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Shut the Fake Up:水俁病與福島核污水—歷史的反思(下)

2023-09-12 19:21:36 最後更新日期:2023-09-13 10:57:19

 

 水俁病與福島核污水—歷史的反思(上)

 stefan dra新日本窒素附屬醫院院長細川一博士。(圖片來自連結)

 

窒素公司的狡辯:有機汞中毒之說不符合化學常識

窒素公司和通產省其實一早知道化工廠汞污水是水俁怪病的元兇。

窒素公司附屬醫院院長細川一博士在1959年7月展開實驗,以工廠的污水餵養貓隻,其中一隻稱為「第400號貓」在10月出現了怪病,症狀與水俁病一模一樣。細川博士立即向窒素公司報告實驗結果,但公司堅決否認,並勒令他停止一切研究,不得向外發表任何研究結果。當熊本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努力尋找水俁病的病源時,窒素公司和細川博士早已知道答案了。

「貓400號實驗」的結果令細川博士耿耿於懷,他在1960年8月重啟實驗,結果9隻貓之中有7隻在食用含工場污水的飼料後發病,再次確認水銀中毒的結論。細川博士在1962年辭職,因憂慮連累下屬而沒有公開實驗結果,多年來默默承受良心責備,直到1970年10月因肺癌去世之前,才向法院揭露這段秘辛

除了隱瞞細川院長的研究結果,窒素公司於1959年8月5日向熊本縣議會提出反論,駁斥熊本大學有關有機汞中毒的結論,聲稱工廠使用的是硫酸汞和氯化汞等無機鹽做催化劑,並未使用有機汞,生產過程中亦不可能產生有機汞,自然界中亦不會發生無機汞的有機轉化,「因此,有機汞致病理論是有違化學常識。」

多年後,調查發現窒素公司的乙醛製程其實會產生有機汞,而公司是早就知道的。而且,後來的研究亦發現,在自然界中存在汞轉化機制,微生物會把無機汞轉化成有機汞。

PPQ1當年進行貓實驗的小屋。圖片出自報道文學文章《水俣の猫をめぐる記憶》的插圖。(圖片來自連結)

御用學者為企業搽脂抹粉

窒素公司亦找來學者護航,提出各種千奇百怪的病因假說。當熊本大學公佈有機汞中毒學說後,很快就遭受反擊,東京工業大學清浦雷作教授在1959年8月24日到訪水俁市,進行了為期5天的調查。8月29日,清浦教授在水俁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佈「水俁港防波堤外的水質正常,水銀濃度不高」,更指「其他地區也有含有大量汞的魚類,但食用這些魚類並無引發怪病,因此得出水俁病是由含有水銀的廢水引起的結論過於草率。」

1959年11月,清浦教授向通產省提交報告,指熊本大學「有機汞」的結論過於草率。通產省以此為據否定厚生省有關汞中毒的報告。

1960年4月12日在水俁病綜合調查研究聯絡協議會會議上,熊本大學的「有機汞論」再次遭到清浦教授否定,他指出水俁病的成因是胺類毒物,與工廠污水無關。清浦教授事前更通知了記者,當天晚報大標題報導:「水俁病水銀中毒論被否定」。有學者認為,清浦教授故意隱瞞實情,混淆了調查方向,令學界對水俁病的認識推遲了9年至15年,導致更多人受害。

 

PPQ2

《熊本日日新聞》1959年8月30日:東京工業大學研究表明防波堤外部正常,汞濃度也低

(https://www.lib.kumamoto-u.ac.jp/suishin/minamata/5chronicle/pdf/B2/K590830C.PDF)

 

除了清浦教授外,其他學者亦加入護航。1959年9月28日,日本化學工業協會理事長大島竹治發表「炸藥説」,聲稱水俁病源頭是日軍二戰期間在海灣丟棄的炸彈,經過長年海水的侵蝕而釋出有毒物質。1961年4月,東邦大學戸木田菊次教授在沒有進行任何現場研究的情況下提出「腐敗胺理論」,認為水俁病是吃了腐爛的魚引致。

1960年起,在通產省的指使下,窒素公司不再公開反駁有機汞論,以免影響日本整體化工業的聲譽。反駁有機汞污染的工作交由日本化學工業協會擔當,協會成立了「水俁病研究會」,由日本醫學會會長田宮猛雄擔任主席,一般稱之為「田宮委員會」,成員包括各大學醫學院教授,亦包括主張「有機胺說」的清浦雷作教授及戸木田菊次教授。雖然委員會表面上由醫學界主導,強調以中立、科學的角度研究水俁病,但成員各自發表未經考驗的種種假說,田宮委員會始終沒有總結出任何結論。

PPQ3

《熊本日日新聞》1959年8月30日: 窒素水俁病因反論:舊日軍沈在海中的炸藥?(https://www.lib.kumamoto-u.ac.jp/suishin/minamata/5chronicle/pdf/B2/K591008A.PDF) 

 

由於傳媒廣泛報導各種水俁病病因的學說,加上反對有機汞論的強烈宣傳,以及來自權威學者的錯誤假說,不但誤導了公眾和研究人員,令公眾產生事件未有定論的假象,更令爭取賠償的受害人家屬產生質疑,對自己的立場失去信心,無奈接受窒素公司的慰問金協議。

窒素公司依仗官商勾結姑息養奸,以及學者昧著良心搽脂抹粉,化工廠繼續肆無忌憚地傾倒汞汙水,直到1968年5月窒素公司另一座採用不含汞制程的乙醛化工廠投產為止。學者估計,窒素水俁化工廠在12年裡,傾倒的水銀廢料達到驚人的80噸至120噸。

 stefan dra2水俁村的居民在抗爭上一直受到廠方和政府的打壓,投訢無門,不過進入六十年代中期後,情況開始有所轉變,首先第二水俁病和其他公害病的出現,讓不同地區的受害者開始串聯起來互相協助,壯大聲勢;另一方面,日本在六十年代開始亦進入左翼運動時代,各種抗議社會不公的抗爭此起彼落,亦令受害民眾在城市及學生中也得到相當的支持,日本政府及企業所受壓力愈來愈大。(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新潟水俁病

水俁病患者與家屬面對政府與企業的榨壓,飽受照顧患者的財務和情緒壓力,卻求助無門,更被其他地區的居民歧視和排斥,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直到1966年5月,新潟爆發水銀中毒事件,禍首是昭和電工株式會社的乙醛製造工廠,史稱「新潟水俁病」。昭和電工的反應與窒素公司如出一轍,逃避責任,亦賄賂學術界轉移視聽,通產省也企圖隱瞞、粉飾、推諉、打壓。當新潟大學調查出新潟水俁病是由汞引起後,昭和電工找來橫濱國立大學北川徹三教授發表「農藥論」,指怪病的成因是農藥中毒;通產省亦干預厚生省的調查工作,要求更改調查報告的字眼,由汞中毒的結論改為「懷疑」。

水俁市和新瀉相繼發生水銀中毒後,新潟的受害者組成了「水俁病應對公民委員會」,展開激烈的抗爭,透過示威、股東大會等途徑向企業和政府施壓,又主動與水俁市的苦主聯手控告窒素公司

PPQ4

 

PPQ5

 

PPQ6

(以上三幅均為水俁市居民及受害者示威抗議時的照片,搜集自網絡) 

 

遲來的公義

1968年9月26日,日本政府終於透過厚生省及科學技術廳,承認熊本水俁病和新潟水俁病的成因是化工廠汞污染。這距離官方首次發現熊本水俁病,已過了12年,數以萬計的市民已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

水俁病受害者隨後鍥而不捨,追究企業和政府的責任,爭取公平的患病確認和索償準則,經過數十年纏訟才討回公道。

1971年,新潟地方法院判定昭和電工敗訴。

1973年,熊本地方法院判處窒素公司賠償受害人16億8千萬日元。

1979年,熊本地方法院判定窒素社長吉岡喜一以及工廠廠長西田榮一,業務過失致死罪罪名成立,判處監禁2年,緩刑3年。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代表政府向水俁病患者公開道歉。

2001年,大阪高等法院判定日本國家和縣政府放任水俁病擴散,罪名成立。

2013年,日本首相宣布日本已從水俁病恢復過來,否定迄今仍遭受痛苦的成千上萬個受害者的存在。

2018年,窒素社長後藤舜吉聲言賠償已經結束,但仍有上千人爭取賠償。

日本官方數據顯示,水俁病受害者人數高達12,615人,造成1,246人死亡,但實際數字遠不只此

stefan drAAA村山富市是第一個首相對水俁病受害者道歉(雖然未承認責任),同時也介入受害者與企業間糾纏多年的賠償訴訟,最終達成賠償協議。需要留意的是,村山是左翼溫和派的社民黨的黨魁,同時也是日本第一個偏左陣營的首相……若果當時仍是「萬年」自民黨首相,會不會理會這件事都是問題,畢竟這次嚴重公害事件,和自民黨政商關係密切脫不了關係。(圖片來自連結)

 

歷史一再重覆

2020年,由尊尼特普(Johnny Depp)主演的電影《毒水曝光》(Minamata)上映,講述著名美國紀實攝影師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在1970年代遠赴水俁市,拍下一張張扣人心弦的作品,向世界揭露人民遭受水銀中毒的慘況。其中一張名為「智子入浴」(Tomoko and Mother in the Bath)的相片,記錄一位母親抱著患病孩子洗澡的場面。上村智子因為母親懷孕時吸入有機汞,毒素傳至胎兒,令她出生已患重症。智子肢體扭曲的畫面在美國《Life》雜誌刊登後,震撼全球。智子後來在1977年去世,享年21歲。

PPQ7電影 Minamata 劇照 (圖片來自連結)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著有《雲沒有回答》一書,以水俁病透視日本政治制度的迷思。書中記述環境廳企劃調整局局長山內豐德,因處理水俁病受害訴訟壓力過大而在1990年自縊身亡的悲劇。是枝裕和在書中憤怒地寫道:「通產省在企業和御用學者的配合下,抹殺有機水銀論的罪責無疑是十分嚴重的,然而,因省廳之間的利益角力,自身的調查結論遭到不合理否定卻無力反駁的厚生省,罪過同樣重大。」

PPQ8環境廳企畫調整局長山內豐德,圖片來自《當福利消失時》紀錄片照,連結在此

今天,日本政府執意將福島的核污水「處理水」排出大海,勾起了水俁病患者和家屬的傷痛。熊本縣和新潟縣的水俁病受害者團體舉行記者會,以自身經歷警告日本社會,不要忽視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帶來的風險。有出席記者會的水俁病患說,「日本政府完全沒有吸取水俁病的教訓」、「日本政府說核污水稀釋了就沒有問題,我不相信」、「我們希望全世界都能了解污染的危害,人類不能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PPQ9水俁市居民杉本肇的父母都是水俁病患者,杉本肇表示他的父母一生都活在痛苦中,如今核污水排海讓他聯想到更多痛苦回憶,「水俁病就是有機汞污染造成的,日本政府說(核污水)稀釋了就沒有問題,我不相信。」(圖片來自連結)


水俁市居民杉本肇的父母都是水俁病患者,杉本肇表示他的父母一生都活在痛苦中,如今核污水排海讓他聯想到更多痛苦回憶,「水俁病就是有機汞污染造成的,日本政府說(核污水)稀釋了就沒有問題,我不相信。」

當年,窒素公司認為只要大量稀釋汞污水就沒有問題。
今天,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聲稱核污水經處理和稀釋就安全。

當年,窒素御用學者聲稱有機汞中毒之說不符合化學常識。
今天,有學者為福島排放污水的計劃背書。

當年,窒素公司和通產省聲稱污水淨化設備有效除汞,欺騙大眾。
今天,日本聲稱ALPS能有效去除核污水的放射性污染物。

當年,窒素社長當眾表演喝「處理過的水」。
今天,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首相岸田文雄先後表演喝水和吃海鮮。

當年,窒素公司和通產省禁止文件使用「污水」、「結論」的字眼,要要用「混濁」、「懷疑」。
今天,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野村哲郎使用「污水」的字眼,被首相責成立即撤回並道歉。

當年,熊本大學教授被窒素公司以虛假的水樣本欺騙。
今天,國際原子能機構依賴日本外交部提供福島「處理水」化驗報告。

當年,窒素公司和通產省阻撓調查研究,拒絕提供資料。
今天,日本安排記者參觀核電廠,但所拍攝的畫面部分被要求刪除。

當年,窒素公司僱用打手以暴力嚇阻調查,攝影師尤金被毆至一目失明。
今天,反對排放的日本學者和記者的社交媒體都受網軍騷擾,留下「賣國者」、「叛徒」、「中國間諜」、「無腦人士」等侮辱留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Reference:
Hachiya, Noriyuki. (2006).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of Minamata disease – Entering the second half a century.
Silver, S., G. Endo, and K. Nakamura (1994). Mercury in the environment and laboratory. J. Jpn. Soc. Water Enviro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Group on Minamata Disease. (2001) In the Hope of Avoiding Repetition of a Tragedy of Minamata Diseas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inamata Disease.
Takashi Yorifuji; Toshihide Tsuda; Masazumi Harada (2013). Late lessons from early warnings: science, precaution, innovation.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環境省 (2013).水俁病的教訓和日本的汞對策
水俁市立水俁病資料館 (2007).水俁病-歷史和教訓

發佈於 博評
By 2023-09-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