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圖片截自:Voice of the Farmer - Brent Bible
據環球網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相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情況,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公佈。在相關消息公布後,美股期指急插,道指期貨更急跌逾400點。
4月3日,農業農村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在相關政策的生產補貼方面,當局2018年將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
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統籌安排,補貼資金採取「一卡(折)通」等形式兌付給生產者。具體補貼範圍、補貼依據、補貼標準由各省(區)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具體確定,當中大豆補貼標準要高於玉米。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此前曾表示,在美國挑起貿易戰后,中國作為美國大豆最大買家,外界認為中國會對美國大豆進行制裁。白明強調,即便沒有中美貿易戰,中國的大豆產業也需要扶植。
白明形容,中國對於大豆也存在「剛需」,如果真的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中國對此會比較慎重。白明表示,中國除要評估限制大豆進口給美國造成的損害外,還要考慮此舉會給中國大豆供應造成多大的缺口。白明認為,中國即使真要打出「大豆牌」,也要注意把握力度和節奏,「實際上,大豆相當於中國與美國就避免貿易戰進行談判時的籌碼」。
究竟中國向美國大豆徵收關稅將有什麼影響?根據統計,美國每年出產的大豆,有三分之一都銷往中國,總價值達140億美元,且進口量不斷增加。
美國大豆出口商會(USSEC)3月28日曾發表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政府若對美國大豆徵收10%關稅,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將下滑約33%,出口總量和總產量則相應下滑18%和8%。
而如果稅率達到30%,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則將下滑71%,而美大豆出口總量和產量會分別下滑40%和17%。報告分析者、農業經濟學家泰勒(Wally Tyner)指出,這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每年17至33 億美元的損失。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許多美國農民感到擔心,有大豆農民甚至於美國多間電視台刊登廣告,親自呼勸總統特朗普不要限制自由貿易。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州(Indiana)農民 Brent Bible 於廣告中表示,對美國政府當前的貿易和關稅措施感到非常憂慮,「實際上,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大豆客戶。這樣的話,我們就非常容易受到貿易衝擊,我們的農場和其他類似的農場會成為貿易戰的首要犧牲品」。
[embed width="" heigh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LHdwyMn8A[/embed]
[embed]
[/embed]手機分享本文: