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前陣子在札波羅熱戰線上因癱瘓而被烏軍放棄的BTR-3E型裝甲運兵車,被拖回莫斯科,可能進行展示。(網絡圖片)
俄烏戰局陷入膠著拉鋸僵局,儘管西方媒體從今年初開始,就不斷高調宣傳烏克蘭將發動反攻擊敗俄羅斯,同時烏克蘭軍方亦聲稱其攻勢行動已獲得相當顯著戰果,但從實際戰線推移程度,再加上各項戰爭攻防進展與傷亡報導,顯然無法支持烏克蘭所宣稱之戰事發展情勢。
同時因為烏克蘭在戰場投入大量由西方所訓練,並且比照北約標準配備西方制式武器之精銳地面部隊,但卻顯然未能順利突破俄軍防線,甚至明顯受困於俄羅斯陣地前所設置之雷區與障礙地帶,因此蒙受重大損失,更讓烏克蘭與西方軍事高層對於戰場用兵理念,所存在嚴重歧見浮上檯面。
而吾人究竟要如何來評估俄烏戰局,筆者在此引介美軍軍事準則中之戰果評估理念,提供《輕新聞》讀者參考,希望對於解讀俄羅斯與烏克蘭戰事發展狀況能夠有所幫助。
編按:美軍對於MOE、MOP及相關指標的釋義。事實上,若就戰場評估而言,除一般的MQ-4與有人偵察機外,對於類似俄烏戰場這些極近「敵」境且會受防空火力嚴重威脅的戰區,美軍也多會使用具隱身能力的MQ-180遠程無人偵察機進行戰場評估。(網絡圖片)
美軍在其編號JP 5-0並以《聯合計劃作為》(Joint Planning)為題之聯合作戰教則(Joint Publication),將【戰果評估】(operation assessment) 定義為:「1.量測在軍事作戰期間內,為達成所設定目標,運用各項戰力所達成整體效益之持續性流程;2.判定指向完成任務作為、創造情勢條件或是達成目標之進程」(1. A continuous process that measures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employing capabilities during military operations in achieving stated objectives. 2.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gress toward accomplishing a task, creating a condition, or achieving an objective.)
編按:事實上,軍事計劃中的階段性達到目標在大程度上亦可作為己軍「績效量測」的一些標準,例如登陸後的D + X日目標,就是行動展開後每一天參戰部隊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圖為對日本本土登陸的沒落作戰中,部隊與登陸場的分佈,顯示第一天應展開的登陸目標。(網絡圖片)
但在美軍幕僚體系進行戰果評估流程中,其最核心關鍵就是在於發展【績效量測】(Measure of Performance)及【效益指數】(Measure of Effectiveness)兩種指標;美軍軍事術語辭典將【績效量測】(MOP:measure of performance)定義為:「用以量測友軍行動,與量測任務作為達成程度密切聯結之指標」(An indicator used to measure a friendly action that is tied to measuring task accomplishment.);而【效益指數】(MOE:Measure of Effectiveness)則是定義為:「用以量測當前體系狀態之指標,透過比較相當時期多次觀察,以便指示出其變化狀況」(An indicator used to measure a current system state, with change indicated by comparing multiple observations over time.)。
編按:右為俄烏戰場中札波羅熱方向現在非常出名的「龍牙防線」防禦分佈圖,左為烏軍札波羅熱夏季攻勢後兩個月的收復土地圖,可看到烏軍似乎只在個別區域向前推進了幾公里,或者收復大部分春季時俄軍北上並建立的前緣防禦,但龍牙防線第一陣列都未摸到……(網絡圖片)
針對前述讀起來語意相當艱澀之定義,在此簡單來說,MOP(績效量測)就是觀察投入多少努力?幹了多少活?做了多少事?下了多少功夫?而MOE(效益指數)則是從實際獲得效益來解讀結果,換言之,就是前述那些努力與功夫,讓整體情勢產生何種變化?
舉例來說,某個地區社會治安環境不好,經常發生犯罪事件,假若要檢視改善治安有何成果,MOP(績效量測)就是去掌握警車在街頭巡查頻率與出現時間,警察在街頭盤查可疑人物是否攜帶刀械武器次數,在街上裝設犯罪監控攝影系統之涵蓋區域或是攝影鏡頭密度。而MOE(效益指數)就是指犯罪事件發生次數、犯罪率變化狀況、犯罪地點移轉樣態以及犯罪受害者數量變化程度。
編按:第一架被擊中後給俘獲的烏軍CV9040步兵戰車……之後俄軍還俘獲了另外兩架。6月以來,烏軍部隊遭受了相當大的裝甲部隊損失。(網絡圖片)
假若將同樣運用指標來評定軍事戰場之預期戰果,就MOP(績效量測)來說,就要針對投入特定作戰任務之兵力規模與數量,甚至還要考量整個作戰序列整體結構,甚至配合攻勢行動納入作戰管制,能由主任務部隊統合運用之兵力與火力,再加上作戰序列之外,由國家情報體系以及地區其他政府機構所能提供,足以建構整體戰爭面之其他資源,並且由此所採取各項軍事行動總量、密度以及頻率等具體數據。
當然另外就MOE(效益指數)來看,更要掌握敵方有生戰力損失狀況,換言之就是其人員傷亡統計數字;不過亦有針對特定軍事儎臺、系統、裝備與作戰物資損失與消耗狀況,作為重要參考數據。當然有些作戰指揮官會將戰線推移狀況,實際攻勢推進程度,收復失土面積以及重要戰略地域或是要點,作為認定MOE(效益指數)關鍵指標。
編按:甚少被提到的七月下旬開始的俄軍北線攻勢,庫比揚斯克到謝維爾斯克俄軍都有推進,且俄軍處於兵力優勢,大有收復去年哈爾科夫州撤退時的失地。直至昨天,俄軍已推進至庫比揚斯克東北七公里,而謝維爾斯克也有被俄軍切斷後路的可能。(網絡圖片)
儘管許多軍事專業人員在掌握與觀察MOP(績效量測)與MOE(效益指數)時,都傾向選取可以明確辨識、區分以及統計之指標,而且在撰寫戰果評估報導時,儘量透過量化處理技巧,運用數字呈現戰果資料;但吾人還是要注意到,許多MOP(績效量測)與MOE(效益指數)指標,其實在轉化成為數字之量化過程中,亦無法完全避免主觀判斷。同樣將某些必須運用主觀判斷之質化指標,作為評量戰果之參考依據,特別是能夠顯現對手作戰決心之跡象,其實亦不應將其完全排除在指標清單之外。
編按:俄烏戰爭版「死亡公路」照片。札波羅熱攻勢在烏軍戰略戰術準備不當,且掃雷裝備不足下倉促反攻而損失慘重、收獲太少,任何形式的績效量測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網絡圖片)
此外吾人必須理解,就戰爭攻防過程所依循之基本理則關係來說,除前述MOP(績效量測)與MOE(效益指數)兩者各個不同指標間,應該是具備某種程度之因果理則關係,但有時確實會有讓人跌破眼鏡狀況,所以愈挫愈勇以及屢敗屢戰,確實不是玩笑話。有些蒙受嚴重殺傷與人員裝備損失,未見得能夠讓敵手士氣崩盤,或者是動搖對方指揮官決心,吾人都必須能夠理解此種未見得符合理則推論之現實狀況。
編按:現時烏軍擁有的優勢,大概就是難以提前預警的遠程攻擊武器,例如射程極遠的海瑪斯和準隱身巡航導彈風暴之影 / SCALP。俄軍不是沒有類似武器,但就比較欠缺能快速反制的即應反應能力。(圖片來自連結1和連結2)
誠然吾人都希望透過特定作戰殺傷,不論其係針對敵方人員、系統或是儎臺,甚至是摧毀敵方陣地、防禦設施與突破敵方防線,以便支持軍事作戰決心,讓此等作戰殺傷具備軍事意涵。吾人更希望此等軍事意涵,能夠繼續產生政治影響效應,最後才能因為戰局變化,迫使對手政治高層放棄繼續遂行戰爭之政策選項。
但是由於敵我雙方對於戰爭狀態認知程度有異,觀察角度又是截然不同,所以儘管透過前述兩種指標,吾人可以掌握到何種戰爭手段,其實是無法獲得具體效益,產生軍事或是政治效應與影響力;並且由此種推論與判斷過程,開始調整本身作戰行動所採手段與目標清單。但說實在話,假若吾人不能夠掌握敵手是如何評斷戰果,無法從其所處立場與觀察視角來審視戰局發展,其實更是絕對無法正確與精準判斷敵方作戰意圖將會產生何種變化。
由於現代資訊科技日益發達,基本上戰爭整體攻防發展狀況,經常會透過大眾媒體與社群網路到處傳送,但這也會讓政治高層必須更深入掌握戰況發展細節,但同時亦不免會干預前線指揮官所下達之作戰決心與指導事項。
編按:一直有指澤連斯基總統一直對烏軍的戰略賦予強烈的政治任務,例如去年烏克蘭奪回哈爾科夫州全部領土後原想繼續進攻盧甘斯克境內,而南頓地區原本也有大規模攻勢,但瓦格納開始進攻阿特穆後,烏軍高層即受到強烈政治壓力,要守住阿特穆,結果……(YOUTUBE擷圖)
以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時代,恐怕在此種資訊傳播效率驚人狀況下,早就脫離軍事指揮與軍政關係現實運作模式,但是又有多少政治領袖能夠戰果評估所秉持之理則概念與特定指標,而不會屈服於媒體左一言右一語,再加上其他政壇人物對戰事發展指三道四,所構成之政治壓力呢?
自古以來,將領在前線作戰向來都要瞻前顧後,並且擔心腹背受敵,閃避從背後射來之政治子彈。對俄烏戰場上雙方軍事將領來說,不知道此點感受是否完全相同呢?更何況烏克蘭軍方將領還要面對來自西方國家與北約組織更多意見,婆婆如此之多,小媳婦真是難為啊!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