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藍鯨重兩倍?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地球最重生物

2023-08-03 13:11:19 最後更新日期:2023-08-03 14:48:41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animali perucetus colossus 2 1568x668秘魯巨鯨(Perucetus colossus)復原圖。(圖片來自連結)

 

香港的布氏鯨悲劇尚未落幕,但古生物學界發表一則有關古鯨的研究報告,可能突破人類對古生物界之最的認知:意大利古生物學家Giovanni Bianucci教授、博士生Marco Merella和研究員Alberto Collareta,以及比薩大學和米蘭比科卡大學的地球科學系團隊,在秘魯研究人員的協助下進行研究十多年,8月2日時正式於自然雜誌發表論文,闡述他們可能找到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重的生物—一條3900萬年前始新世巴爾頓期的早期鯨魚。

365175621 6391227154317483 2921137084116873978 n現時找到秘魯巨鯨的化石,雖然只找到約35%,但因為找到多節連續脊椎骨,而且每節脊椎異常完整,研究價值及評估的可信度很高。(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該物種被命名為Perucetus colossus(中譯秘魯巨鯨)。團隊大約是2010年左於在秘魯南部的沙漠地帶發現牠的第一塊脊椎骨化石,在斷斷續續發掘多年後,所找到的化石殘骸算很完整,有一整節13塊脊椎骨,後1/3的肋骨及一節嚴重退化的後腿骨。古生物學家透過相對完整的的骨骼,再參考當時其他鯨魚(如龍王鯨或較後期的矛齒鯨的骨骼比例),認為秘魯巨鯨大約有18-20米長,比藍鯨略短。

364672990 6左為脊骨及肋骨化石及復原及比較圖,充分顯示其肋骨特大的特點;右為秘魯巨鯨與藍鯨及同樣生活於4000萬力前的龍王鯨科辛西婭鯨(這種鯨比龍王鯨科其他目小很多)比較圖。辛西婭鯨和秘魯巨鯨有些相似之處,就是脊椎骨比例上較短,龍王鯨科比例上會較長。(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然而團隊亦發現這秘魯巨鯨的骨架遠比藍鯨粗壯,脊椎骨更為巨大更重,且骨質密度很高,甚至接近海牛的特徵。經評估,現時找到的骨頭重量接近兩噸,全部骨架可能重5-8噸(大約藍鯨兩至三倍重,而這秘魯巨鯨可能只是未發育完成的樣本而已),附著的脂肪與肌肉可以更多,利用骨頭的重量與整體重量比例運算,科學家發現其下限最少為85噸,和一般藍鯨平均體重相約,但上限可達340噸!要知道有紀錄的藍鯨最大體重也只有190噸而已。順帶一提,巴爾頓期雖然已過了始新世最熱時期,但仍是相當溫暖的,而接近赤道的暖海水可以養活更多浮游及軟體生物,要養成如此巨大的海洋生命,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animali perucet動物骨骼(X軸)與總重量 / 質量(Y軸)比例關係圖。由於鯨科是海洋生物,其骨架能支撐更大肌肉重量。(圖片來自連結1)

 

由於骨質密度高且骨頭更重,科學家認為其不是深海鯨魚(為達到深潛能力,沉潛鯨豚類骨頭的重量與密度通常都較輕),也不是鬚鯨(千多萬年後才出現鬚鯨)。一般估計它是淺海底棲鯨類,年代及體骼形態推斷有可能是龍王鯨的近親,但體形膨脹很多倍。由於這重量已不太可能是主動獵食者,更有可能是底棲捕食者,甚至已開始進行濾食了,情況和稍後出現的矛齒鯨一樣,滿口尖牙但已開始濾食過程(矛齒鯨一系日後演化成今天的鬚鯨類)。

0900000181a0f0c4 pl鯨科由5000萬年前開始的進化形態。由年代及後腿退化度而言,秘魯巨鯨更可能接近矛齒鯨,至少還有比較明顯的盤骨。(圖片來自連結)

 

 

秘魯巨鯨生態的電腦動畫想像片段。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23-08-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