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一幅描述殲20A型2052號試驗機首飛的漫畫。(圖片來自微博@飛舞的摩羯)
這兩天國內網絡軍事媒體等在沉寂一段時間(因新消息不多)後,突然又火起來。首先是廣州黃埔造船廠的第一條054B護衛艦正式現身,且已上了海軍灰表漆,工程進度似乎比上海滬東還快點,只要等移出並裝上煙囪與主桅,即可下水;另外不確定是哪個廠的055型在建中的第二批次,也首次出現近照。但更大的新聞,和殲20有關。
左圖的有蓋船台疑似在江南造船廠,疑為055型第二批次之首艦在組裝;右圖是黃埔文沖造船廠中的054B型護衛艦,預期很快就會被拖出來並裝上主桅及煙囪組件。(網絡圖片)
一直只有傳聞及內部流傳清晰近照的殲20「完全版」2052號試驗機(殲20配備雙發渦扇15),於6月29日舉行正式試飛儀式。隨後亦有片段顯示其起飛過程。由同樣小加力起飛開始,該機的起飛時間似乎比之前的型號還短1-2秒。
殲20A首飛過程片段。
由片段可見,氣動上它有比較明顯的改變,主要是駕駛艙艙罩和機背構形修改,可能和進一步減阻及增加內油(內載燃油)有關,另外經由一些流傳的2051號機(和本機相同構形,但只測試一個渦扇-15)所見,主翼邊條,以及DSI進氣道的大小可能因應推力加大而有所修改。
若拱背構形和內油有關,則顯示較低旁通比的渦扇-15可能比渦扇10C耗油,這也合乎可進行超音速巡航的引擎的特點—低旁通比必定比較高旁通比的引擎耗油,F-22過去也被抱怨超音速巡航戰鬥時間太短,因為F-119引擎一般旁通比說法是0.2或0.3,相當小,加速能力會非常好,但耗油不會比沒有首級增壓扇葉的渦噴好多少。由此判斷,新的殲20是追求更長的超音速巡航時間。
慶祝首飛的橫額,其資訊足以揭示這次首飛的重要性(網絡圖片)。
另有一個有趣地方,經由慶祝首飛的橫額,除顯示該機真的搭載渦扇-15(WS-15)引擎外,還多了個A字。這種橫額一般只會有中文及數字,唯一涉及字母的是型號名,差不多可以肯定這機的量產正式編號,是殲20A。
這點與過去官方對於型號名的規範一致,即同一型號的小改,不會另起型號名,要涉及框架、氣動外形或動力系統大修改,才有機會以英文字母後綴作為大改良型號名(例如陸軍的99系列坦克,99式怎樣改裝甲構形甚至砲塔有小改良,還是叫99式,至新車體及新砲塔構型,才叫99A)。由這個進行推論,官方對於殲20這6年的生產型(管你裝AL-31M2還是渦扇10C)應該都是叫殲20,去年出現的雙座無人機指揮型是殲20B,而裝渦扇15的完全版才叫殲20A。
低空打開後燃器的殲20A,以及軍事發燒友製作的殲20A CG。(網絡圖片)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