲得協助支援演訓之陸基兵力,才能夠讓演練課目成局;就航艦編隊大洋練兵來說,確實是經常在安排演訓課目上之盲點。

所以在檢視航艦編隊遠赴大洋實施演訓時,除非能夠獲得駐防特定島嶼之空中兵力配合實施演訓,否則確實是無法實施某些訓練項目,而共軍航艦編隊在南海與中國大陸沿岸海域,實施海陸對抗演練課目,就完全不是問題。不過共軍亦曾直接由大陸沿海機場派遣戰機穿越第一島鏈,與位在第一島鏈外海上編隊進行過對抗演練,因此看來倒也未見得是完全無法突破之演練課目關卡。

2823270編按:事實上,國軍對所謂「共機騷擾周邊空域」的指控中,有不少其實只是轟六或其他偵察機結隊前出西太「找美軍航母」或是摸擬搜尋演習中的己方空母做攻防訓練而已。今次持續整月的訓練,也差不多有4至5次由轟6機出海「陪訓」 。

 

最後就要談到整補作業以及兵力分割、派遣與會合;儘管航艦編隊兵力序列都會納編補給艦成為編組成員,但是補給艦與航艦編隊在海上未見得會在相同海域現身,基本上補給艦是採取定點定時與編隊會合,然後對各艦展開整補行動。整補作業完成後,依據敵情威脅程度,由編隊派遣護航兵力伴隨補給艦返回港內整補。

其實此種周而復始整補循環流程,共軍透過印度洋反海盜護航編隊,早就磨練到相當成熟;但是對於航艦編隊來說,儘管基本原則不變,但整個整補週期與作業細節,說實在話還是會有相當差異。就評估航艦編隊在大洋海域之持續戰力來說,此等作業流程與整補週期將是重要研析參數,更是軍事觀察家與情報作業機構,所必須優先蒐集與掌握之資訊。

52742編按:海自拍得山東艦和901型高速補給艦進行橫向補給及艦載機巡邏的訓練。(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世間任何故事都不單純,依據航艦編隊大洋練兵艦儎機整個起降數量,就能夠提出各種評論與分析,這就如同看到有人咳痰帶有血絲,就能夠發揮想像力提出詮釋,然後再以訛傳訛,最後讓整個問題失焦失真。航艦作戰相當複雜,各項作業指標都很重要,認真掌握與檢視整個流程各個環節,才能夠公允評斷實質戰力到達何種水準!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3-05-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